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王阳明得知父亲的游览之乐,一面“不胜喜慰”,一面也感慨“乐事不常,人生若寄”。王阳明讲学搞的是以“乐”为本的意术教育,据学生回忆,他“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之间”。龙场大悟后,王阳明正是以大洒脱的状态重返仕途。他之所以会说“乐事不常,人生若寄”,大抵是因为一次性的生命,让所有“乐”的背后,都带有不可重复的悲凉吧。后人眼中的王阳明,作为百世之师的王阳明,主要是《传习录》中的王阳明。......
2023-11-16
闻人邦英、邦正兄弟俩是阳明先生的表弟,家书中王阳明上来夸他们“敏而好学”,并说自己两位弟弟(守文、守章)能和他们“朝夕亲资磨励”相互砥砺精进,他非常高兴。在往来书信中,得知这两位表弟有追求圣贤学问的诚意,王阳明感到非常欣慰。寒暄过后,阳明从现实出发劝勉两位表弟说:“家贫亲老,岂可不求禄仕?求禄仕而不工举业,却是不尽人事而徒责天命,无是理矣。”有求圣之心当然是好的,但家庭贫寒,父母年事已高,怎么能不通过仕途来养家糊口呢?既求做官,而又不认真准备科举考试,这是自己不尽心尽力,却一味责怪天命,没有这样的道理。表弟们以为求圣就要远离世俗,王阳明作为兄长则劝他们先把自己安顿好,自食其力,通过举业走仕途,未尝不可。
“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则虽勉习举业,亦自无妨圣贤之学。”这句话阳明点到了许多学子的要害处:把求学与举业分作两件事,而不能合一。求学与举业并不矛盾,全在自我把持。事事皆学问,由科举而从政,在政务上磨炼,增长见识,修养德性,不妨碍求得真学问。最怕“坐枯禅”,一味追求清净,遇事便乱,把知识学死,终究功夫不上身,死不见道。圣贤是圆融无碍的,《华严经》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四个法界,是修行的四个阶段。功夫要到最后一步:事事无碍法界,任何事都透得过,毫无挂碍,才算得上成佛。我们凡人总是活在“矛盾”与“碍”中,活在自我的计算能力范围内,不断颠倒着目的与手段,又总觉得会顾此失彼,因而患得患失。唯有圣人可以打通为一,不计得失,不分彼此,真正做功夫,在事上磨炼,从而能知行合一,天人合一。
“事事无碍”是大境界,其难就难在这个“随事尽道”,心学强调百姓日用即为道,道是无处不在,不是只有追求圣贤之学,才是“上道”。陈继儒说:“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行行皆可入道。曾有本畅销书叫《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讲主人公在万里骑行中参禅悟道。芸芸众生,有人以艺术悟道,有人以商业行道,大道相通,道通为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随事尽道”就是要把万事万物中的道打通。然后做什么都一样,做什么就能成什么。“随事尽道”也屡屡出现于王阳明的各种公文中,他要求部下在具体事里努力做到这一点。
每个人的命运不同,因缘不同,机遇与时代更是不同,也只有“随”着,一切随缘起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时刻刻都恰到好处,即是入道,即是中庸,即是致良知。《周易》有“随卦”,“随”是“从也”,也是选择,更是实用而恰好的智慧。随才成就,随缘尽性,随事尽道。悟到、做到一个“随”字,便是领取自己的天命而有所作为。
家书中,阳明跟表弟们讲,“随”举业,亦自无妨圣贤之学。参加科举,不妨碍求圣之路。而那些原来没有圣贤之志,虽然不参加科举,天天只谈道德,也只是得了个“务外好高”的病而已。王阳明也借用程子的话“不患妨功,惟患夺志”来告诫表弟们,参加科举不用担心其妨碍实现成功的人生,只是要当心,别把科举当目的,消磨失去了远大的志向。我们熟悉的西方圣哲,卢梭抄乐谱维持生计,斯宾诺莎靠磨眼镜片坚持做学问,卡夫卡一辈子也只是个写字楼小职员,卑微的现实处境,并未夺取他们的雄心壮志,更没有妨碍他们成就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王阳明自己是把成圣和成雄的路,合并为一了的。打仗和讲学齐头并进,在仕途上磨砺悟道,真正知行合了一,也就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这封家书最后,王阳明说:“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王阳明这里所列的“四难”“四易”,是自己真切的生命体验,他在这里勉励表弟们要珍惜当下,勇于自新,以志御气,不可随波逐流,要迎难而上。求圣之路,正是向上的路。(www.chuimin.cn)
【注释】
[1]昆季:指的是长幼兄弟,长为昆,幼为季。
[2]不患妨功,惟患夺志:这是程子的话,出自《二程集》:“故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意思是:准备和参加科举考试,对于一个人追求和实现远大志向并没有什么妨碍,也不耽误建功立业,真正令人担心的是把考试做官当成了最终且唯一目的,从而磨灭了志向。
有关王阳明家书的文章
信中,王阳明得知父亲的游览之乐,一面“不胜喜慰”,一面也感慨“乐事不常,人生若寄”。王阳明讲学搞的是以“乐”为本的意术教育,据学生回忆,他“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之间”。龙场大悟后,王阳明正是以大洒脱的状态重返仕途。他之所以会说“乐事不常,人生若寄”,大抵是因为一次性的生命,让所有“乐”的背后,都带有不可重复的悲凉吧。后人眼中的王阳明,作为百世之师的王阳明,主要是《传习录》中的王阳明。......
