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教研组、备课组等能够有效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但关于这些政策或制度制定以及实施情况的调查发现,仅有46.1%的乡村教师反映学校制定有相关政策或制度,并很好地实施;而选择虽然学校制定有政策或制度,但并没有很好实施选项的占到了37.2%;另外,还有16.7%的乡村教师则认为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制度,根本不鼓励教师学习培训。......
2023-11-16
(一)关于教师学习文化内涵的研究
学习文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如何看待学习、如何进行学习的文化。在此基础上,毛菊和赵旭东(2016)从教师学习文化特性的角度展开了研究,指出教师的学习文化应该包括教师特有的学习观、思维方式、感知方式、认知方式、学习习惯及取向等[94]。徐斌艳等(2012)从思想与理念、制度与方法、器物及其使用三个层面研究了教师学习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95]。杨晓平和刘义兵(2013)则从教师非正式学习的角度研究了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96]。由此可见,教师学习文化一方面具有人为性,是教师长期实践学习的结果;另一方面一旦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内在地存在于教师发展的一切活动中,其又对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关于教师学习文化特征的研究
教师学习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关于教师学习文化的特征,学者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学习文化特征、非正式学习文化特征和新知识观的教师学习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胡庆芳(2005)认为,教师学习是一种复杂性的学习,不同学习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文化,比如,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可称之为情境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可称之为行动学习,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启发可称之为反思学习,还有诸如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等[97]。就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的特征而言,杨晓平和刘义兵(2013)则认为,教师非正式学习文化具有目的的非功利性、表现形式的非结构性、来源的多元性、成果的非显现性、场域的情境性、主体的自主性等独特性特征[98]。知识观的演变能够促进教师学习文化的变革,彰显不同的教师学习文化特征。高芹(2011)指出,在新知识观的影响下,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使自己作为主体发挥创造性。其一,教师应从一般知识的获取者向追求教育智慧的思想者进行转变;其二,教师学习应从储备性学习向应用性学习转变,倡导校本学习以及多种教学情境和方式的工作式学习;其三,新知识观使得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践性和情境性特点凸显,为此学校应该组建多层次的校内教师研讨团队,并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99]。
(三)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问题的研究
肖正德(2013)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剖析了教师学习文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分层提出了学习物质文化匮乏、学习制度文化僵化、学习文化价值功利等问题[100]。其进一步指出,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受到传统乡村文化的严重影响,乡村教师学习表现出缺乏合作、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惰性强等现象[101]。潮道祥等(2015)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乡村学习文化建设不足,也缺乏学习支持和学习培训,一般只是展开一些常规的教研活动[102]。李昌官(2017)则认为:“当下教师学习文化在器物及其使用层面主要有学习资源匮乏、不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以及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等三方面的不足,而具体到网络资源方面,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会利用QQ、BBS、BLOG等资源进行学习,而利用学术资源如CNKI、读秀、超星图书馆等进行学术研究的教师非常少”[103]。(www.chuimin.cn)
(四)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构建的研究
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构的方向,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周勇(2006)认为,学习文化研究要以如何建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使教师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爱智者”,即拥有良好的学习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并以身作则向学生传递学习的文化意义[104]。乡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教育质量要达到这一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和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在乡村学校、乡村教育中缺乏对一种学习型教师文化的培育。裴海(2014)则认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式是教师学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内容可以解释教师的学习行为问题,因此,乡村教师的自主式学习文化能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鉴于乡村教师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孤立主义的学习方式等问题,建议从文化引领者、合作学习、文化价值观等角度重构乡村教师学习文化[105]。优秀的学校文化对教师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群体文化的影响下,乡村教师将逐渐成为热爱学习、乡村教育的具有专业情意的高素质教师。为此,朱福荣(2016)提出:“要建构积极、向上的乡村学校研修文化,营造隐性的‘持续学习文化’。拥有合作、共享的精神,建立乐学、爱学的教师团队。”[106]陈新景等(2014)通过调查农村教师的校本学习现状,指出农村教师校本学习存在被动性和功利性特征、反思性与研究性不足以及合作性与共享性差等局限性,基于校本学习文化的激励和驱动作用,建议农村学校应通过创建校本学习文化,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习动力[107]。还有的学者从远程学习的角度指出乡村教师远程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建设学习文化的深层意义。贾巍和黄兰芳(2015)认为,是否拥有数字化的生存发展能力,是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必备要求。因此,开展教师的远程学习,就是首先要建立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体验信息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网络学习的价值观[108]。
