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理论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理论研究

【摘要】:该预测应与旅游规划同期进行,一般以五年为一期。人力资源规划既是旅游规划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旅游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其实,在旅游规划的调研、编制以及评审过程中,规划编制单位或者专业培训机构就应有意识地将规划培训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规划任务之一去完成。

旅游人力资源规划是采用系统的方法确保在适当时机由合适的人承担某个职位,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其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调查和评估目前旅游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分析问题和需求。旅游业的各类员工都应包括在旅游人力资源规划中,包括政府旅游管理部门、饭店、餐厅、旅行社(包括导游)、旅游景点、旅游商店、旅游交通、手艺产品制造商、演艺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还应对现有的旅游教育和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和评估。

第二,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该预测应与旅游规划同期进行,一般以五年为一期。预测的基础是旅游接待人数和住宿设施及其他旅游设施的类型和数量,根据一定的比例计算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数量,并据此预测间接就业数量。此外,还应该根据各类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水平和要求制定一个工作分工体系。

第三,人力资源评估。根据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状况的比较,确定将来是否有足够的人力基础可通过培训供旅游业所用。主要考虑可能被雇用的年轻人数量及其受教育程度,以及性别比例,同时还要考虑劳动力流动情况和其他部门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在没有足够劳动力的地区,需要考虑引进外来劳动力。

人力资源规划既是旅游规划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旅游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其实,在旅游规划的调研、编制以及评审过程中,规划编制单位或者专业培训机构就应有意识地将规划培训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规划任务之一去完成。即使正常的规划工作已经结束,跟踪性的规划实施评估和“售后服务”性的培训也不能被忽视。

【注释】

[1]郭华.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J].人文地理,2008(02).

[2]刘婷,蔡君.试论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J].旅游研究,2009(04).

[3]缪芳.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旅游规划的实施[J].管理观察,2009(13).

[4]贾婷婷.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J].中国林业,2009(08).

[5]李永文,康宏成.旅游规划管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11(02).

[6]叶俊.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问题及三维体系的构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7]郭亚军,曹卓,杜跃平.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特征及风险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8(04).(www.chuimin.cn)

[8]苏甦.对我国旅游景区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2004(04).

[9]黎洁,赵西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旅游学刊,2001(04).

[10]谢彦君.旅游交往问题初探[J].旅游学刊,1999(04).

[11]彭可,杨庆媛,余剑晖.提高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08).

[12]易志斌.中国生态旅游治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06).

[13]施德群.生态旅游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初探[J].旅游纵览,2012(04).

[14]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28.

[15]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1-12.

[1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01.

[17]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18]徐茂华.我国政府以人为本评价指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