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规划理论探究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规划理论探究

【摘要】:生态旅游理论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旅游。[6]但由于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较短,有关的理论研究、法制建设、管理运作及人们的认识和观念等相对滞后,目前生态旅游实践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和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和阻碍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上述仅仅只是生态旅游中最为普遍的问题,若不进行解决,就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受损,所以生态旅游必须实施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旅游理论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旅游。这是因为,生态旅游不单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更主要的是在旅游过程中能保护和丰富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正是如此,生态旅游在世界兴起才二十年,在我国开展才十年,就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速度和强劲的发展势头。[6]但由于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较短,有关的理论研究、法制建设、管理运作及人们的认识和观念等相对滞后,目前生态旅游实践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和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和阻碍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观念不适应,认识不到位

生态旅游的决策者、规划设计者和管理者,不注重对生态和环保的综合考虑,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认真思考。

人们普遍缺乏对生态和景观科学的、高品位的、有启发和教育的宣传和推介。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缺乏对生态和环保知识的了解,缺乏生态旅游对自然和人之间互为保护作用的认识,把生态旅游等同于传统生态环境旅游。正是因为观念不适应,认识不到位,致使生态旅游的意义和作用并未得到充分显现。

(二)法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www.chuimin.cn)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针对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即使可以依据的一些法律的条款,往往缺乏严格的针对性,准确性。此外,在生态旅游的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知识训练,没有长期从事旅游和生态及环境方面的工作经历,没有经过严格的法制、政策、专门知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教育,把生态旅游管理当作一般行政管理对待,把经济效益、部门和个人利益以及眼前得失放在突出位置,从而造成管理上的不当、管理上的失误、管理上的混乱,致使生态旅游处于某种无序状态。

(三)规划设计和管理不科学,自然生态环境损害严重

在决策时,对景区的性质、功能论证不充分,定位不准确,出现景区项目、功能之间的相互冲突和排斥,导致环境问题。在规划设计时,旅游路线设计不当,服务设施建设的地点和规模选择不当,单位面积旅游人流量控制不当,游客生活垃圾存放和处理方法不当等等导致人为的环境污染。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缺乏生态知识,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缺乏行为职业道德而造成对生态、对景区、对环境的破坏。

上述仅仅只是生态旅游中最为普遍的问题,若不进行解决,就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受损,所以生态旅游必须实施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