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国完璧 荆州古城墙的历史溯源

南国完璧 荆州古城墙的历史溯源

【摘要】:从上文中得知关羽筑城只是增筑和修缮加固荆州城墙。虽然考古发掘至今尚未探查出荆州城墙的源头,但人们还是从史籍中寻觅出了比三国时期更早的荆州城墙的蛛丝马迹。二是《汉书·景十三王传》《水经注》和《江陵志余》的相关记载,透露出了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历史信息,使我们将荆州城墙的修筑上溯到了西汉时期。荆州古城墙实际始建年代应更早。也许有人认为,熊渠长子封句亶王都江陵,即可能就是荆州城及城墙始建的上限年代。

从上文中得知关羽筑城只是增筑和修缮加固荆州城墙。荆州城墙究竟肇始于何时?史籍无明确记载。1997年对城墙的考古发掘,虽出土了三国两晋时期的城墙,但因发掘地点位于护城河边,地下水位太高,且塌方严重,这次解剖式考古发掘没能进行到底。三国城墙之下是否叠压着更早期的城墙?从考古学层面讲,这还是一个谜!自那次发掘以后,至今还没有新的城墙考古发掘契机;城墙考古发掘只能配合城墙动土维修项目进行,不能损坏墙体进行主动发掘。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发生过,就一定会留有蛛丝马迹,即使这痕迹很隐蔽,很微弱,也总会被后来的有心人所察觉。虽然考古发掘至今尚未探查出荆州城墙的源头,但人们还是从史籍中寻觅出了比三国时期更早的荆州城墙的蛛丝马迹。

《元和郡县志》记载,“以北,旧城也;以南,关羽所筑”。明白无误地说明关羽不是始筑荆州城墙者,在他之前已有旧城。那么,这个“旧城”又筑于何时?《元和郡县志》虽没有记载,但另有多种史籍文献从不同侧面透露出了更早期荆州城墙存在的信息。

一是东汉王粲的《登楼赋》,使我们知道了东汉时期已有荆州城墙。王粲与同时代的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孔融、刘桢并称“建安七子”。王粲以诗赋见长,风格清丽,是建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七子之冠冕”。公元194年,董卓发难,胁迫汉献帝迁入长安,王允讨董卓,郭汜等趁机作乱,北方政局险恶,王粲避难来到荆州,投靠曾为其祖父学生的荆州刺史刘表。据《三国志·魏书》记载,东汉末年刘表的荆州刺史官署一直在南郡江陵。“先贤传云:荆州有王粲宅,则楼(指仲宣楼)当在江陵(清康熙《荆州府志·古迹》)。”王粲在江陵依附刘表15年,刘表认为王粲“貌寢而体弱”,未予重用。王粲在忧思与愤懑中,常登荆州城楼,以泄胸中郁苦,其间所作《登楼赋》,情景交融,气势雄浑,情感沉郁,文采奇丽,是古时抒情小赋的巅峰之作,素享盛名,至今仍是中国高中语文课本必选经典篇目。南朝梁元帝《出江陵还》中的诗句“朝出屠羊城,夕返仲宣楼”,说明至少在南北朝时期,荆州城墙上就已有仲宣楼[1]。王粲因《登楼赋》一举成名;荆州城墙也因《登楼赋》而使人们知其在三国之前就已屹立于世。

汉砖城垣

[1]荆州、襄阳城墙上均曾有过仲宣楼。据襄阳网载,明万历年间,襄阳知府周绍稷修楼成,取名仲宣楼,这比荆州梁元帝时期就有的仲宣楼名要晚一千余年。襄阳现仲宣楼复建于1993年。王粲所登之楼向有当阳、襄阳等异说,以史籍逻辑论,均不足为据。

二是《汉书·景十三王传》《水经注》和《江陵志余》的相关记载,透露出了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历史信息,使我们将荆州城墙的修筑上溯到了西汉时期。(www.chuimin.cn)

