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乡村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认识与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研究、宣传和推动终身理念在世界的普及,鼓励各国政府参与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1997年和2009年举办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都对终身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11-16
通过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使得乡村教师个体学习升华成良好的乡村教师学习群体文化,能够有效改善乡村教师知识交流环境,其主要体现在教师和组织两个层面。
其一,在教师层面,乡村教师学习文化一是能为乡村教师学习营造合作的学习氛围。乡村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在过去学习资源获取困难的情况下,乡村教师的很多疑难问题短时间难以得到正确的解答,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氛围中,乡村教师可以相互交流、探讨自己在学习中感兴趣的知识,突破个体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限,从而最终解决问题。二是能为乡村教师学习的文化自觉养成提供充足的养分,乡村教师在同伴、同行专家的相互支持和帮助下进行学习,同时获得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会激发乡村教师汲取知识的积极性,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和社会服务的职责。(www.chuimin.cn)
其二,在组织层面,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有利于改善乡村学校内部的知识交流环境,增强乡村学校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以及为确定哪些知识对学校组织有价值提供导向。为此,还应加强乡村教师的知识管理,通过乡村教师知识交流环境的改善,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乡村教师学习长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最常见的状态就是独自备课、空闲时间或许独自看看喜欢的书。而在乡村教师学习群体文化中,以往乡村教师那种独立、封闭、孤立的状态将让位于开放、联系、互助的同伴关系,每位乡村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实践和学习资源与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相互共享,并且能够获得同伴们的积极反馈,从而丰富个体的知识体验[19]。
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章
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乡村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认识与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研究、宣传和推动终身理念在世界的普及,鼓励各国政府参与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1997年和2009年举办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都对终身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11-16
学校是一个开放体系。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学校不得不和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和联系,同时学校也不得不受来自社会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将造就不同类型的学校。目前,乡村学校的教师学习研修组织还是以传统的教研组形式为主。但仅有教研组不足以满足乡村教师的学习需要和支撑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建设。......
2023-11-16
个体文化能否升华为教师群体文化,不仅归结于所有群体成员面对共同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所产生的共同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个体之间的文化共鸣。它是教师个体文化转变为教师群体文化的临界点,是对一种个体文化在教师群体中的不断得到认可的起点,是群体文化转型生成的关键点。......
2023-11-16
也就是说,仅仅代表乡村教师个体的学习现象还算不上学习文化,只有当这种学习现象积淀了乡村教师学习精神并相应地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并且成为乡村教师群体的共识,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时,才算形成了乡村教师学习文化。......
2023-11-16
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学习环境是指学习主体开展学习活动所处的物质和精神的环境,是指对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事实上,这只是对乡村教师学习环境的一个粗浅认识。......
2023-11-16
所以说,二者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课程和资源的专业知识。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乡村教师新的专业实践的专业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支撑的生态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不断生成,也有利于良好的乡村教师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形成。......
2023-11-16
乡村教师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数量最多的群体,其整体素质及其专业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为此,无论决策者、执行者,还是研究者,都应当更多地关注和关心乡村教师的生存和专业发展。其二,在研究层面,我国已有乡村教师发展研究多停留在发展途径、现状分析等方面,缺乏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关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改善并没有带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明显改变。......
2023-11-16
在校园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学校的组织氛围是影响教师行为的首要因素。(二)建立健全教师学习的制度机制乡村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乡村教师学习动力的激发,以及乡村学校组织氛围的营造,都需要一定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在特定制度机制保障下,不断地进行实践,是文化生成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感悟到组织内所倡导的核心文化价值的实质。......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