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由细菌、真菌、古细菌和病毒组成。鉴于健康人类中发生的这种广泛变异以及对环境和疾病相关因素的响应,研究者认为失调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的特定改变是因个体而异。比微生物组合物更具信息性的是肠道微生物功能,其具有直接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和其他肠道微生物的潜能。然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肠球菌属细菌的患病率增加,成为肠道中最常见的微生物类型之一。......
2023-11-16
Larsen等人使用主成分分析观察到2型糖尿病患者组和对照组的肠道菌群差异。其他研究报告了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中非依赖于BMI改变,虽然对于2型糖尿病中哪些细菌显著改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常见的结果是产丁酸菌的差异。最近,Forslund等人质疑肠道微生物群中2型糖尿病相关变化是否可以与常用降血糖药物诱导的变化分开。他们发现,之前观察的大部分糖尿病肠道微生物群的差异确实可以用二甲双胍治疗来解释。
最近,Forslund等人质疑肠道微生物群中2型糖尿病相关变化是否可以与常用降血糖药物诱导的变化分开。他们发现,之前观察的大部分糖尿病肠道微生物群的差异确实可以用二甲双胍治疗来解释。没有用到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产生丁酸盐的细菌丰度较少。同时,他们还阐明了先前报道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乳酸杆菌的增加是因为二甲双胍治疗的结果,还观察到二甲双胍治疗的个体在肠道的埃希菌属物种的丰度增加,表明可能导致二甲双胍的不良胃肠道作用。
最近的另一项研究综合了277名丹麦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肠道微生物组和空腹血清代谢组数据,以研究肠道微生物组是否会影响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特征。具有胰岛素抵抗的个体的血清代谢组的特征在于支链氨基酸(BCAA)生物合成的可能性增加和BCAA转运至细菌细胞的可能性降低。发现BCAAs与微生物来源的空腹血清代谢物紧密共存,BCAA合成由少数特定细菌物种驱动(Prevotellacopri和Bacteroidesvulgatus),肠道菌群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升高的支链氨基酸的重要来源。(www.chuimin.cn)
研究特定的细菌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研究的焦点,如黏液定殖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a。有研究发现前驱糖尿病患者前驱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A.muciniphila丰度减少,并表明这种细菌的低丰度可能是葡萄糖耐受不良的生物标志物。在双胞胎中2型糖尿病发病前,观察到A.muciniphila丰度减少。
有关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文章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由细菌、真菌、古细菌和病毒组成。鉴于健康人类中发生的这种广泛变异以及对环境和疾病相关因素的响应,研究者认为失调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的特定改变是因个体而异。比微生物组合物更具信息性的是肠道微生物功能,其具有直接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和其他肠道微生物的潜能。然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肠球菌属细菌的患病率增加,成为肠道中最常见的微生物类型之一。......
2023-11-16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主要病因,第一是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第三原因就是肠道微生物。有研究认为肠道菌群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生成短链脂肪酸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而SCFA的缺乏与2型糖尿病有关。菌群移植治疗的可转移效应为通过膳食纤维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T2DM患者血糖稳态提供了证据。......
2023-11-16
阿尔茨海默症以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是世界范围内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关于AD患者,尤其涉及AD患者患病过程中的肠道微生物失调的研究还比较少。该研究纳入97名50~85岁的受试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33名、AD发病前遗忘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2名、健康对照32名。aMCI组、AD组患者受教育程度与HC组相当,但AD组受教育程度低于aMCI组。与HC组相比,AD患者的抽象功能评分降低,aMCI患者无明显变化。......
2023-11-16
例如,黏膜处的微生物可参与呼吸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肿瘤微环境,而肿瘤内的微生物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包括帮助排出食物中的毒素,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宿主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平衡,这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系。一些微生物结合结肠上皮细胞的E-钙黏蛋白,通过极性的改变或是屏障的破坏,并触发β-联蛋白的活化。宿主和微生物间边界的缺失会导致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级联反应的参与。......
2023-11-16
为了研究汉族肥胖者肠道菌群的改变是否与宿主体内循环代谢物有关,对肥胖组和对照组人群的血清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氨基酸的靶向代谢组学进一步证实了瘦人和肥胖者之间代谢物的差异。综上所述,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特别是肥胖者肠道内拟杆菌属的减少可能与循环中较高的AAA和BCAA浓度有关。以上数据表明,肠道菌群的代谢可能与血清中肥胖相关氨基酸的水平有关。图11-1-3肠道微生物与血清氨基酸的关系......
2023-11-16
激素也十分影响情绪,同时情绪也受到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抑郁症是全世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新的抑郁症相关理论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在这种疾病中起主要作用。所有这些表明,肠道菌群的外部操纵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治疗的潜力。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不同。众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连接大脑至少有3种途径:免疫、神经系统,激素和代谢物。......
2023-11-16
肠—脑轴人体肠道微生物组以多种方式影响人类大脑健康:结构性细菌成分如脂多糖为先天免疫系统提供低级强直性刺激。通过这些不同的机制,肠道微生物塑造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应激反应的结构。菌群在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影响CNS。......
2023-11-16
除疾病的产生与肠道微生物直接相关外,便秘、口臭、口腔溃疡、内分泌失调等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一些毛病也与肠道微生物的失衡相关。大家熟知的益生菌和就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酸奶就是通过益生菌发酵生产的,不仅有助于改善体重,对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症、高血压等都有缓解作用。......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