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的衬词更加丰富多彩,掌握东北民歌的衬词能够更好地诠释作品,能够正确地表达东北民歌,东北民歌中大量使用的衬词,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衬词种类比较多样,带有强烈的地方特点和口语特点,它的使用有着以下作用。衬词衬腔的大量运用,加强了东北民歌的艺术形象,使正词更具有表现力,使曲调更加优美感人。东北民歌有的唱腔音域宽广,旋律线起伏较大,侧重抒情性。......
2023-11-16
“哎”“咿个 呀儿 呦”“哪啦 咿呼 咳呼 咳呀”。
“哎”“咿个 呀儿 呦”“哪啦 咿呼 咳呼 咳呀”,在歌词结尾处即语气停顿处配以衬词衬腔,能加强语气,能延伸和加强语气;同时也是乐句意犹未尽的补充部分手段,为二度创作者有更加充分表达自己情感、宣泄情绪留有余地。“哎”这里用来衬托,大家在研究生产计划是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的生动欢快的气氛。用一个“哎”字体现得淋漓尽致。41个衬字,自身形成了多个短句,使得下句句幅被大大扩充出13小节,音乐情感丰富。“咿个 呀儿 呦”这里用来衬托姐儿活泼好动,心灵手巧的形象。与原来唱词配合得恰到好处,将这句唱词渲染得声情并茂,使之成为整个唱段最精彩之处。“哪啦 咿呼 咳呼 咳呀”,这里用来衬托小王和心上人一起去打鸟的喜悦心情。这一衬词也是东北小调的具有典型代表的衬词,在二人转里用的非常多。“哎咳哎哎哎 呀”,这里用来表现无奈的情绪。(www.chuimin.cn)
东北民歌是东北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在千百年来随着岁月的不断地淬炼而成的艺术精品。它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源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一面在火热的生活中不断地丰富发展;一面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中指导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歌即为文化的载体,《二十四节气歌》告诉人们最最朴素的生活道理,使得人们在口头传唱的过程中学会了什么时候要去做什么。很多的小调起到了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东北民歌之所以流传了这么久,至今依然传唱不衰,除了音乐不断地吸收外来的音乐之外,其衬词、衬腔的运用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衬词是东北民歌的一大特色,衬词最初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等,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表达感情的作用,当民歌的曲调发展受到一般唱词陈述的束缚时候,便往往利用衬词使旋律得到更大的发挥。衬词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不属于歌词之内,很多衬词大多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通过和正词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歌曲完整,更加生动感人,情感鲜明,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说唱音乐中,衬词的使用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使唱词更加口语化,使听众更容易听懂唱词,听起来更感亲切;二是衬词的加入不仅可以像民歌一样使节奏活泼,更重要的是,长短不等的衬词给说唱音乐提供了更多改变节奏的空间。特别是比较长的衬词,可以改变句式的幅度,达到扩充句式,也就是改变句式排列的节奏的目的。”
有关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的文章
东北民歌的衬词更加丰富多彩,掌握东北民歌的衬词能够更好地诠释作品,能够正确地表达东北民歌,东北民歌中大量使用的衬词,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衬词种类比较多样,带有强烈的地方特点和口语特点,它的使用有着以下作用。衬词衬腔的大量运用,加强了东北民歌的艺术形象,使正词更具有表现力,使曲调更加优美感人。东北民歌有的唱腔音域宽广,旋律线起伏较大,侧重抒情性。......
2023-11-16
(五)衬词、衬腔的使用衬词、衬腔的使用是小调民歌的又一个具有独创性的创作手法,它不但加强了唱词的语气和节奏,同时通过由衬词所形成的衬腔的加入又使得小调更加的口语化,并且具有很强的结构意义和表现意义,从而把小调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加深刻、更加生动。衬词、衬腔是小调渲染气氛、特色表现、深化意境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
2023-11-16
探究东北方言的发音规律,考证东北方言的来源,辨析东北方言的具体的语意环境,改正东北民歌的方言错误,才能更好传承东北民歌,使其永远具有那股“臭糜子味儿”,永远具有那股“苣荬菜味儿”。只有东北方言表达得准确了,才能更准确地演唱东北民歌。“语言在文化中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它本身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在方言研究中应该重视对方言人的心理、民俗、文化的考察”。......
2023-11-16
表演单鼓时不仅有歌唱,还要结合舞蹈,并配有一定样式的服装和道具,所以单鼓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在单鼓舞鼎盛的20世纪30年代,也不曾有摄影机记录下单鼓舞表演的画面。册子印刷于1981年,收录了邢德春、高万禄等6位单鼓老艺人的唱词。“不能让单鼓不明不白地失传”是我心中一直坚守的信念。......
2023-11-16
在达斡尔族的民间艺术中,民间歌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达斡尔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集中地体现在民间歌曲方面。在达斡尔族的民歌中,只有在民间舞蹈歌《哈肯麦》中才有商调式,因此其数量很少。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曲调高亢、悠扬,多颤音,具有达斡尔族山歌的独特风格。达斡尔族民间艺术工作者在本民族山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心上人》《山乡》《催眠曲》等山歌,可谓是当今达斡尔民歌的优秀作品。......
2023-11-16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共生性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往往存在同根同源的内容,这就是艺术的共生性。(二)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审美性艺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审美性。自魏晋之始,直到元代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之前,现实主义是传统中国画的主流艺术形态,并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蔚为壮观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国传统艺术中“风骨”的动与静,在历史悠久的书法与绘画中最为突显。......
2023-08-30
黔东南的传统民居,不论是苗族还是侗族,一般都是三开间,少数为五开间。吊脚楼是苗族和侗族最为常见的民居。这里山形复杂,地势不平,苗族和侗族人民就依靠山势,智慧地创造出了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吊脚楼一般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堂屋左右两边的房间一般是老人或年轻夫妇居住,男性未婚青年住老人房间后面的屋子,女性未婚青年一般住偏厦二楼。图11.1全架空式吊脚楼图11.2半架空式吊脚楼......
2023-07-05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清初文献曾把鄂伦春人称为“树中人”。从1690年十月始,“鄂伦春”才作为统一的族称固定下来。“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即“使用驯鹿的人们”。“奥伦”就是一种高脚的仓库,也是鄂伦春族特有的建筑。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语,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文。......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