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数据标准化的构成要素

数据标准化的构成要素

【摘要】:数据标准化以默认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中定义的所有对象为执行对象,为提高效率,仅对异常或需要重点管理的对象进行数据标准化管理。数据标准化操作主要应用在数据库中,因使用对象的局限性,业务用语不一定需要标准化。索引是业务用语标准化常见的例子。其他数据标准相关要素。除了用语、词、域和代码等一般数据管理标准,也可根据需要管理数据模型中定义的主题区域、关系名和数据库中定义的数据库、数据库模式、TABLESPACE、 INDEX、 CONSTRAINT等标准。

数据标准化以默认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中定义的所有对象为执行对象,为提高效率,仅对异常或需要重点管理的对象进行数据标准化管理。通常数据标准管理的对象包括用语、词、域和代码。

(1)标准用语。定义业务中使用的用语标准,避免用语的使用和适用范围出现混乱,促进有效沟通。标准用语包括业务用语和技术用语。

①业务用语是日常业务中常用的用语,常在报告书或业务手册中出现。数据标准化操作主要应用在数据库中,因使用对象的局限性,业务用语不一定需要标准化。但是,考虑到数据库中应用的用语大部分原封不动收录当前业务中使用的用语,业务用语标准化有利于实现数据标准化。索引(INDEX)是业务用语标准化常见的例子。

②技术用语是指定信息系统中使用的用语,如数据模型或数据库模式中出现的表名和列名等相关技术用语。从数据标准化的角度来看,用语标准化是指为了将业务用语反映到信息系统中而将其转换为技术用语,从而保持用语一致性,便于管理。表和列的中文名可因大部分业务数据库的限制(表名不允许重复,名称长度限制)和标准词的使用,与业务用语定义不同。

(2)标准词。标准词是通过标准化定义构成标准用语的词,在用语中实现中文名和英文名定义的一致性。标准词的目的有两方面。

①通过对标准词进行管理,防止出现表示相同概念的用语(或标准用语)。例如,将“客户”和“账户”定义为标准词,只认定“客户账户”为标准用语,将“客户账户号”从标准用语中排除。(www.chuimin.cn)

②作为标准用语中英文名的标准。即只要创建了表和列的中文名,英文名将根据标准词自动确定。

(3)标准域。标准域是对列的性质进行的分组(grouping)。标准域大体可分为文字型、数字型、日期型和时间型,进一步可分为名称、地址、ID(异常文字型)、金额、比率、数量(异常数字型)等。通过定义域的标准,可对相同性质的列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进行一致性管理,以后也可对列值套用相同的数据验证规则。通过对列应用标准域,可使列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保持一致性。

(4)标准代码。代码作为域的一种类型,是已经定义特定域值(代码值)的域。因此,代码的标准与其他标准不同,需要预定义数据值,即代码值。

(5)其他数据标准相关要素。除了用语、词、域和代码等一般数据管理标准,也可根据需要管理数据模型中定义的主题区域、关系名和数据库中定义的数据库、数据库模式、TABLESPACE、 INDEX、 CONSTRAINT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