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徐爱再次应考。落到具体事务上,无论是考试还是升堂断案,干事即是炼心,事上磨炼,心上体认,致良知的功夫不断,方才得力。王阳明开篇告诉徐爱:“若期在必得,以自窘辱,则大惑矣。”跟徐爱讲完上面这套静心息欲的法门后,王阳明还特意强调所有真正致力于做学问的君子,没有不是这样的。王阳明之气魄胆大在战场上历历可见,其心思如发,在体贴学生、接引门人时,一目了然。王阳明得知徐爱先他而去的消息,大哭了三天。......
2023-11-16
这封家书与上一封时间相隔不久,不同的是,一切开始有了转机。信中,王阳明得知父亲的游览之乐,一面“不胜喜慰”,一面也感慨“乐事不常,人生若寄”。他为父亲高兴,也为生命的流逝有些许的感伤。他说古人能顺遂性情,出离红尘,把名利抛开,过淡泊闲适的生活是有原因的,他羡慕这样的生活,也让古稀之年的父亲,不要再操心家族琐事,若能在游乐中颐养天年,真是太庆幸了。
山林清幽,悦目娱心,少尘世之纷扰,扑鼻无浊气,入耳无噪音,父亲此刻的生活,正是王阳明所向往的。阳明一生喜山水之乐,带学生外出时也常讲“孔颜之乐”,他曾说“乐”是圣学的本体,也反复强调“常快乐是真功夫”。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快乐中枢是上各种瘾的根本原因,这从科学上辅证了把“乐”当作圣学本体是有人性依据的。西方伊壁鸠鲁一派主张“快乐是至善”,王阳明则以解放自然天性的快乐为起点,又以高尚至善为归墟。致良知也是找大快乐,是让生命变成欣悦的灵魂的功课。王阳明讲学搞的是以“乐”为本的意术教育,据学生回忆,他“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之间”。每逢月夜,与学生牵臂上山,环龙潭而坐,彻夜欢歌,饮酒赋诗,百十人“歌声振山谷”。
王阳明这种诗化的、审美的教法,重在改变学生的性情,变化气质,随地指点,快乐随心。难怪王阳明的弟子栾惠在《悼阳明先生文》中,用“风月为朋,山水成癖;点瑟回琴,歌咏其侧”来总结其师的一生。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7]更是极力发扬这种“乐”,以活泼、快乐与自然三个观念为讲学宗旨。牟宗三[8]先生曾评价:“这种活泼、快乐与自然是从现实的牵连束缚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功夫,也代表第一阶段的浪漫精神。人须能从现实的牵连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大觉悟,大洒脱。”
龙场大悟后,王阳明正是以大洒脱的状态重返仕途。虽然这封家书里,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诸多牵绊。而所谓“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王阳明是大开大合,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善良出能力,依良知最终建功立业,这正是王阳明的伟大之处。
而正值壮年的王阳明,在这封家书中却也流露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他之所以会说“乐事不常,人生若寄”,大抵是因为一次性的生命,让所有“乐”的背后,都带有不可重复的悲凉吧。
这封家书的后半部分,我们看到的王阳明是一个事事关心的大家长。先把妹妹和妹夫的状况向父亲汇报,又为弟守城的妻子想办法解决容身之地。再询问九弟的病情,兼谈守文和守章两个弟弟的学业问题。他希望父亲不为家事操劳,而自己作为一个掌家的大兄长,便把所有责任扛了过来,事无巨细地为家族每个人的发展殚精竭虑。身在千里之外,也要为家族田地的安置分配献言献策。作为家族顶梁柱,王阳明在家书中不落下任何一人,都要安排妥帖。家族要想兴旺,必得有人如此细致地管理。王阳明有能力,有担当,依良知而行,才换来家族和睦,家业不荒。今天,我们经常听闻有家族成员之间争家产、闹矛盾、打官司的情形,大都是因为家族中缺乏担当、调解之人,各为己私,最后家不成家。
家书中,阳明询问九弟病情时,期望他能清心寡欲,将来也可成为纯良之士,不是非得要做官。谈到守文、守章的学业,阳明说:“男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这还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督促自己要尽到作为长兄的教导之责。既是辛苦命、操心命、又志在成圣的阳明,在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中,时刻践行着忠、孝、仁、义、礼等价值观念,王阳明是儒家角色伦理中的完美样板。
