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

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

【摘要】:[10]逆营销的目的是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过度的旅游发展进行游客数量的限制。(三)利益主体与公众参与可持续旅游的原则要求所有相关部门及利益集团共同参与规划过程。图3 与环境兼容的旅游规划框架成功的可持续旅游规划应考虑到所有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并使得所有利益主体能够参与规划的制定过程,成为规划的“主人”。

(一)增长与适应性发展

图1 旅游可持续性变化表

过去的绝大多数旅游规划都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作为其主要目的,促销和旅游经济是旅游利益最关注的两个部分,其中地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对于旅游规划而言最为重要。成功的旅游规划能够通过提供新的住宿、游憩等服务设施,延长旅游产业链,并想办法将这些设施的供给者吸引到目的地区域内,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旅游收入的漏损,以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为了减少旅游大规模发展而导致的负面效应,旅游规划过程还应考虑旅游发展的适宜性,使得单一的增长政策服从于旅游开发容量的限制,包括社会容量、环境容量和经济容量。[9]Williams和Gill提出建立关于旅游增长对旅游目标影响的评估系统,该系统的基础是社区旅游目标(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的变动指数,通过对变动指数的监控,进行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的调整,调整的结果可能对旅游增长有所限制,也可能不加限制。

针对大众旅游带来的各种潜在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旅游业“逆营销”的概念。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一个地区不得不降低其接待的游客数量,那么必须提出逆营销的概念。[10]逆营销的目的是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过度的旅游发展进行游客数量的限制。逆营销的战略方针包括:提高价格;在景点广告中加强容量限制的宣传;减少广告投入;减少折扣;减少分销渠道;减少产品数量;提供多样化的游客体验。

经济学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产出进行分析,发现旅游资源的最大经济收益来源于对旅游资源的有限开发利用。Goodall和Stabler提出了一个旅游开发最大可持续产量的生物经济模型(Bioeconomic Model)来解释保持适当水平的开发程度将会获得最大的净收益。由图2可见,随着开发程度的增大,总成本逐渐增加,且越向右其上升的速度越大。

图2 旅游开发最大可持续产量的生物经济模型

(二)与环境兼容的旅游规划

框架的主要着眼点不是针对土地使用适应性或能力的确定、承载力、极限分析或格局分析,而是以环境保护、社区生活、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和经济一体化为基础,以取得环境—旅游的适应性。通过该框架进行旅游规划包括六个步骤十四个阶段。六个步骤就是确定目标、调查与分析、评估、综合、检查、建议(如图3所示)。

(三)利益主体与公众参与

可持续旅游的原则要求所有相关部门及利益集团共同参与规划过程。因多种利益集团的相互平衡作用,使得旅游规划的过程具有政治生态学的色彩。其中,公众参与是国际上逐渐流行的规划潮流之一。

一些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涉及许多利益主体,包括规划者和管理者、志愿者、游客、员工、当地社区、民族社区、土地所有者、居民、资源开发者、政府官员、合作和竞争的政府代理机构、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环境组织、经济发展组织、特许经营者、接待业、旅行社、目的地营销组织、教育机构、研究团体、媒体等。其中最主要的利益主体为社会,包括当地社区、景区管理者、旅行社和游客。[11]不同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由此形成了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多样需求。

图3 与环境兼容的旅游规划框架

成功的可持续旅游规划应考虑到所有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并使得所有利益主体能够参与规划的制定过程,成为规划的“主人”。由于旅游业涉及各行各业,旅游开发将会给当地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持续性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人们意识到应将旅游业与社区发展综合起来考虑,在规划中应倾听社区的声音。Eagles认为,利益主体在规划过程中的参与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早期介入、初步规划、公共参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参与后期决策,每个阶段的参与方式各不相同。(www.chuimin.cn)

Wight提出了可持续旅游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谱,根据公众参与程度由弱到强,规划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为:公共信息/教育、信息反馈、咨询、扩大参与和联合规划,每种方法对应不同的技术手段和不同的公众参与效果(如表2所示)。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目的冲突,Hall和MacArthur探讨了各种公众参与技术的目标和效果,这些具体的实用技术包括信息传单和手册、演示和计算机模拟、媒体活动、规划和政策草案、规划和出版物评估、政治环境评估、信息热线、报刊讨论、单个利益主体访谈、电话调查、向导式旅游、公众见面会、利益主体会议、咨询委员会、焦点小组、研讨会等。[12]

表2 可持续旅游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谱

【注释】

[1]叶正波.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及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33.

[2]高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

[3]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1-22.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6.

[5]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可发展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3-64.

[6]王宁.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79.

[7]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38.

[8]李爽,黄福才,钱丽芸.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职能定位与模式选择研究[J].旅游学刊,2012(02).

[9]王京传,李天元.服务接触:目的地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12(03).

[10]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101-102.

[11]马建业.城市闲暇环境研究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2.

[12]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