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中国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摘要】:与此同时,中国的生态旅游也发展迅猛。从1982年在张家界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到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家一直强调“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全过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旅游业新格局”。从生态旅游概念的引入到生态旅游模式的推广,从1995年中国首届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的召开到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的举办,中国生态旅游在三十余年间发生了质的改变。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进步以及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城市化等人类活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幅度和规模改变着自然环境,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兴起的。对于旅游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忽略的问题。一方面,高度的城市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向往和依恋,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到优美静谧的环境中放松身心,亲近自然成为人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游客对旅游的价值观念取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方式,而生态旅游恰好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相比传统的旅游方式而言,生态旅游强调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在保持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完整性的同时,主张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利益平衡和共享的目标,因此受到旅游者、旅游开发地的政府和居民的共同青睐。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据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有20%~25%的年增长率,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

与此同时,中国的生态旅游也发展迅猛。一方面,国家大力支持生态旅游的发展。从1982年在张家界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到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家一直强调“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全过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旅游业新格局”。另一方面,学术界积极地进行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探讨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从生态旅游概念的引入到生态旅游模式的推广,从1995年中国首届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的召开到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的举办,中国生态旅游在三十余年间发生了质的改变。(www.chuimin.cn)

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景观生态学被引入到了生态旅游学的研究中。作为一门连接自然生态科学人文地理科学的边缘学科,景观生态学所强调的生态内涵与生态旅游一致,注重人为活动干扰对景观格局、功能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景观生态学不仅在研究内容上与生态旅游有共同点,而且其所运用的生态平衡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生态旅游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有机融合,借鉴景观生态学通俗、简明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和较为成熟的景观格局指标体系,应用3S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方法对生态旅游区进行景观格局现状分析、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景观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