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19年体育产业与足球产业发展分析

2019年体育产业与足球产业发展分析

【摘要】: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提出截止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2018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的共有383个项目,拟融资金额1682亿元,拉动投资3528亿元。

1.体育产业政策环境

2017—2018年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缓冲时期,2017年我国颁布的体育产业政策主要是在前几年政策基础上对部分细分行业追加具体政策。为了更好地执行和落实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2016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研究制定了一些具体体育运动分类的规划,如《击剑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击剑产业在竞技比赛、培训、健身消费等方面的发展,规划的重点在于使体育产业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竞技体育是项目体育产业发展的龙头,对全行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目的在于通过国家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奖牌荣誉,从而带动行业的发展。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专门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出台的指导性文件。《指导意见》的核心目的是完善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提出截止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空间,扩大体育市场需求。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提出注重体育健身效果,明确体育健身方案。[6]2017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提出到2017年底,自行车赛事带动各类消费超过200亿元。2018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卫生计生委、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表示从2018—2020年,我国自行车运动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500亿元,各级各个类别体育赛事活动达到5000场,该政策颁布和实施对我国自行车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表示我国应积极推进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到2025年,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总规模达到2万亿元,基本形成产品丰富、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发展均衡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系。如表1-1所示:

表1-1 2017—2018年相关体育政策

续 表

续 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相关网络资料整理。

2.体育产业经济环境

2017年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处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状态。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门槛,比上一年增长6.9%,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接近60%。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经济增长超出预期,由此证明我国的宏观调控精准有效,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从产业结构来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创新创业、新零售等带动服务业转型,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7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位于“三驾马车”之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2017年网上消费的增长速度明显提升,特别是网上服务消费增速更快,为消费增长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使消费增长的牵引力更强。

2018年上半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从上半年数据来看,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转型升级效果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表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提升,2018年上半年是6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说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在继续巩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7.2%,体育健身活动增长了39.3%。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的规模在不断增长,发展速度高于GDP的增长,因此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具有成为支撑GDP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的潜力。(www.chuimin.cn)

2018年7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联合发布了《2018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此次合作的目的是建立“体银协作机制”,为选择优秀的体育产业项目提供招商和融资服务。进入2018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的共有383个项目,拟融资金额1682亿元,拉动投资3528亿元。从不同行业角度看我国体育产业投入力度之大,未来体育产业伴随着居民消费增长和政府企业的大力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增长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3.体育产业消费环境

2017年我国体育服务业的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增速均超过20%,而一些特殊项目如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新的热点。2017年我国的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0个百分点。

年轻一代的体育消费方式在不断变化,年轻消费群体主要的娱乐平台正从传统有线电视向无线移动设备转移。例如:2016—2017赛季欧洲五大足球联赛的传统有线电视与在线观众人数,35周岁以下的有线电视的观众只有17%,而同一年龄段线上观众占到了45%。由此可见,未来体育产业面对年轻消费者,更加需要通过数字设备来提供体育消费服务。

目前我国人均体育消费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近几年的体育消费市场业态在不断更新,体育消费已经不再局限于体育用品消费,而逐渐转向体育服务消费,例如体验以及虚拟产品等体育娱乐性和体育观赏性消费。消费者对于新型体育运动的消费需求增强,骑行游泳、垂钓等运动项目受到追捧,满足特定人群个性化需求的运动项目正逐渐成为热潮,小众消费大众化,差异化与专业定制化服务需求开始出现。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类以及马拉松运动,山地户外运动,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和航空运动,体育旅游,体育彩票等是近几年的热点体育消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