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荆州古城墙:揭秘南国独特的暗设藏兵洞

荆州古城墙:揭秘南国独特的暗设藏兵洞

【摘要】:荆州城墙上,有的马面中间夯土成为墩台式建筑;有的马面则在回填土中构建成独特的另类城防设施,这就是荆州城墙所特有的暗设藏兵洞。这类藏兵洞外形与马面无异,其内侧暗藏玄机,是名副其实的巧设。大北门东侧处藏兵洞在中层正面及侧面墙体上增设有2个瞭望洞孔。荆州城墙上的5座藏兵洞,均设于向外凸出类似马面的墙体之内,老南门西侧处的藏兵洞就是维修此处凸出墙体时才被发现的。

荆州城墙上,有的马面中间夯土成为墩台式建筑;有的马面则在回填土中构建成独特的另类城防设施,这就是荆州城墙所特有的暗设藏兵洞。这类藏兵洞外形与马面无异,其内侧暗藏玄机,是名副其实的巧设。这些藏兵洞内侧三面墙体上分别设置有上下二层或三层回廊式人行平台,且三面墙体上均有5~11个洞形设置,形成洞中有洞的格局。这些洞形设置可容坐2~4人,且内设瞭望射孔;洞底向墙体外筑有排水孔道。藏兵洞守城藏兵,观察敌情,更可从多层次、多角度暗箭齐发至攻城之敌猝不及防。

荆州城藏兵洞

荆州城墙上现遗存有5座藏兵洞。其具体分布为:东城墙一座,位于公安门与仲宣楼遗址之间;北城墙东段一座,位于小北门西侧;北城墙西段一座,位于大北门东侧;南城墙西段一座,位于新南门西侧200余米处,即俗称的白马井藏兵洞;老南门西侧300余米处一座。

5座藏兵洞中,小北门西侧、大北门东侧、老南门西侧等3处藏兵洞其规格、形制基本相同:洞内均为三层,正面墙体设3个拱形瞭望洞孔;东西两侧墙体各设一卷拱形瞭望洞孔。大北门东侧处藏兵洞在中层正面及侧面墙体上增设有2个瞭望洞孔。以小北门西侧处藏兵洞为例,其基脚长13.33米,两侧面进深宽6.5米,顶部平面长11.8米,进深宽7.2米;洞内底层长6.5米,进深宽3.13米,顶层平台宽1米,中层宽0.5米,下层宽0.5米。洞内梯形踏跺水平长4.6米,宽0.8米。洞内正面墙体瞭望洞孔高1.85米,深1.8米,宽0.97米。异形瞭望眼宽0.43~0.47米,高0.47~0.49米,深0.65~0.7米。老南门西侧处藏兵洞曾被生活渣土填没,2007年12月维修此段城墙才被发现,并进行了清理维修。(www.chuimin.cn)

大北门东侧处藏兵洞是一座洞内上下两层均设瞭望洞孔的藏兵洞。其中层三面墙体各设有2个卷拱形瞭望洞孔,下层正面墙体设了3个瞭望洞孔,东西两侧各设1个卷拱形瞭望洞孔。每洞孔高2.15米,宽0.8米,深1米,瞭望洞内各设一瞭望眼。

白马井藏兵洞,其内结构与其他藏兵洞有所不同,主要是内壁上没有设置平台及卷顶瞭望洞,而在底层三面墙体上则设置长方形瞭望洞5个;洞内瞭望眼对外为长方形,内为异形;底层地面上有柱顶石布局。此藏兵洞外侧三面墙体均为宋砖砌筑,墙砖规格为0.38×0.18×0.02米,与普通城墙砖差异较大。

荆州城墙上的5座藏兵洞,均设于向外凸出类似马面的墙体之内,老南门西侧处的藏兵洞就是维修此处凸出墙体时才被发现的。荆州城墙其他马面体内是否也有藏兵洞?从逻辑上判断,有这种可能性,但现只能说这还是一个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