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卞孝萱,等.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2]卞孝萱,等.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3]陈宝琛,等.清实录:宣统政纪.北京:中华书局,1987.[4]陈学恂,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6]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3-11-16
综上所述,有关清末提学使司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就提学使司自身而言,不仅梳理提学使司内部组织、人员资格、省视学制度等,还探讨提学使司对地方政治变迁中的意义,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对提学使司职能活动的影响。就地方教育事业而言,不仅考察宏观层面地方教育的发展概况,也关注督抚、士绅对地方教育的影响,以及地方教育转型对地方社会变迁的影响,不断拓宽了问题讨论的范围。另一方面,从研究取向来看,无论是清末提学使司自身的研究,还是地方教育事业的研究,有采“教育史研究取向”的,有采“政治社会史研究取向”的,也有采“综合性研究取向”的,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这种研究取向的变化,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中社会史、区域史研究的兴起不无关联。
当然,相关成果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研究内容多有重复。从提学使司自身研究来看,大多借助政策文本,复述着提学使司架构、人员资格、省视学制度等,缺乏对提学使司自身实际运作过程、提学使司职能活动开展过程的实证研究。从地方教育事业相关研究来看,不论是梳理地方教育发展概况,还是从督抚、绅士角度谈地方教育发展,多以表格数据、学校个例说明之,缺乏从提学使司的视角具体考察地方教育艰难转型的历程。二是既有研究多关注一省提学使司的情况,缺乏考察全国各省的情况,从而很难把握清末各省提学使司运作与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三是不论何种研究取向的成果,对提学使司在地方教育界是否发挥作用?发挥何种作用?以及提学使司与地方教育事业的关系还十分模糊,缺乏系统具体的实证研究。四是已有研究大多“就行政论行政、就教育论教育”,行政与教育,乃至与教育外部系统被人为割裂。在此视野下,既看不到提学使司与地方教育事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看不到提学使司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转型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史料较为单一。已有研究大都采用中央或地方政策文本,而缺乏挖掘提学使司运作过程、职能活动开展、提学使司推进地方教育事业等方面生动的一手史料。
鉴于以往成果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必要从学理上重思如何研究清末提学使司。这包括如下子问题:研究提学使司应持何种取向?从何种视角考察提学使司?收集何种史料?研究哪些问题?等等。
1.研究取向
清末新政十年,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殊时期,也是各领域矛盾与冲突激增的一个特殊时期。清末提学使司的设立,既有历史因素的长期积淀,还有现实政治改革和地方教育发展需求的直接驱动。在这一时期,作为地方教育领导主体的提学使司,不可能在教育系统内部封闭孤立地运行。因为我们不能忽视,它作为清末省级政权机构重要组成部门的身份标识。可以说,提学使司的运作,不仅需要协调与教育内部系统各种复杂的确定性因素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关系,也要应对与教育外部系统各确定性因素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复杂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学使司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开放的系统。显然,探讨这个课题,有必要采用综合性的研究取向。尽管在已有研究中也有采纳“综合性研究取向”的,但对上述问题关注不够。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清末中国地方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急剧转型的多元背景下,综合考察提学使司的各个方面。
2.研究视角(www.chuimin.cn)
