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北民歌衬词的独特魅力

东北民歌衬词的独特魅力

【摘要】:东北民歌之所以流传了这么久,至今依然传唱不衰,除了音乐不断地吸收外来的音乐之外,其衬词、衬腔的运用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衬词是东北民歌的一大特色,衬词最初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等,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表达感情的作用,当民歌的曲调发展受到一般唱词陈述的束缚时候,便往往利用衬词使旋律得到更大的发挥。

“哎”“咿个 呀儿 呦”“哪啦 咿呼 咳呼 咳呀”。

“哎”“咿个 呀儿 呦”“哪啦 咿呼 咳呼 咳呀”,在歌词结尾处即语气停顿处配以衬词衬腔,能加强语气,能延伸和加强语气;同时也是乐句意犹未尽的补充部分手段,为二度创作者有更加充分表达自己情感、宣泄情绪留有余地。“哎”这里用来衬托,大家在研究生产计划是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的生动欢快的气氛。用一个“哎”字体现得淋漓尽致。41个衬字,自身形成了多个短句,使得下句句幅被大大扩充出13小节,音乐情感丰富。“咿个 呀儿 呦”这里用来衬托姐儿活泼好动,心灵手巧的形象。与原来唱词配合得恰到好处,将这句唱词渲染得声情并茂,使之成为整个唱段最精彩之处。“哪啦 咿呼 咳呼 咳呀”,这里用来衬托小王和心上人一起去打鸟的喜悦心情。这一衬词也是东北小调的具有典型代表的衬词,在二人转里用的非常多。“哎咳哎哎哎 呀”,这里用来表现无奈的情绪。(www.chuimin.cn)

东北民歌是东北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在千百年来随着岁月的不断地淬炼而成的艺术精品。它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源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一面在火热的生活中不断地丰富发展;一面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中指导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歌即为文化载体,《二十四节气歌》告诉人们最最朴素的生活道理,使得人们在口头传唱的过程中学会了什么时候要去做什么。很多的小调起到了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东北民歌之所以流传了这么久,至今依然传唱不衰,除了音乐不断地吸收外来的音乐之外,其衬词、衬腔的运用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衬词是东北民歌的一大特色,衬词最初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等,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表达感情的作用,当民歌的曲调发展受到一般唱词陈述的束缚时候,便往往利用衬词使旋律得到更大的发挥。衬词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不属于歌词之内,很多衬词大多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通过和正词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歌曲完整,更加生动感人,情感鲜明,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说唱音乐中,衬词的使用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使唱词更加口语化,使听众更容易听懂唱词,听起来更感亲切;二是衬词的加入不仅可以像民歌一样使节奏活泼,更重要的是,长短不等的衬词给说唱音乐提供了更多改变节奏的空间。特别是比较长的衬词,可以改变句式的幅度,达到扩充句式,也就是改变句式排列的节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