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王阳明家书:温恭除傲,谦至诚

王阳明家书:温恭除傲,谦至诚

【摘要】:傲是一大病,王阳明甚至觉得它是众恶之源。邹守益自我总结获贬谪“只缘轻傲二字”,王阳明鼓励他说:“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曾国藩一生在“除傲”,下过大段功夫。谦到至诚处,便是尧舜之圣。以“谦”“诚”为伴,便可“上道”。一路除去“轻傲”,便可为良知圣人。[4]温恭允塞:充满温良恭谨,德行笃实,出处同上。因此,无恤被立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

这封家书王阳明给儿子正宪写的一个扇面,主题是“除傲”,放到今天,这段文字依然可以作为警世恒言,可让我们拿来长久地反观自己,提醒自己,真切落实阳明先生关于“除傲”的教诲,便可少走一些弯路。家书开篇王阳明斩钉截铁地说:“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是一大病,王阳明甚至觉得它是众恶之源。王阳明自己也常被人指责狂傲,他也自知有此习气,所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自己和学生:必须“除却轻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轻傲是狂的末路,是狂的堕落形态。狂,志存古道,是有理想的英雄主义。傲则是变态自尊,妄自尊大,蔑视人本身。用王阳明自己的话则是“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邹守益自我总结获贬谪“只缘轻傲二字”,王阳明鼓励他说:“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轻傲、自是在心理学上叫自恋,是不顾条件的自我欣赏。其实,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是所有人的共性,因为这种性格自我封闭,不能与其他人正确地交流,一味顾影自怜,哪还有心思从环境学习、从别人身上学习?在今天互联网和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人越来越自说自话,在“傲”的基础上,又大力发展出了“指责性思维”。在网络虚拟的评价空间里,人人有理、人人谩骂、人人自以为是,背后都是个“傲”。而自媒体的实时交互,让“傲”有了更多的发散渠道,搭配着大数据的信息分发方式,“傲”气便成了集群。本就是人类的痼疾的“傲”,在今天有了新的温床和土壤,那些病入膏肓的人,谁能听得进去别人任何的意见呢?一味在朋友圈显摆自己,被自己的虚荣心步步活埋着。

家书中王阳明接着说:“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下,是种学习的心态和姿态。王阳明曾说:“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自己处下,尊敬朋友的同时,培养了虔敬的人格。自己主动谦虚,朋友也会谦虚,这样就“相下”了,不会相互助长傲骄之气。若朋友一见面,就是互相吹捧,终显虚薄。若能“相下”,朋友间则是互相帮助寻找不足之处,提撕精神,砥砺前行,方是益友。

“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王阳明在家书中排比举例,有了“傲”,似乎就跟整个儒家伦理标准脱节了,什么事都做不好。王阳明在跟儿子反复强调“傲”的弊病,他还举象和丹朱的例子,说其都“皆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一生”。可见“傲”字毁人无数。曾国藩一生在“除傲”,下过大段功夫。他刚考上进士,准备开启政治生涯,临行前曾国藩的祖父送了他一段寄语:“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祖父把年轻时曾国藩性格中的软肋一语指出,而初入官场的曾国藩屡屡与人激辩,遭讥讽,多因一个“傲”字。后来曾国藩勇猛自律自省,德行上有了修养后,渐渐把傲气除掉了。他在“傲”上吃亏反省甚多,晚年他自己总结说:“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傲则败事,王阳明一生怎么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就怎么强调“傲”之患。他在家书中提醒儿子正宪“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傲”是画地为牢,是无知,是往无明那里去。佛教里把“贪、嗔、痴、慢、疑”叫作“五毒心”,其中第四毒“慢”是指“贡高我慢”,也就是“傲慢”,看不起别人。自我中心了,就刚强难化。一个人一开口就是我、我的,他的“我”一旦与“慢”联手,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大慧普觉禅师云:“赋性暴举止傲,说甚禅谈甚道?”脾性粗恶,举止傲慢,既乏慈悲又欠教养,这样的人,跟他们说什么禅,谈什么道?大宗师也并非什么人都能度化,《妙法莲华经》上说:“钝根小智人,著相骄慢者,不能信是法。”那些资质迟钝、“我执”不断且骄傲者,是不能信入法门,无法入佛刹的。可见“傲”之人,不仅儒家不喜欢,佛门也不愿收。

王阳明给儿子分析了“傲”之病,当然也要配上解药。“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这里王阳明引用《礼记》里的话来说明只有恭敬、节制、退让才能明理知礼,常发现自己的过错,才能真正因谦虚而从别人那里受益。六祖大师慧能在《无相颂》里说:“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六祖大师的法语与阳明心心相印。王阳明强调静时存养,动时省察,就是为了“常自见己过”,并提防这个傲慢心。

“谦”是反思、反省的能力,它伴随着“恭敬”和“节制”,以退为进,先把自己“虚”掉,才能吸收进去真东西。退到无可再退,反身而诚。谦到至诚处,便是尧舜之圣。《中庸》讲“至诚如神”,至诚了就可以天人合一了。王阳明如此强调“谦”和“诚”,也正因为这是圣人之道。他曾在《南冈说》中写道:“夫天地之道,诚焉而已耳;圣人之学,诚焉而已耳。”他费心给儿子写这个扇面,其实是给正宪指明了一条修行的路径,以防跑偏。以“谦”“诚”为伴,便可“上道”。一路除去“轻傲”,便可为良知圣人。(www.chuimin.cn)

【注释】

[1]象:是舜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对舜不满,想设法谋害舜,舜得知还是原谅了他,反而对他更好,象被感动。

[2]丹朱: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因德行不端,尧没把帝位传给他,而是传给了舜,尧舜禅让成为佳话。

[3]允恭克让:诚实恭谨,能够克己,宽容让人。出自《尚书·尧典》,允:诚实。恭:恭谨。克:能够。让:礼让。

[4]温恭允塞:充满温良恭谨,德行笃实,出处同上。苏轼在《女童致语》曾言:“伏惟皇帝陛下,温恭允塞,缉熙光明。”

[5]伯鲁之简:教育典故。是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人物赵简子准备确立接班人,他有两个儿子,长子伯鲁,次子无恤。是立长还是立幼,赵简子拿不定主意。他想出了一个考验的办法,就把家训写在两片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嘱咐他们遵守家训修身养性。三年后,考察结果时,伯鲁已经忘了家训的内容,并且连竹简也弄丢了;无恤则随口诵出了家训,并且在父亲问到竹简时随手从袖笼里掏出竹简,呈递给父亲。因此,无恤被立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