忧国忧民的王阳明,在这封家书中也还是忍不住谈及国事,说到贼患稍平,军队疲惫不堪,流离失所的百姓也愈加贫困,民生凋敝,一言难尽。而朝中却悠然自得,仿佛太平盛世,他感叹面对“妖孽并兴,谗谄日甚”,有识之士能对时局有何指望呢?信中王阳明虽然对当下的局势依旧很悲观,但他个人终于转运了。这年年底,他转升南京太仆寺少卿,用他自己的话说也算“姿位稍崇”了,毕竟入了国家九卿之列。这封家书中职位还没落定的徐爱(曰仁),后来也调升为南京工部员外郎。王阳明和自己这位妹夫,正好同船南下。路途漫长,又隔开了与世俗的联系,两人完全从容宁静地一路论道,徐爱集中记录整理,于是天壤之间有了《传习录》上卷。《传习录》买尽千秋儿女心,徐爱厥功至伟。后人眼中的王阳明,作为百世之师的王阳明,主要是《传习录》中的王阳明。
而这两封家书中的王阳明,尽管有牢骚,想归隐。但这个时期,也是王阳明龙场顿悟后新一轮渐修的开始。官场这个大熔炉,再次成了他的道场,只是这次,他多了几分耐心。卡夫卡曾说:“耐心是应对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平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们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条轨道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地成长。胆怯的自我的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到幼嫩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9]
正因为耐心,王阳明即将开启的,是他大吐光芒的人生下半场。倘若此刻生命戛然而止,凭他前四十年的各种努力,在明朝的大浪淘沙里,只是一个无名小吏而已。日后也就不会有人关心他龙场到底悟了个什么?同样,今天我们也不会带着窥私癖,来看他的家书究竟写了个啥。还好,人生不是半场论输赢。君子穷达以时,王阳明在进入自己的时区后,开启了生命本身的大反转,一切都对上了。(www.chuimin.cn)
【注释】
[1]都下:即京师。阳明写这封家书时,住在京师,任考功清吏司郎中。
[2]稽山:即会稽山,也称茅山,属浙江绍兴,会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大禹陵,是世代祭禹的圣地。
[3]木斋:即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会试时,录取王华的考官正是谢迁。谢迁与刘健、李东阳被当时并称“天下三贤相”,是弘治中兴的重臣。
[4]雪湖:即冯兰,字佩之,号雪湖,也是王阳明老乡。退休回乡后,修建了雪湖别墅,常与王阳明父亲结伴游玩。
[5]刘七:正德年间,组织农民起义的领袖。1510年,他与兄弟刘六,在河北霸州揭竿而起,后转战河南、山东等地。
[6]造册:即编制簿籍。
[7]王艮:原叫王银,王阳明将“银”改为“艮”,字汝止,泰州安丰场人,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开创者。本目不识丁,是个煮盐的灶厨,但阳明对他最为首肯。他听到阳明在江西讲学,以布衣服冠见,第一次以客礼自居,第二次居右,第三次始执弟子礼。反复论难后,艮大服王学“简易直截”,下拜阳明为师。王艮的泰州学派体现了心学把生活思想化的特征,主张“百姓日用即为道”,高呼“出必为帝者师,处则为万世师”,因强调“救时济世”而被称为左派王学,最有名的传人如何心隐、李贽,成为晚明浪漫洪流的近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远源。
[8]牟宗三:字离中,山东栖霞人,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新儒学的集大成者。终生勤勉治学,致力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复兴与更新。著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等等。也曾精研宋明理学,系统梳理过心学脉络,他和师父熊十力都是阳明心学的研究大家。牟先生也研究翻译了康德哲学,是中西汇通的哲学大师。1949年,渡海至台湾,任教台湾师大。1960年离台赴香港大学讲学,后担任新亚书院哲学系主任。牟先生八十大寿时曾云:“他从大学读书以来,六十年只做一件事,即反省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以重开中国哲学的途径。”
[9][奥]卡夫卡,[捷]雅施诺著,赵登荣译,卡夫卡口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88.
