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足球体制改革新动态报告

中国足球体制改革新动态报告

【摘要】:中国足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过去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这使足协的办事效率、组织协调能力受到严重制约。上述举措目的在于增强俱乐部的自主权,进一步推动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发展。此次《意见》是对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涉及的校园足球改革的具体补充。

1.《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主持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出台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中国足球体制改革的总体趋势,同时也是自1992年“红山口会议”之后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是中国足球史、体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次《方案》共有50条改革细则,涉及足球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足球俱乐部、职业联赛体制、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中国国家足球队和大众足球等,每一条细则都直指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症结,彰显出中国领导人对于足球改革的决心。

《方案》涉及的内容虽多,但是其改革意图十分明显,改革方向十分清晰。《方案》的核心要点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提出“三步走”战略。此次改革给人最深刻印象的是“三步走”战略,具体而言,在短期,改善足球文化环境,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中期,让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回世界一流强队;在远期,申办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进入世界强队行列。

第二,优化足协管理体系。中国足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过去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这使足协的办事效率、组织协调能力受到严重制约。此次改革,针对过去足球体制过度行政化的弊病,按照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原则调整组建中国足球协会,使之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真正落实办管分离。

第三,改革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和运营模式。主要措施包括优化俱乐部的股权结构、人才结构、制度规范,推动俱乐部的地域化,积极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上述举措目的在于增强俱乐部的自主权,进一步推动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发展。目前,中国足球俱乐部大多采用企业冠名,其风险在于,一旦企业投资人发生变更,不仅是球队的名字,甚至是球队驻地都会发生变化,而放眼世界其他成熟的体育联赛,俱乐部名称多采用中立名称。同时,驻地一般会长期稳定在一个城市,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城市体育文化和球迷群体,从长期来看,也有助于俱乐部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中国足球的发展仅仅关注国家队、俱乐部层面是不够的,在长期,必须不断有青年才俊为中国足球提供新鲜血液,中国足球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而校园足球的推广正是从根源上尝试解决中国足球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在发展校园足球的改革细则中,特别提出要增强家长、社会对于足球的认同感,并且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程的教学管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分析,此举一方面缓解了家长对于孩子安全、升学以及就业的顾虑,另一方面,也让喜欢足球的孩子未来的出路更加多元化、更加有保障。

第五,完善投入机制,主要包括成立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加强足球产业开发、加大中国足球协会市场开发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发展足球等等。此举与去行政化措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因为,去行政化后,若要完全摆脱政府占主导的财政支持形式,依靠俱乐部自身的力量持续发展,必须使俱乐部在完善的投融资制度体系中,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新的盈利方式、吸引社会资金。

中国足球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如今面对重重困境,中国足球的确需要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提出彰显了国家领导层对中国足球的重视,也让国人又一次看到了希望,但足球改革之路任重道远,足球强国的实现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中国足球体制改革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www.chuimin.cn)

2.《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

2015年7月22日,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不到半年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六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和《方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

《意见》首先明确了2025年建设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0个左右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等目标。根据《意见》,校园足球的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青少年广泛参与、运动水平持续提升、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基础条件保障有力、文化氛围蓬勃向上的中国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四个具体目标是: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教学改革更加深入、竞赛体系更加完善、条件保障更加有力。

在普及程度大幅提升这项目标之下,更具体的目标是:支持建设2万所左右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万所。重点建设200个左右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条件保障更加有力这项目标之下,还有“完成5万名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兼职教师的一轮培训”的内容。

《意见》指出,发展校园足球的重点任务有五项,分别是: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深化足球教学改革、加强足球课外锻炼训练、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畅通优秀足球苗子的成长通道。其中提到,以普及校园足球示范带动校园田径、篮球、排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此外,还有“从小学3年级以上到初、高中学校,要组织班级、年级联赛,开展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竞赛交流活动”“高校足球竞赛成绩要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等内容。

《意见》还提出了发展校园足球的几大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场地设施条件、健全学生参与足球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完善安全保险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其中提到,“要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获得良好的特长发展环境。研究完善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管理办法和招生政策,增加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此次《意见》是对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涉及的校园足球改革的具体补充。从体制机制到发展模式再到具体措施,《意见》为校园足球的发展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