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二者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课程和资源的专业知识。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乡村教师新的专业实践的专业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支撑的生态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不断生成,也有利于良好的乡村教师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形成。......
2023-11-16
“什么是文化”一直是国内外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但长久以来均未达成共识性见解。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就曾将“文化”一词列为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词语之一,他认为文化主要在三个相对独特意义上使用,即:艺术与艺术活动习得的,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特质,以及作为发展过程中的文化[1]。
在中国,最早把“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易经》,提出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主张,其意思是用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使社会变得文明而有秩序。著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就非常直接地指出文化只不过是一种民族生活的样式[2],而钱穆先生则在《文化与生活》一书中指出,文化必由人类生活开始,没有人类,就没有文化。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3]。在此基础上,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对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解释,他认为文化是一个社群在长期应对处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共享的生活方式,而支配这一生活方式的是一套价值体系、基本假设、是非标准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处事的规范和准则[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者更多地将文化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在国外,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Edward B.Tylor)是最早对“文化进行定义”的学者。他指出,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分析,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5]。该定义被认为是首次给文化一个整体性的界定,奠定了基本的范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随后出现的大量的文化研究中,将文化作为特殊生活方式,是文化研究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内涵,作为一个经典性的文化定义被广泛引用,至今仍出现在很多教科书之中。但是,很多学者认为该定义过于宽泛,没有把文化现象从社会现象中剥离出来,除了心理因素外,没有揭示出导致文化行为模式的原因。而莱斯利·怀特、朱利安·斯图尔德等为代表的新进化论者把文化理解为人类所创造的符号的总和,而语言则是人类这种符号能力的最为重要的形态[6],并将文化看作是群体适应生态环境的系统。(www.chuimin.cn)
按照新进化论的观点,文化作为“超有机体”,一是其范畴现象应该包括思想、信念、语言、工具、器具、习俗、情感和制度等,人们依靠它们适应社会生态环境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能量,即“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任何活着的有机体最起码要适应它的环境。”动植物通过自身反应,来“领会”“理解”环境,达到适应的目的;但是,只有在人类中,作为适应过程中的理解才是运用符号手段进行的。在符号中,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了一种适应的超感觉机制[7]。二是文化还是能够影响他人通过学习或模仿获得知识的特殊能力。虽然这些论述各有差别,但都认为文化是某种特定类型的观念现象。但具体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特征,格尔兹等提出是一种群体层面的现象。如格尔兹(1973)就把文化定义为一定组织内群体所共同认同的“意义之网”。而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则认为,文化是凝聚一个团体的共享的信仰、价值观以及一套基本的假设,不但是一个群体观察、感知和思考有关问题的正确方式,而且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无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8]。即将文化看成一套充满意义的集合性系统,这些特征既定义了文化群体的共性,又将群体性特征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综上所述,本书对文化作如下理解:一是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为了适应和解决环境中的种种问题,慢慢发展出来的一套思想、观念、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模式与规范,以及这些表达之外所制造出来的成品,例如语言文字符号、人工制品、习俗和规则制度等。文化在有形和无形之间,有些是可观察的器物、技术和制度,但远不是全部;精神气韵上是无形的,不能观察,但却可以感受得到,而且常常更为重要,文化的研究常常在这种无形之中把握实在。二是文化是一种源自一个特定群体或者一种特定活动中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一个共同体的总的形象和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这个共同体的精神和心理成分,而技术和制度则构成这个共同体的物质层面,其生活方式是不断演进的,因而在守成和创新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张力。
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章
所以说,二者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课程和资源的专业知识。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乡村教师新的专业实践的专业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支撑的生态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不断生成,也有利于良好的乡村教师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形成。......
2023-11-16
在此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了一体化进程[11]。“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要体现全局观念、整体设计、阶段目标、共生互促和协同发展,尤其是需要高校的教师教育者、中小学教师以及区县教研员结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共同服务于培养卓越教师和教育家。......
2023-11-16
三是乡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对欠缺。这使得乡村教师群体呈现出“惰性”的学习图景。基于当前乡村文化规制下的乡村教师学习存在的现实问题,亟须通过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建设,生成一种信息技术支撑的生态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改变乡村教师“惰性”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4]。......
2023-11-16
机制,原指自然物质系统的运行规律,如人体生理机制。现在,机制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指称某一复杂组织系统各要素间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运行方式。关于教师的“机制”研究,人们从不同视角围绕教师文化进行了较多探讨。为此,乡村教师文化场的整体性、动态性与跨文化性,决定了乡村教师学习与发展必然是文化场关键事件与教师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互动的过程。......
2023-11-16
认为学习文化是在知识经济新形势下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学习理念、学习礼仪、学习道德和学习精神等的综合体。具体而言,由学习文化的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即学习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反映时代特点的系列学习理念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在生活中学会生活”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生活方式,这一行为生活方式产生的有关“学习文化”的成果,则成为人类整个“文化”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
2023-11-16
外部生态环境因子对于乡村教师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其决定了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生成的特定性。为此,乡村教师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在体现乡村教师是一个自我成长过程的同时,也表明了与所处学习生态环境相互关联和适应的关系。乡村教师的学习环境系统总是能够将时空等所有构成要素以恰当的方式编织起来。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构建,实质上就是要将真实的学习置于社会实践和外界交流合作中。......
2023-11-16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乡村教师信息意识的培训与学习是一种终身教育和终身知识更新的过程,不仅仅是考虑发发微博、微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的培养,即培养乡村教师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
2023-11-16
在信息社会,学习将逐渐实现文化的回归,现有的“学校学习”将走向突出“个性化”的学习之路。从人类最初的融合于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生活化学习发展到通过学校教育而实现的专门化学习,起到了加快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作用。然而,信息社会的学习将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化学习,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折。教师的工作围绕着“学习”而展开,包括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促进学生的学习,要求乡村教师必须成为一名有效的学习者。......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