有关王阳明家书的文章
时隔三年,徐爱再次应考。落到具体事务上,无论是考试还是升堂断案,干事即是炼心,事上磨炼,心上体认,致良知的功夫不断,方才得力。王阳明开篇告诉徐爱:“若期在必得,以自窘辱,则大惑矣。”跟徐爱讲完上面这套静心息欲的法门后,王阳明还特意强调所有真正致力于做学问的君子,没有不是这样的。王阳明之气魄胆大在战场上历历可见,其心思如发,在体贴学生、接引门人时,一目了然。王阳明得知徐爱先他而去的消息,大哭了三天。......
2023-11-16
“但能立志坚定,随事尽道,不以得失动念,则虽勉习举业,亦自无妨圣贤之学。”“事事无碍”是大境界,其难就难在这个“随事尽道”,心学强调百姓日用即为道,道是无处不在,不是只有追求圣贤之学,才是“上道”。“随事尽道”就是要把万事万物中的道打通。“随事尽道”也屡屡出现于王阳明的各种公文中,他要求部下在具体事里努力做到这一点。随才成就,随缘尽性,随事尽道。......
2023-11-16
男等安居如常,七妹当在八月,身体比常甚佳。至于粮饷之不继,马疋之乏绝,边军之日疲,流氓之愈困,殆有不可胜言者。守诚妻无可寄托,张妹夫只得自行送回。大娘子早晚无人,须搬渠来男处,将就同住。六弟闻已起程,至今尚未见到。今年造册[6],田业之下瘠者,亲戚之寄托者,惟例从刊省,拒绝之为佳。时事如此,为子孙计者,但当遗之以安,田业鲜少,为累终轻耳。因便报安,省侍未期,书毕,不胜瞻恋。......
2023-11-16
通过艰难周旋,此前九次想辞官回家养病的阳明,这次终于奉旨赋闲在家,一待就是六年。常人面对如此大起大落,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大抵是要一蹶不振的,而王阳明却总能转化心境,把握住自己。如今平宁王事后,被各种诬陷,本是含冤赋闲在家的六年,结果却成了阳明一生最畅意而辉煌的六年,是完成超越的六年。现属江西省的地级市。他平日为人和善,阳明念他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再追究他的过错。......
2023-11-16
王阳明这位表弟职务是从九品,属明代最低一级的官职。王阳明开门见山地说:“重矣,勿以进非科第而自轻;荣矣,勿以官卑而自慢。”王阳明的言下之意自然是:不希望表弟你也成为这样自甘堕落的人。这封家书不仅反映了王阳明的义利观,更有荣辱观。王阳明最后又说“夫以良贵为重,举职为荣,则夫人之轻与慢之也,亦于吾何有哉!”纵观王阳明这封家书,既是他对弟弟的期望,其实也是他自己在官场的行事准则。......
2023-11-16
刘宗周把心学浓缩为两字“慎独”,一个人的时候,过滤掉所有思虑,在静中求觉悟,求灵觉。阳明给弟弟们写的多封家书里,不断强调的“诚意”“谦卑”“良知即是独知时”,与这封诗文家书中写的“忠信持谦卑”“慎独乃其基”可谓是一脉相承。阳明的意思其实就是:慎独即是致良知。“从来为己学,慎独乃其基。”可见慎独是直达圣贤之路的一条通道,我们切莫轻易放过。......
2023-11-16
王阳明的行履之路也一直未断异人之路帮助。阳明来这边行履是为了完成这个挪移,把人活着的支点挪移到良知地带。这就是良知修身齐家、良知治国平天下之阳明学的基本理路。阳明是说不尽的,是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文学家,这些合成了一个思想家……熟读《悟真篇》、并按照其要求做工夫的王阳明在道教史上也是个话题。......
2023-11-16
乡人自绍兴来,每得大人书,知祖母康健,伯叔母在余姚皆纳福,弟辈亦平安,儿曹学业有进,种种皆有可喜。三弟所构犹极宏壮,规画得宜,吾虽未及寓目,大略可想而知。求退乞休之疏去已旬余,归与诸弟相乐有日矣。族中诸叔父及诸弟不能尽书,皆可一一道此意。......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