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文化还是能够影响他人通过学习或模仿获得知识的特殊能力。即将文化看成一套充满意义的集合性系统,这些特征既定义了文化群体的共性,又将群体性特征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2023-11-16
准确地界定学习文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关于学习文化的内涵、实质,在学术界还是一个正在探讨的话题,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人们站在不同的视角对学习文化进行了不同的诠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理解:
第一,从文化学理论与方法的视角。将学习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划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文化学的理论探讨学习过程的本质、内容和方式等,即用文化学思考学习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把学习看作一种特殊文化本体;二是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学习进行研究,揭示学习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实现学习研究范式转变[9]。正如有的学者认为的那样,学习文化是“人的自我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是人们“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10]。
第二,从传统文化与学习文化形成的视角。认为学习文化是在知识经济新形势下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学习理念、学习礼仪、学习道德和学习精神等的综合体。从学习文化的形成角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学习文化是个体与组织系统创造的,包括体现积极学习原则所形成的规范、价值、态度和哲学观。它反映了一个学习群体的整体价值观、态度和历史,这种学习文化是一个学习群体通过长期的互动、个体相互之间的同化和顺应逐渐形成的[11];另一方面,学习文化不但指学习这种生活的方式,而且指构成学习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文化。具体而言,由学习文化的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文化。
第三,从时代背景的视角。将其视为围绕“学习”这一社会行为或社会活动主题之下,用学习环境、条件、技术手段、制度体系及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等来表达和展现,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来传承的社会意识形态[12]。即学习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反映时代特点的系列学习理念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于是,就出现了反映时代特征的终身学习文化、学习型社会文化以及学习型组织文化等。当今社会各界已达成了一种共识:即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这一共识不仅进一步验证了成人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的著名论断——“生活即教育”,而且还为实现“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意义找到了最好的实践方式——“终身学习”。(www.chuimin.cn)
第四,从成人教育学的视角。学习文化是关于成人如何学会生活的学习文化;生活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实践空间。“在生活中学会生活”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生活方式,这一行为生活方式产生的有关“学习文化”的成果,则成为人类整个“文化”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学习文化的创建致力于帮助人们发展出一种贯穿一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通常被视为社会和组织中积极和主动的学习倾向的有效方式,而学习文化的变革也被视为改善学习情势的最有效途径[13]。
基于以上的理解分析,我们对学习文化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首先,学习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针对某个特定群体而言的,即整个社会、某个企事业单位或组织、某个家庭、某所学校、某个班级,都可以总结和表现出不同特征的学习文化;其次,学习文化是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着所处时代的特征;再次,结合新进化论关于文化的观点,学习文化应是一种关于学习的观念现象,能够通过影响人们的学习,进而影响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最后,学习文化是非自然性的,具有鲜明的主体性。这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吻合,即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不但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生产出自然状态下未曾出现的新事物,而且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在各个文化领域的文化中,学习文化特别具有被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学习本身就意味着接触新事物,在不断更新人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行为等过程的同时,也创造着新的文化。
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章
二是文化还是能够影响他人通过学习或模仿获得知识的特殊能力。即将文化看成一套充满意义的集合性系统,这些特征既定义了文化群体的共性,又将群体性特征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2023-11-16
在此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了一体化进程[11]。“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要体现全局观念、整体设计、阶段目标、共生互促和协同发展,尤其是需要高校的教师教育者、中小学教师以及区县教研员结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共同服务于培养卓越教师和教育家。......
2023-11-16
三是乡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对欠缺。这使得乡村教师群体呈现出“惰性”的学习图景。基于当前乡村文化规制下的乡村教师学习存在的现实问题,亟须通过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建设,生成一种信息技术支撑的生态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改变乡村教师“惰性”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4]。......
2023-11-16
机制,原指自然物质系统的运行规律,如人体生理机制。现在,机制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指称某一复杂组织系统各要素间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运行方式。关于教师的“机制”研究,人们从不同视角围绕教师文化进行了较多探讨。为此,乡村教师文化场的整体性、动态性与跨文化性,决定了乡村教师学习与发展必然是文化场关键事件与教师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互动的过程。......
2023-11-16
网络信息技术使学习者的空间得以无限拓宽,时间得以无限延伸。网络使学习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更可以使学习者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在新的学习世界中想象、创设一个本来没有的空间[9]。为此,网络虚拟空间可以促使乡村教师学习行为发生改变,使学习可能且必须成为主动的、交互的和高效的,为乡村教师和学生发展创造能力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2023-11-16
在信息社会,学习将逐渐实现文化的回归,现有的“学校学习”将走向突出“个性化”的学习之路。从人类最初的融合于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生活化学习发展到通过学校教育而实现的专门化学习,起到了加快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作用。然而,信息社会的学习将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化学习,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折。教师的工作围绕着“学习”而展开,包括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促进学生的学习,要求乡村教师必须成为一名有效的学习者。......
2023-11-16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乡村教师信息意识的培训与学习是一种终身教育和终身知识更新的过程,不仅仅是考虑发发微博、微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的培养,即培养乡村教师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
2023-11-16
外部生态环境因子对于乡村教师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其决定了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生成的特定性。为此,乡村教师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在体现乡村教师是一个自我成长过程的同时,也表明了与所处学习生态环境相互关联和适应的关系。乡村教师的学习环境系统总是能够将时空等所有构成要素以恰当的方式编织起来。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构建,实质上就是要将真实的学习置于社会实践和外界交流合作中。......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