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许多研究者人为将复杂的教育系统分割为教育和行政两块,形成一种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研究思路;已有研究还强调地方教育发展的线性因果关系,比如过分突出督抚、绅士在地方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从而难免出现研究结论的简单性;既有研究多以表格数据为凭,说明地方教育发展的进度,从而凸显了发展的连续性,但遮蔽了清末教育转型历程的多歧性与不确定性。这些被人为简化而显露的缺陷,即为福柯所说的历史的“断裂”[45]。可以说,以往研究视角下,很难认清清末提学使司的丰富面相。鉴于此,本研究拟从“整体贯通”的视角考察提学使司。具体而言,本研究不是仅仅以提学使司为中心的延伸,而是努力回到提学使司的历史现场,将其置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转型的复杂场域,乃至世界近代史的整体联系脉络之中去做贯通式考察,用整体的历史眼光探究提学使司的渊源流变,进而探求其纷繁复杂的史实背后的内在联系。
3.取材范围
在“整体贯通”的视角下,本课题所要收集的史料范围将大大拓宽:不仅要收集提学使司的直接史料,而且要收集清末中央及地方政治、财政、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相关史料;不仅要收集提学使司档案、报刊、行政计划与报告等官方史料,还要收集日记、信件、照片、诗歌、回忆录、时人评论等史料。通过多层面挖掘新史料,试图重现清末提学使司的本相。
4.研究问题
在“整体贯通”的视角下,本课题所要讨论的问题域也将得到拓展:提学使司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转型中是如何建立与生存的?提学使司与地方教育事业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提学使司对民国以后省级教育行政有何影响?可以说,这些关键问题在以往研究中尚未关注。
[1]卞孝萱,等.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2]卞孝萱,等.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3]陈宝琛,等.清实录:宣统政纪.北京:中华书局,1987.[4]陈学恂,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6]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3-11-16
清末,侯鸿鉴在多年江苏省视学工作实践基础上,对如何管理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如何领导与规划地方教育事业等核心问题深有了解,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教育管理思想。由上可知,侯鸿鉴作为“局中人”,善于观察和思考教育行政管理问题,其中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与观点。他认为,作为一省教育管理机关,提学使司应亟须解决如下薄弱环节:首先,注重师范,为地方培植教材。最后,提倡女子教育以立家庭教育之基,并为预备小学教材之用。......
2023-11-16
但是,省级教育视导活动及其制度化探索却在我国早已有之。总的来说,这一制度的颁布标志着省级教育视导正式踏上法制化、规范化的历程。一些省份提学使司便根据本省实际制定了省视学制度。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提学使司于1907年率先出台《江苏省视学暂行章程》。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省级视学制度有如下特点:一是各省自颁相关制度,缺乏全国统一的省视学规程。......
2023-11-16
然而在该书中,编者并未系统考察湖南提学使司整顿与规划地方教育事业的过程、成效及困境。许顺富的《湖南绅士与晚清教育》一文从社会史视角考察了清末湖南士绅对湘省地方教育事业的影响。......
2023-11-16
清末,提学使司、提学使衙门与学务公所之间是何种关系?从学部颁布的《各省学务详细官制及办事权限章程》来看,提学使衙门与学务公所是相分离的。显而易见,提学使衙门与学务公所是两个相对分离的机关,但二者共同构成了一省之提学使司。从实际情况来看,江苏、湖北、安徽等省均分设提学使司衙门和学务公所。由此表明,新疆的学务公所囊括了提学使衙门的职能,二者是糅为一体的。......
2023-11-16
1906年5月13日,清廷任命黄绍箕署理湖北提学使。不久,黄绍箕作为团长,奉学部之命率12位新任提学使及8位随员组成的教育考察团由沪赴东考察日本教育行政及学校情形。1906年12月,黄绍箕正式赴鄂,接印视事。为了解省城学务实况,提学使司非常重视省级视学工作。1908年1月,黄绍箕因劳累成疾,不幸去世。总体来看,黄绍箕任内之湖北提学使司以整顿具体学务为主,且在行政过程中多偏重省城学务,这实为此后湖北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2023-11-16
面对经费短少与应办事宜繁多之间的矛盾,孔祥霖并未选择因噎废食。后经巡抚批准,各属始办各捐以充学款。提学使司对此大加赞许,并详请巡抚批示办理。1908年7月,提学使司出台《整顿各学堂款项并会计庶务章程》,旨在厘清官与绅、会计与庶务、支付与稽核之间的权责。......
2023-11-16
[42]历经两年半,“双轨制”正式废止,提学使司制度便登上了历史舞台,实现了制度的断裂式变迁。回顾提学使司制度的建构历程发现,新制不仅与学部、地方督抚、学政等群体的利益休戚相关,更与传统制度、域外经验、兴学需求等密切关联。提学使司制度的出台打破了教育分权制,转向中央集权制。无疑,提学使司制度对各省督抚的冲击较大。......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