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争人气,京城的各大庙会,还争相请来了皇帝。不过,今年的“皇帝”祭地仪式可是今非昔比,文武百官、侍卫仪仗浩浩荡荡,皇帝也高大气派,衣衮华丽,整个祭地仪式像模像样,三跪九叩,煞有介事。年节的庙会,是老百姓扎堆找乐的场合,把个“皇帝”弄出来,排上阵势,三跪九叩地给大伙演一场,倒也没什么。所以,庙会里的皇帝,不仅仅是一个戏里的角色,一个好玩能吸引观众眼球的角色,明显还有其他的意蕴。......
2024-01-20
在东北三省中,辽宁省就有十大名寺,有海城大悲寺、北普陀寺、青岩寺、朝阳寺、祖越寺、中会寺、大安寺、慈恩寺、般若寺、奉国寺。沈阳皇寺的庙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庙会期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人们可以欣赏到高跷、秧歌、舞狮梅花桩、民间吹打、曲艺表演、特异功能绝活表演、二人转、特型演员绝技表演、新一代跤王表演赛、评剧、“大威金刚舞”等。除了沈阳皇寺庙会外,辽宁著名的庙会还有六个。大连市有名的庙会有三个:四月初八吴姑城庙会,四月二十八城子坦三清观庙会。四月十八娘娘庙庙会。前者是星台镇,后者是城子坦镇。
黑龙江比较有规模的就有十一个庙会,其中的猴石山庙会不单纯是宗教活动,而是地方性民众节日活动,猴石山庙会可称为节日型庙会。它保留了当地及周边地区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是研究东北民众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依据;保留了许多民间艺术、民间手工艺的原生形态,不仅可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还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吉林省北山庙会素负盛名,向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誉。
北山寺庙具有佛、道、儒三教圆融共处的特点。每年进入农历四月,庙会接连而来:四月初八佛诞节、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五月十三的关帝庙会。其中以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最为热闹。自康熙三十年建药王庙,就逐渐形成一年一度的庙会。近年来,庙会更是盛况空前,每年游人都在30万以上。
庙会期间,香烟缭绕,钟磬齐鸣,男女信士虔诚礼拜。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山下有马戏杂技表演,卫生知识展览宣传。各种风味小吃比比皆是。北山庙会已是东北最大的民俗旅游节会。
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的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庙会这种依附于特定的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而发展的集宗教祭祀、娱乐游艺和商贸交易于一体的民俗活动广泛的分布于我国的城乡各地,渗透到了百姓的日常的生活之中。庙会的四个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庙宇、宗教、娱乐和商贸。
佛教和道教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地扩大地盘和争取更多的信徒,一方面争相的修建更多的庙宇和道观;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开展各类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以吸引信徒、扩大影响,为此这些宗教活动增加了许多娱乐活动。这些内容有宗教祭祀的舞蹈、宗教音乐,以及信徒和香客们答谢神灵所演的戏剧等,后来一部分演变为庙会纯粹的娱乐活动。(www.chuimin.cn)
宗教活动的民间娱乐活动中有一项是“担花篮”,是一种祭祖娱神的舞蹈,有舞蹈,有歌唱,唱词多与伏羲和女娲有关。
庙会期间的娱乐性体现在通过娱神达到娱人的目的。民间花会表演就是庙会表演上的主要内容。花会表演两种形式之一的地秧歌,分成“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
庙会上卖东西的小商小贩为了吸引来更多的买主,尤其是卖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的小贩,就得变着法儿地吆喝叫卖。有的叫卖歌十分的短小,往往就是反复地喊着货物的名称,但是唱起来有起有伏,有长有短的,很是悦耳。如:“谁……灌……醋……咧,谁……灌醋,谁灌……醋咧,谁……灌……醋。”
东北的庙会还会请到说书艺人、二人转演员等一些人员参与庙会的演出,这些都变相地促进了,东北民歌的丰富和发展,为民歌的过去和现在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一些庙会的表演项目,正在逐渐地减少,甚至消失,这无疑对民间艺术,乃至民歌都是一种致命的,不可逆转的伤害。
在艺术的起源问题上,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曾提出过“巫术说”,这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说法虽不能全面囊括艺术起源的全部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说法是艺术起源的原因之一。萨满教是蒙古族原始宗教,而舞蹈与音乐又是如影随形的共同体。在祭祀天地、山水、祖先或者在驱魔治病的时候,主要借助具有固定程式的萨满神歌和与之相应的舞蹈动作来完成祭祀礼仪。不仅如此,大多数民歌的每一段歌词都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只是简单替换意义相似或相近的词汇,继而反复吟咏,渲染情绪,来达到抒情的目的。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语言具有某种隐秘的力量,所以他们在祭祀时常常反复使用大量相似的语句,强化自我的某种诉求,企图由此实现与神灵、祖先的沟通,最终实现心中所愿。萨满神歌可以说是这几个民族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
另外,民歌与宗教神歌在形式上的相互借鉴与演变,更能说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天然联系。有的神歌直接被民歌借鉴吸收;有的则经过扬弃与改良逐渐演变为民歌,民歌与宗教之间的相互联系,印证了艺术与宗教之间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两者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结伴同行,并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自我。
有关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的文章
为了争人气,京城的各大庙会,还争相请来了皇帝。不过,今年的“皇帝”祭地仪式可是今非昔比,文武百官、侍卫仪仗浩浩荡荡,皇帝也高大气派,衣衮华丽,整个祭地仪式像模像样,三跪九叩,煞有介事。年节的庙会,是老百姓扎堆找乐的场合,把个“皇帝”弄出来,排上阵势,三跪九叩地给大伙演一场,倒也没什么。所以,庙会里的皇帝,不仅仅是一个戏里的角色,一个好玩能吸引观众眼球的角色,明显还有其他的意蕴。......
