学校是一个开放体系。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学校不得不和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和联系,同时学校也不得不受来自社会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将造就不同类型的学校。目前,乡村学校的教师学习研修组织还是以传统的教研组形式为主。但仅有教研组不足以满足乡村教师的学习需要和支撑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建设。......
2023-11-16
个体文化能否升华为教师群体文化,不仅归结于所有群体成员面对共同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所产生的共同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个体之间的文化共鸣。那么,具体到作为群体文化的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即个别乡村教师的学习文化能否升华为乡村教师群体的学习文化,不仅取决于乡村教师群体的成员面对学习问题解决是否产生了共同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产生文化共鸣。所谓文化共鸣,是指一种教师个体文化或其文化变形潜在地投合了整个教师群体共同的文化期待、文化需要,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声[12]。它是教师个体文化转变为教师群体文化的临界点,是对一种个体文化在教师群体中的不断得到认可的起点,是群体文化转型生成的关键点。文化共鸣的发生会赋予某种教师个体文化以特殊的意义并对教师群体的生活学习方式都发挥着指引和导向作用,进而使它提升为教师群体共有的文化范式。具体的实现这种提升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某一教师个体文化符合所有群体成员对理想文化样态的共同愿景;二是教师个体文化之间原来就有诸多类似特征,文化共鸣使得这些类似点不断扩大;三是教师个体文化之间出现了相互模仿,进而共同走向某一种特定的个体文化。
教师群体文化发展是一个不同个体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根据发展的程度依次表现为融合性、聚合性和趋同性的特征,据此可以把教师群体文化和相应的教师学习文化分别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如表5-1所示)。
乡村教师学习文化作为一种教师群体文化是由乡村教师个体文化发展而来的,是乡村教师群体的学习生活样式,由于乡村教师群体在同一时空场域内通过对话与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产生了一些共有的学习文化模式、相似的学习实践图景以及共享的学习文化代码等,这些文化模式、图景与代码就构成了乡村教师群体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生成方式:即教师参照他人、共存互动的结果,体现的是教师个体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共通性和关联性,以及教师个体之间文化互动的产物。由此,乡村教师学习文化俨然是一种教师群体文化,其中的每位教师的身体不再作为表达自我、建构自我学习文化的一种手段,而是作为传达乡村群体共同学习文化样态的一个缩影而存在,其发生、发展有着自身特殊过程。
表5-1 教师群体文化的发展阶段(www.chuimin.cn)
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章
学校是一个开放体系。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学校不得不和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和联系,同时学校也不得不受来自社会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将造就不同类型的学校。目前,乡村学校的教师学习研修组织还是以传统的教研组形式为主。但仅有教研组不足以满足乡村教师的学习需要和支撑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建设。......
2023-11-16
也就是说,仅仅代表乡村教师个体的学习现象还算不上学习文化,只有当这种学习现象积淀了乡村教师学习精神并相应地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并且成为乡村教师群体的共识,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时,才算形成了乡村教师学习文化。......
2023-11-16
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乡村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认识与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研究、宣传和推动终身理念在世界的普及,鼓励各国政府参与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1997年和2009年举办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都对终身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11-16
从外在文化价值到内在文化价值,乡村教师的学习文化价值无不表现出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取向[7]。受功利主义学习取向的影响,乡村教师非正式学习方式表现较为单一且充满封闭性,反观教师正式学习方式也是相同的情况,在调查中就发现,有95%的乡村教师反映,公开课和听评课是学校最经常组织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理论学习,而专题研究、专家交流等机会非常少。......
2023-11-16
乡村教师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数量最多的群体,其整体素质及其专业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为此,无论决策者、执行者,还是研究者,都应当更多地关注和关心乡村教师的生存和专业发展。其二,在研究层面,我国已有乡村教师发展研究多停留在发展途径、现状分析等方面,缺乏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关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改善并没有带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明显改变。......
2023-11-16
因而,应正确认识和开发信息技术的价值潜能,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教师教育改革、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的有效力量。进入信息社会,意味着人类必须寻求发展一种新型学习文化,即应用信息技术的终身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体制和模式,正是适应了这种全新学习文化需求。......
2023-11-16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即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本质、核心、内涵、结构及其功能等方面的观点,需要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出发来理解,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以及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文化思想。......
2023-11-16
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终身学习的理念有了技术的支撑,已经成为一种紧迫的社会实践。我国也开始关注终身学习的实践行动。其二,乡村教师应该克服学习倦怠,设计一份有效的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