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交通条件近年来逐步得到改善,但仍然影响了外来车辆的进入,区域内有些干线和支线公路无法无缝对接景区,景点分散且景点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梅山地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塑造。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梅山地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状态,导致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不平衡。旅游专业人才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梅山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2023-11-16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图2-19、图2-20)旅游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认知程度和对梅山文化的了解程度整体偏低。62%的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较为模糊,只了解一点点梅山地区生态旅游的情况;21%的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一点都不了解,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共计占17%。对于梅山文化,超过一半的旅游者不了解,只有21%的旅游者熟知。大部分的旅游者在游览完与梅山文化相关的景区后,对梅山文化的认知度有所提高,但对梅山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深刻内涵仍缺乏清晰的感知和全面的理解,在旅游开发时应加强梅山文化的展示和宣传,通过增加动态体验活动环节,提高旅游项目的参与性,从而增强旅游者对梅山文化的认知。
图2-19 旅游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认知度
图2-20 旅游者对梅山文化的认知度
大部分的旅游者具有表层的生态意识和一定的环境责任感,能够自我约束,但对生态旅游方面的认识较浅薄,旅游行为仍类似于大众旅游者。如在评价自身旅游活动是否属于生态旅游时(图2-21),只有一半的旅游者觉得自身的旅游活动属于生态旅游;24%的旅游者不清楚自身的旅游活动是否属于生态旅游,25%的旅游者则明确表示自身的旅游活动不属于生态旅游。此外,42%的旅游者认为到梅山主要是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图2-22);12%的旅游者认为梅山的生态旅游和其他大众旅游无区别;27%的旅游者认为生态旅游能促进经济发展,能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机会;19%的旅游者认为生态旅游不仅应满足游客游览的需求,还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物古迹等,梅山地区旅游开发和管理应朝可持续方向发展。
图2-21 旅游者评价自身活动是否为生态旅游
图2-22 旅游者对发展生态旅游目的的认知
(2)生态旅游评价分析(www.chuimin.cn)
根据旅游者对梅山地区旅游资源印象调查图(图2-23)可知,43%的旅游者印象最深的是自然风景;36%的旅游者对文物古迹的印象最深;对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科普探险印象深刻的分别占30%、28%、7%;6%的游客对特色食品等其他资源印象深刻。具体到对旅游景点的印象时(图2-24),62.3%的旅游者认为紫鹊界梯田给人印象最深;43.7%的旅游者认为大熊山森林公园及蚩尤文化旅游景区环境最好;41.6%的旅游者选茶马古道及高城马帮。这三个景点均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喜爱和认可。
其他排名前十位的景点按印象深刻度依次为梅山龙宫(31.2%)、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22.4%)、油溪河景区及漂流(21.2%)、奉家古桃花源(15.3%)、中国梅山文化园(12.5%)、茶文化及黑茶制作技艺(11.3%)、永锡桥等梅山地区风雨桥(10.1%)。十个景点中,人文景点六个,自然景点四个,知名度最高为紫鹊界梯田及正龙古村。
图2-23 旅游者对梅山地区旅游资源印象调查
图2-24 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印象调查
从统计结果看,梅山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梅山文化资源有较大知名度。在梅山地区生态旅游过程中,虽然其自然旅游资源景点质量较高,但多数旅游者对其人文旅游资源和景点有较深、较好的印象,人文旅游景点的美誉度、认可度较高。由此可针对人文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底蕴,增加多样文化体验项目等,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扩大其生态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图2-25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环境评价
由梅山地区生态旅游环境评价图(图2-25)显示:64%的旅游者认为梅山地区生态环境好;31%的旅游者认为旅游环境一般;5%的旅游者认为环境不好。大部分旅游者认为梅山环境较好。81%的旅游者同时认为仍有必要完善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特别是交通、住宿等基本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梅山文化宣传力度和旅游项目的参与性、体验性,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
有关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文章
虽然交通条件近年来逐步得到改善,但仍然影响了外来车辆的进入,区域内有些干线和支线公路无法无缝对接景区,景点分散且景点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梅山地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塑造。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梅山地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状态,导致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不平衡。旅游专业人才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梅山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2023-11-16
北宋朝廷为强化统治、安定民心,命朝臣章惇“开梅山”,对梅山地区分而治之,分属不同州府管辖。梅山地区自此被正式纳入中央版图。大批学者结合史料和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地域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广义的梅山地区,指受梅山文化影响的区域。根据获得文献资料的客观性和数据资料的可行性,本书研究的梅山地区是指梅山的核心区域,即安化县和新化县。......
2023-11-16
笔者将针对梅山地区的生态旅游理解为在生态学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它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梅山地区自然环境为舞台,以梅山文化为内涵,以享受大自然,以了解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和环境保护为标志性特征,使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机构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新型旅游。......
2023-11-16
收入增加,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根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发布的全省有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湖南省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03元,比2016年增长9.4%,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534元,比2016年增长约8.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6元,比2016年增长约8.4%。2016年湖南省产业结构比为11.5∶42.2∶46.3,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37.0%和58.2%,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23-11-16
目前,梅山文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⑤梅山文化发展研究。⑧梅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对于梅山地区旅游资源和开发的研究而言,对梅山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更少。综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将生态旅游学与景观生态学结合,运用RS、GIS研究梅山地区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用尚属空白。......
2023-11-16
自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被正式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进入21世纪,生态旅游的大部分研究者对理论的研究有所减少,更多地转向对具体操作和实践发展的研究。从1996年开始,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数量呈现了稳定的增长。景观生态学也作为研究方法被引入生态旅游研究之中。但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③对人文生态旅游的研究涉及较少。......
2023-11-16
2016年梅山境内新化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53亿元,同比增长25.06%。梅山地区的旅游开发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实证研究;梅山地区的旅游规划需要在更宏观的区域尺度进行景观的综合考虑和布局,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它是梅山地区景观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本书研究的出发点。......
2023-11-16
国际生态旅游需求旺盛,中国的生态旅游也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增值、高就业、高创汇、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类,由此可以推算中国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之旺盛。湖南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发展生态旅游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2016年,湖南省旅游总收入达4707.4亿元,占全省GDP的15%。......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