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这一国家规范性质的技术性定义在旅游资源实务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尚未对旅游资源的概念达成一致意见。其次,旅游资源必须对于潜在或现实的旅游者具有吸引力。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客体,与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无法离开一方而定义另一方。......
2023-11-16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看作一种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目的在于:第一,提高目的地社区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第三,维护目的地社区和旅游者所共同依赖的环境质量。
遗产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适用于这个目标,遗产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为旅游者提供满意体验的同时也要促进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保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遗产旅游的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保护性原则
不能把遗产地简单地看成是旅游目的地,把遗产等同于旅游资源,对遗产的开发要慎之再慎,必须经过专家的讨论验证和科学的规划,事实验证可以开发时再作为旅游资源去开发。如果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大张旗鼓地对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势必带来不良的结果,对遗产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当地的居民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对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要注重对遗产的保护,保护工作要做在开发的前面,确保遗产的原真性,保持遗产原来的文化历史价值。如果没有条件做到有效保护,就尽量不要实施开发,宁可不发展旅游,也不要破坏遗产,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这是保证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原则。
(二)可持续性原则
遗产旅游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以世界遗产为依托,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是有限发展而是无限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不断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旅游需求。[1]持续性原则不是对发展的限制,恰恰相反,是对发展的一种促进,源源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健康的发展,持续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人们的愿望要求。(www.chuimin.cn)
(三)真实性原则
遗产地发展旅游靠的是遗产的独特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对人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它的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人们不能只顾着发展旅游,而忽略了遗产的真实性,歪曲了遗产的内在属性。世界遗产是先祖遗留下的宝贵财富,人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下来,保持遗产的原来面目,让后代也很好地欣赏到它们真实性的魅力,而不是被人们改造得面目全非的事物。
(四)参与性原则
《21世纪议程》提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大家的广泛参与决策。遗产旅游的发展牵涉到的不是一代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情,涉及当代及后代、所有国家和民族,需要大家广泛参与,是一个大众工程。人们应当积极参与进来,对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投资出力,改变之前的旅游行为模式,从自身做起,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保护遗产人人有责,通过大家的集体努力,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定能实现。
有关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理论探究的文章
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这一国家规范性质的技术性定义在旅游资源实务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尚未对旅游资源的概念达成一致意见。其次,旅游资源必须对于潜在或现实的旅游者具有吸引力。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客体,与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无法离开一方而定义另一方。......
2023-11-16
旅游需求函数包含了能够体现旅游者偏好的足够信息含量,体现了旅游者对景区所提供的愉悦休憩、康体度假服务的娱乐休闲需求行为和支付意愿。依据景区旅游者娱乐休闲活动与其他旅游消费的互补特性,旅行费用法更适宜于来估计国内景区旅游资源娱乐休闲的旅游需求函数。由此可见,旅行费用法的关键是确定旅游需求函数。......
2023-11-16
类似的,西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都在继续遗产管理体系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不得已、被迫、自发,到理性、自觉的过程,其改革的核心思想源于欧洲国家的制度变革。(二)改革原则西欧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突出、鲜明的特点是遗产管理制度的改革选择,会因遗产类型、等级或功能的不同而不同,因遗产的权属性质不同而不同,因遗产事务的不同内容而不同。......
2023-11-16
但有两方面依据是至关重要的,即可持续发展的判断原则是重要的理论依据;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是重要的参考。因此,当向环境排放过多的工业废物、生产废物、生活废物,超过景区环境的容量,生态旅游就无法持续发展。当然,确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判断原则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和选择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023-11-16
从理论角度来看,可持续旅游管理框架可具体分为三个战略层次,即吸引力、整合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例如,从企业角度确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研究与旅游价值链系统管理研究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交叉和重叠,可以将这部分文献纳入旅游价值链系统管理;从政府角度确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研究与目的地系统管理研究在内容上有很大的重叠;改善接待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可以被纳入目的地系统管理研究范畴。......
2023-11-16
目前,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三)各遗产地管理体制变革及其绩效值得关注受遗产地管理体制不顺的影响,遗产地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效率受到极大的束缚,为此,很多遗产地开始在管理体制改革的道路上逐渐探索。总体来看,这些遗产地管理体制变革的方向是由多头管理向统一领导转变,由政企不分向政企分开转变。......
2023-11-16
这一定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体现了作者对于景区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景区的这一特征是从经营者供给的角度去认识的,故笔者将这一特征称之为景区的供给特征。......
2023-11-16
旅游资源品牌化发展的前提是资源开发的形象定位。旅游资源品牌是旅游资源形象的物态表现形式,是旅游资源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11]同时,旅游资源品牌表现出的物质形态都是建立在旅游资源基础之上的。同时,依据三个转型路径选取了三个典型成功案例,对其开发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其他旅游资源开发转型提出文化涵化、资本化、业态创新和品牌延展等对策建议。......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