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乡村教师个体及其群落的研究成果

乡村教师个体及其群落的研究成果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实践观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自身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的。人是文化产生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人的文化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人的文化创造,这是人区别动物最关键的品质。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对文化的选择。乡村教师作为这个生态系统文化生成的创造主体,不仅是“生产者”而且是“消费者”。

马克思主义文化实践观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自身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的。人是文化产生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人的文化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人的文化创造,这是人区别动物关键的品质。帕斯卡尔认为,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3]。这就是人所具有的特有思想和创造能力,人正因为拥有这种能力,才超越自然性,才创造人类历史上的灿烂文化,获得社会性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对文化的选择。人所面对的文化形态主要分为历史遗留文化和当代文化。对它们的态度,是否继承,继承什么遗留文化;是否接受,接受什么当代文化,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选择能力。正是由于文化选择诸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才使得同一文化模式中的人,在文化性格方面表现出相同或相似性的同时,更具有丰富多彩的社会性差异。

乡村教师作为这个生态系统文化生成的创造主体,不仅是“生产者”而且是“消费者”。群落由具有共同学习兴趣和目的,以及共同目标、观念和信仰的乡村教师组成,且由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支撑的学习环境,教研组、网络和学习共同体、课题研究组等是该生态环境中的群落,在其中的乡村教师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交流学习资源、经验、问题的方法等,从而促进自身的知识建构和经验积累,达到学习的目的,促进自身专业发展[4]。(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