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北民歌中小调的音乐特点及表现性功能

东北民歌中小调的音乐特点及表现性功能

【摘要】:在各类民歌中,小调是一种基本上摆脱了实用性功能的制约,成为独立的以表现性功能为主的音乐体裁。其音乐特征如下。小调的曲调具有流畅、柔婉、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因此,小调的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不强烈。在演唱多段词的小曲时,它的旋律往往会发生局部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在基本曲调的不变的基础上,再运用润腔的手法和变化部分的乐汇、乐句的手法来实现。

小调和劳动号子、山歌比较来看,具有生动的艺术形象、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曲调曲折婉转,细腻感人,能够充分揭示矛盾的冲突。表现的手法丰富多样,常常带有叙事的特性,先陈述一个故事,进而抒发情感。情感的抒发往往是寄托在陈述性的旋律之中,叙事和抒情又常常相互交织,通过叙事来抒情,又通过抒情来叙事,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各类民歌中,小调是一种基本上摆脱了实用性功能(如劳动号子)的制约,成为独立的以表现性功能为主的音乐体裁。其音乐特征如下。

(1)小调的曲调具有流畅、柔婉、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它的旋律变化丰富,常常把级进音型和跳进音型单向上升、下降,同弧形、波状旋律线等表现手段灵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造成一种起伏跌宕、多样而又统一的曲调进行。同时,在歌唱艺人的长期实践和加工下,旋律的装饰性强,乐汇、乐句之间衔接自然,富有逻辑,很善于表达那些既有叙述性又有浓厚抒情性的题材内容,如《画扇面》《妓女悲秋》《五更调》等。多数小调在演唱时都有器乐伴奏,并加上前奏、过门、尾声等,使之更加完整。

(2)小调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根据旋律进行本身的内在要求,追求词曲协调一致的均衡性和表现手段的灵活性。因此,小调的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不强烈。它常常在既不破坏唱词的韵律,又服从节拍规整性的前提下,灵活地使用各种节奏型,使其疏密相间、变化有致,富有很强的动感。

(3)小调的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乐句的结构功能比较清晰,基本上分成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类。非对偶性的三、五句单曲体结构也较常见。一些地区还有由若干单曲构成的“套曲”(民间称“大调”)。无论篇幅长短,小调的曲体结构内部都以对应和起承转合为原则,形成整齐平衡的关系,末句常具有总结性分量,稳定感较强。(www.chuimin.cn)

(4)小调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规整化。在分节演唱时,虽然每段唱词不同,但衬词、衬腔却是重复原来的,成为加强整个作品统一性的有力手段。

(5)节奏。小调节奏匀称、规则、多样。小调的节奏不像山歌那样自由,节奏丰富多样化。多样的节奏型丰富了小调的表现手法,增加了它的表现力。

(6)旋律。小调旋律优美,抒情委婉流畅。旋律进行常常使用级进的方式,回环萦绕进行多于平直的进行,旋律的装饰音较多,旋律成曲折起伏的波浪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应该是描写演唱小调时的情景。

(7)曲式结构。小调曲式结构比较规整、丰富多样而富于变化。一般来说,小调是用一个乐段演唱多段歌词的分节歌的形式。多是乐句间的结构关系比较清晰的上、下句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同时也有多乐句的单乐段和两段、三段和多段的结构形式。在演唱多段词的小曲时,它的旋律往往会发生局部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在基本曲调的不变的基础上,再运用润腔的手法和变化部分的乐汇、乐句的手法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