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理论探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改革目标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理论探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改革目标

【摘要】:在经济发展尚不充分,社会变革逐渐展开的情况下,我国遗产资源管理的多目标共存状况不可避免,且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长期存在,因此,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再次明晰遗产管理的核心目标对改革方向的把握尤其重要。

在经济发展尚不充分,社会变革逐渐展开的情况下,我国遗产资源管理的多目标共存状况不可避免,且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长期存在,因此,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再次明晰遗产管理的核心目标对改革方向的把握尤其重要。

第一,遗产事业使命:保护和展示。一种资源的管理制度,必须服务于这一资源的管理使命。体制改革与其说是要解决资金压力等具体问题,不如说是纠正遗产地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以遗产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核心,完成遗产事业的两大使命:保护与展示。秉承这一宗旨,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

第二,遗产管理效率:通过体制变革,逐步提高遗产地管理效率和质量,根据利益相关者期望建立包括遗产管理质量、游客体验质量、遗产经营效益和区域经济贡献四大维度的遗产旅游管理目标体系,并将该体系指标数量化,成为衡量遗产地管理效率和业绩的测量系统,即遗产旅游绩效评估系统。

(www.chuimin.cn)

图6-3-1 遗产管理使命的结构与层次

第三,遗产服务质量:形成以教育功能为核心的遗产服务体系。为何要重视并达到这一目标呢?首先,遗产地的非政府资助者的资助标准主要是看它吸引受众的能力以及它所提供的服务状况;其次,遗产服务是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的重要衡量指标,遗产地的管理质量不能仅以政府和专家等业内意见为准,更要考虑公众对遗产服务的意见,以游客和社区满意为标尺,才能促使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重视遗产地的教育功能。

第四,遗产管理经费:这是美国、欧洲和日本进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初衷,所以改革必须向着这一目标前进。通过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扩展遗产地的经费来源渠道,赢得更多私人的投入、资助和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