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探析

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探析

【摘要】:在未来,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蒙古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民间的音乐也十分的发达。在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民族器乐四大类中,民歌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公元七八世纪,蒙古族先民跨出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徙至蒙古高原,在这里他们基本放弃了原有的狩猎生产方式,改用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劳动方式,随之产生了反映游牧生活的牧歌。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蒙古族的长调民歌不仅有较长的篇幅,而且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常常有类似马头琴颤动式的装饰音,有的长调还有史诗般的气魄和历史苍凉感。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

蒙古族的短调产生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地区。公元前七八世纪以前,蒙古族的先民在我国黑龙江省西部的额尔古纳河流域从事狩猎生产活动时,产生的狩猎歌曲,节奏铿锵有力、曲调短小,并且常常和打击乐相结合。等到蒙古族人民从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徙到蒙古高原后,在牧区和农区都产生了一些轻松活泼、节奏鲜明的短调歌曲。短调的曲调较长调相对窄一些,但仍有蒙古族音乐中具有特征意义的大跳音程。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蒙古族歌唱使用蒙古语,也能使用汉语演唱。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歌曲按照体裁分为两个主要品种,其一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其二是“短调”,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

1.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独创的能够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在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体系,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表演形式以独唱为主,马头琴伴奏,所以蒙古族民歌的颤音和马头琴的颤音极其相似。

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的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的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

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赞歌》,以及艺术魅力至今不衰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歌曲,即是以长调民歌为基础所创作的。

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

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是波折音或装饰音之意)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已有记载。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蒙古国和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在表演和当代音乐创作中,长调都扮演着主要角色。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拉苏荣介绍,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汀·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未来,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搭载了三十余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真挚的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它的特点是: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蒙古长调的三种节奏包括陈述性的语言节奏、抒情性的悠长节奏、装饰性的“诺古拉”节奏,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www.chuimin.cn)

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活泼,常常插入三音重复句式,这是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牧歌也是长调民歌的一种,多在放牧和迁徙时演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歌声嘹亮、曲调悠长。牧歌的歌词情景交融,既注重写景,又擅于抒情,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牧歌的节奏一般是自由、悠长、徐缓,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

2.短调民歌

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齐整、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节拍比较固定,为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

在蒙古族民歌中,有很多长篇叙事的歌,如著名的《嘎达梅林》,它叙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为了牧人的生存,同达尔罕王和反动军阀张作霖斗争的故事。代表作品著名蒙古歌曲有《嘎达梅林》《达那巴拉》《牧歌》《万丽》《金杯》《森吉德玛》《桑塞玛》《诺恩吉亚》《红酒》《四海》《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蒙古族民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也是蒙古族整个文学艺术的主流。“逐水草而居”是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游牧文化的基础。蒙古族民歌乃是最生动、简便,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一部蒙古音乐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蒙古民歌的历史。

(一)旋法和音调

1.旋律线

蒙古族的民歌的旋律线条以抛物线型为主,一首歌曲,一个乐句和乐汇的高点,往往是在中间部分,如果旋律进入高点用级进,退出高点则用下行四、五、六、八度音程跳进。反之,如果进入高点用跳进,退出高点则用级进。有三类:①流畅的级进旋律,在一瞬间做反向转位。②用甩音装饰旋律。所谓甩音是处在弱拍位置上的,游离于旋律进行总趋势的个别音,它一般是向上级进或跳进,因此,和基本旋律线形成反向或者斜向的关系。③用倚音装饰旋律,倚音可在基本音的上方或下方以任何一个音程构成,但以大二、大小三度为最多。④跳进,在蒙古族民歌中常常使用各种音程的跳进,有四度上行跳进,是蒙古族民歌中常用的音程,它具有类似级进的流畅性。五度音程的跳进具有开阔和稳定的特性,与四度跳进一样重要,上行五度有一种振奋、昂扬的性格,大多用在乐句、乐段的开始处。下行五度跳进,则有稳定、沉静的效果,常在终止时出现。八度跳进,也很有特色。上行八度跳进常用在句首,使旋律进行呈现出开阔和挺秀的气质,下行八度跳进比上行八度跳进少见,具有沉静、坦荡的气质。

(二)节拍和节奏

蒙古族的民歌分为散板和有板两类。由于蒙古语言的重音多半出现在第一个音节上,在有板类的民歌中,强调前长后短,前松后紧的原则。一拍之内的节奏划分往往是这一原则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小节之内的节奏划分是细分弱拍或在弱拍上加装饰音。在散板的民歌中,强调前短后长的节奏型。整个乐句的布局常用比较短促的音符开始,逐渐进入长音,最后又用短促的音符收住,表现形式为紧—松—紧。切分音在蒙古族的民歌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形成切分音的原因主要由于强调单词的第一个音节,而用倚音装饰处在强拍位置上的第一个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切分音。

(三)音节、调式

蒙古族民歌多采用五声音阶,很少出现五声音阶以外的音,五声以外的音多构成综合调式七声音阶。蒙古民歌常用的调式为羽调式、徵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而角调式较少使用。羽调式和徵调式通常情况是强调属音,以此来对调式进行强有力的支持。徵调式如果强调下属音就会产生一种异样的调式色彩,其结构容易被动摇,而产生使调式复杂化的可能性。在宫调式的旋律中,角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色彩音,与自然大调中的三级音有着本质的差异,在进行中它依附着商音和徵音。当角音和宫音联结时,就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进行,此时,角音有着活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