2024-01-20
图5-1-4东山台阁(四)经典台阁《水漫金山》《水漫金山》表演者3人,俗称“三跷翘”。)拍一拍知识窗(二)莫厘峰庙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下午,东山莫厘峰庙会就开始了。图5-1-7舞龙图5-1-8腰鼓图5-1-9秧歌图5-1-10吃会饭东山莫厘峰庙会的由来据传,农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每到这一日,除东山本地人外,苏州、上海等各地的香客和游客,也会集中在莫厘峰朝拜观世音菩萨,祈求幸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庙会。......
2023-07-24
第三章“撂地”作艺旧时代,北京杂耍的演出场所并不多,除在茶馆、杂耍园子演出外,主要还是在街头和庙会“撂地”作艺。在天桥西边剃头棚、百货摊、小吃摊的南端有片空闲土地,艺人设立了杂耍场,“撂地”卖艺。地头蛇无端寻衅,欺侮艺人更是屡见不鲜。他们“撂地”作艺,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诙谐地学唱京剧和小曲。他“撂地”作艺,最初只他自己,后又携孙子作陪衬,其孙就是后来在相声界享有盛名的李德钖。......
2024-06-06
尽管年年庙会依旧,叫卖声声中还是热气蒸腾,摊子上还有红色的空竹和花样的风筝,北京的年糕和炒肝依然香气袭人,小孩手里的风车缀着五彩的叶子滴溜溜地转,除了没有爆竹声和烟硝味之外。可是,毕竟时光流驶,不止是往时那种遇仙期待和真诚信仰都已成为历史,就连旧日逛庙会那种闲暇的感觉、那种放松的心情都早已灰飞烟灭。......
2023-12-04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被誉为海峡女神妈祖的诞辰纪念日。庙会规模空前,尤其是福建甫田市湄洲岛上妈祖庙,张灯结彩,香烟缭绕,人山人海,十余万善男信女虔诚祭拜。自幼得道普救众生妈祖姓林名默,莆田湄洲湾北岸忠门乡港里村人。第二天,林默和母亲、嫂嫂驾舟入海寻得兄尸,乡人神之,称为神姑。雍熙年间,港里村人为纪念林默生前治病和救人之功,在湄洲岛建庙祀她,称妈祖庙。......
2024-01-27
黄龙庙会又称黄龙寺庙会。自明代建寺以来,黄龙寺香火一直旺盛,逐渐形成赶庙会的风俗。集会上,人们不但要观赏黄龙寺的风光,而且要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黄龙庙会是若干地区多个民族齐聚一地共同庆祝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各地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各自举办仪式和开展活动也有所不同。目前,黄龙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集中感受世界自然遗产“黄龙”绝妙的自然风光和奇异的民风民俗的盛大节日。......
2023-10-28
过去,大的庙会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起连续举行三天。二月十五凌晨,祀薛仁贵的白石庙一声炮响,撑起了一面白色的“帅”字大旗,廿四庙的各支行会队伍同时出发,在大新庙会集后行会正式开始。每尊菩萨前都有一杆同菩萨脸色相同的大幅面的帅字旗,大旗由两人撑旗杆,两边用细绳拉着维稳,后面是廿四庙出的神轿。......
2023-09-27
天津的大娘娘李治邦从小到现在不知道去了天后宫多少次,每次去都有很多的心得。妈祖到了天津怎么就赋予了这么多内容,首先是称呼,天后、天妃、天后娘娘,到了塘沽一带又叫大娘娘。天津有众多的妈祖庙,在塘沽和汉沽就有海神庙、潮音寺等。塘沽的大沽龙灯含着天津沿海百姓在妈祖感召下,向往太平、祈盼吉祥、保佑平安的美好愿望。其中法鼓是最有天津民俗文化特征的项目。天津皇会是一种典型的民俗活动,也是天津年文化中的重头戏。......
2024-04-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