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构建的路径研究。杨进红(2017)认为,乡村教师应从拓宽文化视野、改变文化观念、破除文化壁垒等方面构建具有现代特点的学习文化[109]。肖正德(2013)认为应从学习物质文化、学习制度文化和学习精神文化等三个方面重构乡村教师学习文化,一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开展学习援助,从物质上保障乡村教师学习资源;二是通过制定学习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乡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发展学习文化的引领者,从精神层面鼓励乡村教师形成学习文化[110]。潮道祥等(2015)认为,在分析乡村教师发展短板基础上,应以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为抓手,通过建立健全教师学习制度与机制,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的构建,促进乡村学校学习文化的发展[111]。陈新景等(2014)通过田野调查指出应该从培养校本学习素养的角度创建乡村教师学习文化[112]。潮道祥等(2017)认为,通过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文化是一条重要的路径,鉴于许多乡村学校的学习型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因此可以考虑打造教研组“学习文化”,这对于乡村学校的学习文化创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113]。
关于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构建的困境研究。朱福荣(2016)认为,乡村学校资金短缺、交通不便利、学校环境氛围不理想、教师个人认知水平不够高等主客观因素会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建立,同时严重影响研修文化的培育[114]。潮道祥等(2015)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识不足、乡村教师学习制度与机制不健全、乡村教师培训欠缺、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缺乏等角度剖析了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115]。
虽然已经有些研究者针对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问题以及构建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整体来看相关的研究尤其是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学习文化研究还很匮乏,并且就目前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入,研究的视角比较狭窄,研究的数据资料还不够全面等。针对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尤其是信息技术视角下的乡村教师学习文化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并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了深层剖析,从而针对目前现实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思路,希望能为学术界对该主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章
良好教研组、备课组等能够有效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但关于这些政策或制度制定以及实施情况的调查发现,仅有46.1%的乡村教师反映学校制定有相关政策或制度,并很好地实施;而选择虽然学校制定有政策或制度,但并没有很好实施选项的占到了37.2%;另外,还有16.7%的乡村教师则认为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制度,根本不鼓励教师学习培训。......
2023-11-16
在此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了一体化进程[11]。“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要体现全局观念、整体设计、阶段目标、共生互促和协同发展,尤其是需要高校的教师教育者、中小学教师以及区县教研员结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共同服务于培养卓越教师和教育家。......
2023-11-16
机制,原指自然物质系统的运行规律,如人体生理机制。现在,机制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指称某一复杂组织系统各要素间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运行方式。关于教师的“机制”研究,人们从不同视角围绕教师文化进行了较多探讨。为此,乡村教师文化场的整体性、动态性与跨文化性,决定了乡村教师学习与发展必然是文化场关键事件与教师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互动的过程。......
2023-11-16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乡村教师信息意识的培训与学习是一种终身教育和终身知识更新的过程,不仅仅是考虑发发微博、微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的培养,即培养乡村教师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
2023-11-16
三是乡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对欠缺。这使得乡村教师群体呈现出“惰性”的学习图景。基于当前乡村文化规制下的乡村教师学习存在的现实问题,亟须通过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建设,生成一种信息技术支撑的生态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改变乡村教师“惰性”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4]。......
2023-11-16
在信息社会,学习将逐渐实现文化的回归,现有的“学校学习”将走向突出“个性化”的学习之路。从人类最初的融合于一般社会生活中的生活化学习发展到通过学校教育而实现的专门化学习,起到了加快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作用。然而,信息社会的学习将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化学习,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折。教师的工作围绕着“学习”而展开,包括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促进学生的学习,要求乡村教师必须成为一名有效的学习者。......
2023-11-16
因此,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否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乡村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是至为重要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参与学校共同体的构建,必须提高乡村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力。......
2023-11-16
调研发现,在乡村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主要还是通过讲授和示范将学科知识展示给学生,学生被动听讲、做笔记,然后通过记忆识记这些内容,经过反复练习、做题来巩固这些知识,这仍然是乡村学校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学习文化如若仍不思变革,势必为信息时代的浪潮所抛弃。......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