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一些患者中,IBD不能明确地归类为UC或CD。表6-1-1IBD的治疗进展目前的疾病分类系统包括解剖学特征、临床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和症状表现。过度炎症表型和免疫缺陷表型均与IBD发病风险相关。......
2023-11-16
胎儿及婴幼儿时期的细菌定植在塑造后天的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早期的一些内外因素与日后患IBD风险有密切联系。本研究主要对IBD孕产妇在怀孕期间,其所产婴儿的菌群变化进行探究。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了怀孕妇女(患有IBD和不患有IBD)与其婴儿肠道菌群结构上的变化。通过探究早期妇女IBD诊断、分娩方式、抗生素使用以及喂养习惯来评估这些外在因素对菌群结构的影响;此外,采用无菌小鼠分别接种IBD孕产妇及其婴儿粪便样本,检测小鼠肠道中先天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估IBD孕产妇及其婴儿肠道菌群对于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患有IBD的产妇及其婴儿表现出更低水平的细菌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相比于非IBD个体);母体IBD情况是婴儿菌群多样性(7、14、30、60、90天)的主要预测因子;具体来看,IBD孕妇所产婴儿表现出高丰度的Gammaproteo bacteria,以及低丰度的Bifidobacteria。无菌小鼠接种了妊娠阶段后期IBD产妇和她们90天大的婴儿粪便样本后,其菌群多样性显著下降,并伴随着记忆转换型B细胞以及结肠处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显著降低。主要结论为IBD产妇怀孕期间菌群结构呈持续异常状态,并诱使其胎儿粪便中的细菌多样性和丰度显著改变;而这些紊乱的菌群则触发了无菌小鼠肠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图6-2-1 试验流程图(www.chuimin.cn)
注:孕妇患有IBD(红色)和未患IBD(蓝色)为受试者,分别收集妊娠前中后期粪便样本和唾液样本,并进行临床及产科病史分析。分娩后,连续采集不同时间点婴儿粪便样本进行元分析。选取母婴配对粪便样本并接种于6~8周龄的野生型无菌小鼠进行免疫表型分析。
本研究包括了200例来自于胎便研究组的受试者,其中孕妇121例(40例患有IBD),婴儿79例(其中26例产自于IBD孕妇),总共73对母子二人组。根据IBD情况结合孕妇年龄、胎龄、妊娠并发症、辅助生殖技术应用方式、怀孕及分娩期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因素,将孕妇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均匀分布。患有IBD的母亲,其数据更接近Jewish(P=0.008)和Nulliparous(P=0.024)。绝大多数患有IBD的孕妇(70.0%)呈现不活跃的疾病表征,且发作症状大多是轻微的。CD(克罗恩病)患者相比于UC(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更高频的肠切除术历史(P=0.02),表现出药物治疗下的差异。除了一部分较大比例的男婴是IBD妇女所产(P=0.013),其他诸如早产、低出生体重或出生后使用了抗生素或益生菌等占比在不同群体中是接近的。
有关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文章
然而,在一些患者中,IBD不能明确地归类为UC或CD。表6-1-1IBD的治疗进展目前的疾病分类系统包括解剖学特征、临床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和症状表现。过度炎症表型和免疫缺陷表型均与IBD发病风险相关。......
2023-11-16
Larsen等人使用主成分分析观察到2型糖尿病患者组和对照组的肠道菌群差异。没有用到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产生丁酸盐的细菌丰度较少。最近的另一项研究综合了277名丹麦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肠道微生物组和空腹血清代谢组数据,以研究肠道微生物组是否会影响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特征。研究特定的细菌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研究的焦点,如黏液定殖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a。......
2023-11-16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主要病因,第一是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第三原因就是肠道微生物。有研究认为肠道菌群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生成短链脂肪酸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而SCFA的缺乏与2型糖尿病有关。菌群移植治疗的可转移效应为通过膳食纤维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T2DM患者血糖稳态提供了证据。......
2023-11-16
为了研究汉族肥胖者肠道菌群的改变是否与宿主体内循环代谢物有关,对肥胖组和对照组人群的血清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氨基酸的靶向代谢组学进一步证实了瘦人和肥胖者之间代谢物的差异。综上所述,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特别是肥胖者肠道内拟杆菌属的减少可能与循环中较高的AAA和BCAA浓度有关。以上数据表明,肠道菌群的代谢可能与血清中肥胖相关氨基酸的水平有关。图11-1-3肠道微生物与血清氨基酸的关系......
2023-11-16
目前,肠道微生物群与CAD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因为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等,不仅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和胆固醇水平,而且还会影响的饮食,这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和全身胆固醇水平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胆汁酸比值可能与高胆固醇血症和CAD的发生有关。......
2023-11-16
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由细菌、真菌、古细菌和病毒组成。鉴于健康人类中发生的这种广泛变异以及对环境和疾病相关因素的响应,研究者认为失调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的特定改变是因个体而异。比微生物组合物更具信息性的是肠道微生物功能,其具有直接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和其他肠道微生物的潜能。然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肠球菌属细菌的患病率增加,成为肠道中最常见的微生物类型之一。......
2023-11-16
阿尔茨海默症以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是世界范围内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关于AD患者,尤其涉及AD患者患病过程中的肠道微生物失调的研究还比较少。该研究纳入97名50~85岁的受试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33名、AD发病前遗忘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2名、健康对照32名。aMCI组、AD组患者受教育程度与HC组相当,但AD组受教育程度低于aMCI组。与HC组相比,AD患者的抽象功能评分降低,aMCI患者无明显变化。......
2023-11-16
由于常见的非细菌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并不是众所周知的,将在本节中专门关注细菌肠道微生物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在这里,将介绍肠道微生物如何促进肝癌的发展,重点是肠道微生物在不同疾病阶段和机制的改变,它有助于疾病的进展和肝癌的发展。急性和慢性肝病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肠道屏障功能有主要影响,分别导致肠道失调和肠道渗漏。同样,一些研究已经证明肠道微生物在肝病的早期阶段以及动物模型的改变。......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