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的信息技术背景及创新方向

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的信息技术背景及创新方向

【摘要】:正式学习文化使人们丧失了自觉、自律、自为的学习愿望。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正式学习文化的弊端,从而驱动了正式学习文化向非正式学习文化的转变。最后,信息化将个体闭塞式学习文化向协同共享式学习文化转变。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学习文化受到了挑战,一场协同共享式学习文化的变革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21世纪已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极大地加速了整个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不断地得到改变和提高。同时,信息化驱动了学习文化的创新,而信息技术推动了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变迁。

首先,信息化将传统的枯燥学习向快乐享受学习转变。关于学习本质的探讨,早在孔子的《论语·学而》中就能找到论证。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强调了学习应该是“学”和“习”的统一,即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习之后的喜悦情感。然而,传统的学习文化遵循的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规律和导向,人们的学习是一种机械化的学习,人对知识的接触就犹如动物训练一般是一种条件性的反射,这种学习规律和导向必然会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知识的创造力,也造成了人们厌学、功利性学习的普遍现象[15]。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科学研究迅速发展,旨在基于批判传统学习文化之上,尝试改变学习文化,思考如何让学习快乐起来的根本问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我们带来了无限量的知识信息,如果乡村教师还囿于传统的学习文化模式,必将被时代所抛弃,只有不断地迎接信息化驱动的学习文化创新的挑战,才能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培养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为此,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乡村教师应改变过去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应该强调其学习不再是单纯接受书本知识,而是知识的认知和社会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的过程;不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独自安静地看书,而是相互交流、分享知识的过程;也不是不停看书、背书、应付考试,而是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学习知识的过程;更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问题导向为基础自我驱动式的学习过程。

其次,信息化将正式学习文化向非正式学习文化转变。在正式学习文化中,学习主体只是有限的特定人群,这部分人群接受正式学习受年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等限制,其特定身份是“学生”;学习场所也是固定的,只限于在教室里被传授知识,在家里完成相应作业;学习内容也是固化的,只限于课本知识,课本之外的知识经常是被否定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只限于教师讲授为主。正式学习文化使人们丧失了自觉、自律、自为的学习愿望。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正式学习文化的弊端,从而驱动了正式学习文化向非正式学习文化的转变。在非正式学习文化中,学习主体打破了有限特定人群的限制,身份由“学生”向“学习者”转变,学习者的身份不仅包括儿童青少年阶段的学生,还包括胎儿、婴儿、幼儿、成年者和老年者;学习场所突破了原有的固定场所,开始从学校的城墙内向办公室、地铁、公交、社区等公共区域延伸;学习内容突破了课本知识,开始转向全面的知识学习,既有书本的实用知识,也有满足自身精神追求的虚用知识;学习方式也从过去单一化向多样化进行转变,过去只注重教师的讲授,现在更关注情境化的学习、体验式的学习、协同式的学习[16]。这种非正式学习文化对作为成人的乡村教师显得尤为重要,打破了传统的培训式教师教育的时空局限性,使得乡村教师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有利于他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www.chuimin.cn)

最后,信息化将个体闭塞式学习文化向协同共享式学习文化转变。传统的学习文化将学习划分成隔离的“孤岛”,人人都是在属于自己的“岛屿”里默默学习,很少互相交流,进行资源共享,学习被看作是一种私人经验和获取知识的观念。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学习文化受到了挑战,一场协同共享式学习文化的变革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协同共享学习文化中,学习者是在一个知识共享的团体中学习,知识被看作是一个团体中共享的经验;乡村教师也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属学科的知识领域,他们被鼓励跨学科和多元文化的学习,以及接受不同的学习观念,用更综合的方式进行思考;知识的公开共享性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给所有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虚拟分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和相互评判,学习者甚至可以组建学习社区,营造一种服务式学习的理念,从而将学习变为一种共享经验,一种协作阅历[17]

随着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学习自由,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的特点,有助于转变乡村教师闭塞式的学习文化,构建协同共享式学习文化。信息化所带来的资源全球化不仅使得乡村教师足不出户便能搜索到所需的学习资源,而且通过电子邮件、社交聊天工具、网络论坛、网络备课室等,拆除了城乡教育的栅栏,打破了学校建筑边界,形成了无围墙、无时空的“虚拟学校和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