2023-11-16
时隔三年,徐爱再次应考。落到具体事务上,无论是考试还是升堂断案,干事即是炼心,事上磨炼,心上体认,致良知的功夫不断,方才得力。王阳明开篇告诉徐爱:“若期在必得,以自窘辱,则大惑矣。”跟徐爱讲完上面这套静心息欲的法门后,王阳明还特意强调所有真正致力于做学问的君子,没有不是这样的。王阳明之气魄胆大在战场上历历可见,其心思如发,在体贴学生、接引门人时,一目了然。王阳明得知徐爱先他而去的消息,大哭了三天。......
2023-11-16
到赣州后,阳明事务繁杂,带病办公,又遭遇流贼突然攻城,仓促应对调度,赣州官兵已极为疲惫,急需招募新兵。然而世事难料,寄出这封家书的三个月后,传来徐爱的死讯,王阳明万念俱灰。王阳明死后,他抚养了阳明的遗孤正亿。甘泉与阳明一见定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两人也互塞徒弟。时人将“甘泉之学”与“阳明之学”并称“王湛之学”。......
2023-11-16
王阳明的妻侄之所以没有收获,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矜持,一个是学习能力。求学问当然要亲师近友,要开朗诚恳,王阳明这样一位大师近在咫尺,这位妻侄却迟迟没有主动发问,矜持是其毛病之一。由此可见,“矜”字颇不易去。一个人的人格防线,不能落在矜持上。知难,须做学问,须思辨博审。一向注重言传身教的王阳明,常在游山玩水中完成针对性的教学。王阳明在这封家书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诸阳伯的问题所在。......
2023-11-16
通过艰难周旋,此前九次想辞官回家养病的阳明,这次终于奉旨赋闲在家,一待就是六年。常人面对如此大起大落,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大抵是要一蹶不振的,而王阳明却总能转化心境,把握住自己。如今平宁王事后,被各种诬陷,本是含冤赋闲在家的六年,结果却成了阳明一生最畅意而辉煌的六年,是完成超越的六年。现属江西省的地级市。他平日为人和善,阳明念他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再追究他的过错。......
2023-11-16
王阳明这位表弟职务是从九品,属明代最低一级的官职。王阳明开门见山地说:“重矣,勿以进非科第而自轻;荣矣,勿以官卑而自慢。”王阳明的言下之意自然是:不希望表弟你也成为这样自甘堕落的人。这封家书不仅反映了王阳明的义利观,更有荣辱观。王阳明最后又说“夫以良贵为重,举职为荣,则夫人之轻与慢之也,亦于吾何有哉!”纵观王阳明这封家书,既是他对弟弟的期望,其实也是他自己在官场的行事准则。......
2023-11-16
刘宗周把心学浓缩为两字“慎独”,一个人的时候,过滤掉所有思虑,在静中求觉悟,求灵觉。阳明给弟弟们写的多封家书里,不断强调的“诚意”“谦卑”“良知即是独知时”,与这封诗文家书中写的“忠信持谦卑”“慎独乃其基”可谓是一脉相承。阳明的意思其实就是:慎独即是致良知。“从来为己学,慎独乃其基。”可见慎独是直达圣贤之路的一条通道,我们切莫轻易放过。......
2023-11-16
王阳明的行履之路也一直未断异人之路帮助。阳明来这边行履是为了完成这个挪移,把人活着的支点挪移到良知地带。这就是良知修身齐家、良知治国平天下之阳明学的基本理路。阳明是说不尽的,是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文学家,这些合成了一个思想家……熟读《悟真篇》、并按照其要求做工夫的王阳明在道教史上也是个话题。......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