荆州古城南门

刘荣,是西汉景帝刘启的长子,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被立为皇太子,四年后被废,改封荆州临江王,都江陵。此前,刘荣之弟刘阏于曾被封为临江王,都江陵四年(前155~前153年),阏于死,无后,国除。刘荣在江陵建造宫殿时,因违规侵占太宗汉文帝的宗庙内外垣之间的空地,又惹出新的麻烦,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下旨要他到京城述罪。刘荣上路前,先在江陵北门外祭祀路神,然后登车出发,不料车轴突然断裂,送行的江陵父老见此情形,都认为其兆头不好,此行必定凶多吉少,并流涕窃言:“吾王不返矣。”果然,一语中的。刘荣到京后在被中尉府吏审讯过程中因恐惧而自杀。“自后北门不开”。《水经注》亦有类似的记载。两史籍对刘荣死“自后北门不开”的记载,说明那时的江陵已有城门。有城门必有城墙,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明末清初刊行的孔自来的《江陵志余·志古迹·江陵城》,其表述则更为直接:“江陵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宫也。汉临江王荣始建,关壮缪侯增筑之。”这一表述,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西汉时就有荆州城墙。西汉景帝时期,江陵早已取代郢城成为南郡郡治治所。郢城为郡治时,城墙与郢都纪南城一样,都有高大坚固的城墙。江陵取代郢城而为南郡治所,效法楚都纪南城和郢城修建城垣也为情理之中事。情理与史籍相关记载均表明,荆州古城至少在西汉景帝时期,即刘荣兄弟在荆七年期间(前155~前148年)就已有城墙,这是毋庸置疑的。

荆州古城墙实际始建年代应更早。秦将白起拔郢,针对的是楚之都城和楚王,楚王的渚宫也势必难逃被拔的厄运。渚宫被废之日,必定是江陵(荆州)古城的兴起之时。从时间上推算,江陵(荆州)古城的兴起应在白起拔郢至秦统一中国的这五六十年间。且发展甚为迅速。因为秦统一中国后,江陵很快取代郢城,成为南郡治所。这时的江陵城也必定会以楚故都纪南城、郢城为师范蓝本,修筑城墙等城防设施。逻辑上可如此判断,但缺乏史籍和考古资料的支撑,只能说,荆州古城墙的始点仍然是一个充满悬疑的历史之谜,仍有待于今后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以已有的史实为据,荆州古城墙肇始的上限年代可上溯到江陵(荆州)古城兴起之时,即白起拔郢至秦统一中国之间,也就是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间。也许有人认为,熊渠长子封句亶王都江陵,即可能就是荆州城及城墙始建的上限年代。其实不然。熊渠长子都江陵,这个时期所都的江陵城在哪?史籍无记载。笔者认为,熊渠长子所都的江陵城,极大可能就是楚故都所在的纪南城一带,而不是现在的荆州古城一带。因为楚都新址的选择按正常逻辑,应在有一定的城建基础和优势条件的地方,不可能在蛮荒一片的地方另起灶炉,而荆州城所在地的官船码头和楚王渚宫等的开发建设,则是在楚国定都纪南城之后的事。那时纪南城所在地地理优势明显,其海拔高程高于荆州城所在地,按历史记载那里还有座凤凰山,这些地理条件对易受洪水威胁的古代十分重要。纪南城一带的开发建设肯定早于荆州古城一带。楚都选址纪南城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由此可推定,荆州古城墙始建年代其上限也只能是在白起拔郢之后,即荆州古城兴建之时就开始修筑城墙;下限则不晚于西汉景帝时期(前156~前143年),也就是城墙的修筑不与古城的兴建同步,晚于古城的兴建。古城墙的上限年岁,即有2294年;下限年岁,则大体应在2166年左右。

综上所述,按古代城与城墙相伴相生的史实,荆州古城墙的肇始,大约为渚宫被废、荆州古城诞生之时(公元前278年),至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这五六十年间。如是,荆州古城墙即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