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教学研究成果发布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教学研究成果发布

【摘要】: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变革,学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在立足本校特色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改革,对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才需求,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下,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于高端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变革,学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在立足本校特色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改革,对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才需求,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专业设置要对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专业是将学校和行业企业连接起来的重要纽带,是学校实现育人功能的基本前提。人工智能时代下,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企业和就业岗位,同时,一些传统的企业和行业逐渐消失。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能够很好地对接产业结构的变化。

首先,新的专业领域将会出现大量人才缺口。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950万人,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行业人才缺口450万人。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新增专业,将特色专业与AI技术相融合,打造出一批具有强劲优势的“AI+”专业,如智能授导系统理论与技术、机器人驾驭、人工智能与教育游戏开发、智慧物流园、智慧仓储管理系统等。通过对“2018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数据检索”,以“智能”“机器人”为关键词搜索专业,共有7个带“智能”的专业,分别是建筑智能化工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智能产品开发、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应用和汽车智能技术;1个带“机器人”的专业,为工业机器人技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职校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8年度增补“储能材料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和“水净化与安全技术”3个专业,自2019年执行。其中,虚拟现实专业就是由于虚拟技术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而开设的,该专业将和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结合,从而培养足够数量的虚拟现实人才来应对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需求。

其次,智能化生产系统逐渐成为企业的主流生产方,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要想顺利完成工作,必须掌握完整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鉴于此,院校要将部分专业进行融合、交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从而有效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除此之外,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将不再需要人工操作,相应的岗位将被淘汰。因此,相应的专业应该缩减规模或者升级,并且对于已经过时的专业学校应分批次地撤掉。(www.chuimin.cn)

(二)课程建设要基于智能化生产需求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时代下,智能化生产方式给工作系统带来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模糊了工作过程中的分工界限、淡化了人才结构的分层现象、颠覆了产销研服分离的传统。基于此,首先,课程开发要采用工作系统分析法,应基于完整工作过程,对智能化生产系统中的工作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把工作者需要执行的整个工作系统或工作流程作为分析对象,以此来开发和设置课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应对复杂工作任务的整体能力。其次,课程结构要基于智能化生产进行整合,既包括专业领域内课程的横向整合、同一专业领域内或同一门课程的纵向整合,也包括不同专业领域课程的跨界整合。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化生产体系,课程结构应统筹各专业、各学科、各年级的课程,不仅要发挥各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课程间综合育人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除此之外,课程内容应将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同时增设AI课程,以及与AI相关的深度学习、混合智能、数据挖掘等课程,并且融入隐私、安全和伦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切实有效地提高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

(三)师资建设要服务于高端人才的培养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职校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于高端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重视人才引进。学校要积极引进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聘请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专家,引进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能工巧匠,打造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教学团队。其次,要重视师资的培训。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框架体系中,既包含专业大类的“职业相关领域模块”“跨专业领域模块”,还包含“公共通识领域模块”。在“公共通识领域模块”中,不仅包含项目教育教学法的培训,还包括创新创业的培训内容。教师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学校可以选送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定期让教师去企业培训,或者请企业的师傅来给教师做一些相关培训,从而增强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以便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传授。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院校的兼职教师,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的人工智能技术专业实践提高有效的指导,还丰富了院校教师的多样性,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打造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及时跟踪技术动态,掌握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