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子管计算机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教学中初现成果

电子管计算机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教学中初现成果

【摘要】:1946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的莫里斯·威尔克斯带来一份冯·诺依曼一年前发表的长篇报告《关于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草案》,威尔克斯如获至宝。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以EDSAC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1952年底,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自己的大型计算机IBM701,成为第一代批量生产的电子管计算机。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电子计算机充分显示了它的潜在威力。

1946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的莫里斯·威尔克斯带来一份冯·诺依曼一年前发表的长篇报告《关于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草案》,威尔克斯如获至宝。由于那时还没有复印机,而来人次日又要走,他连夜挑灯夜读,并做了详尽的笔记。对威尔克斯来说,此文是大旱中盼来的甘霖,原来他一直在为剑桥大学的计算机研制操心,作为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剑桥大学当然不会置身于新兴的计算机热潮之外。1937年10月,剑桥大学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剑桥数学实验室”,开发新型差分分析机,但是成员们已经意识到新的发展方向,威尔克斯当时就是唯一的全职研究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离开学校去做别的科研项目,1945年9月,威尔克斯重新回到剑桥,担任“剑桥数学实验室”的主任,重操旧业,负责计算机的研制。

威尔克斯早就风闻美国同行在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大有进展,这回读到冯·诺依曼的大作,真是大开眼界。这年夏天,他去美国参加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举办的有关电脑的系列讲座,了解了“爱尼亚克”(即“埃尼阿克”)和新一代计算机的详情。在会上,威尔克斯就雄心勃勃,要建造一台剑桥大学自己的计算机。

威尔克斯知道经过两次大战,英国已经元气大伤,百废待兴,科研经费非常紧张,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有几十万美元的投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利用现有的条件,不能四面出击,而是集中解决存储程序的问题,只要攻克这一难题后面的事情就好做多了。

威尔克斯另辟蹊径,想到用水银传声延迟线来存储。他设计出一个存储器,由16根钢管组成,每根管子能够存储32个17位字长的字。他给自己将要诞生的计算机起名为电子延迟存储自动电子计算器(Electronic Delay Strange Automatic Calculetor),简称“爱达赛克”(EDSAC),表明他的基本思想来自冯·诺依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有了基本的设计思想,但是要制造一台计算机还需要资金和人手。正在威尔克斯犯愁的时候,一家叫作里昂的大公司找上门来。里昂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有员工3.3万人,每天向全国几百家零售店和咖啡馆供货,账务处理不胜其烦,250多台老式计算器根本忙不过来,一直希望找一台能够快速算账的自动计算机。当听说剑桥大学正在研制这种机器时,就乐颠颠地跑来给了“剑桥数学实验室”一笔3000英镑的资助,并把公司里出色的技师借调过来。另外一位专家也加入进来,并在设计上提出一些新的建议。这个研制工作顺利展开了,最后的设计方案也很快出台了。让威尔克斯大吃一惊的是,他的“爱达赛克”竟然比当初设想的要大5倍。更让威尔克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投资要100万美元。比“爱尼亚克”还要多1倍多。显然,里昂公司的3000英镑是杯水车薪,好在英国政府的研究机构和全国重点大学基金委员会答应投资,“爱达赛克”终于在1949年5月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实际运行的存储程序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承“爱尼阿克”而来,又凝聚着冯·诺依曼等人设想的机器,就是后来所有电脑的真正原型和范本,它是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以EDSAC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整台机器有5个基本组成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器和输出器。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电子管,存储器采用电子管和延迟线。这一代计算机在控制上的特点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一切操作,包括输入、输出在内都由中央处理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总称)集中控制。由于制造和使用费用极高,当时计算机只有用于军事目的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计算。(www.chuimin.cn)

1951年,冯·诺依曼担任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顾问,并开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1952年底,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自己的大型计算机IBM701,成为第一代批量生产的电子管计算机。从此,计算机走上了工业生产的阶段。

当所有公司都在大型计算机领域进行竞争时,IBM公司最先发现,大型机受到价格的局限,大量的用户既希望订货又因其价格昂贵而举足不前。IBM公司果断决定要大批量生产,大范围推广应用IBM650小型机。IBM650价格比较便宜,使用方便,几年间其销售量达到几千台,成为第一代计算机中行销最广的计算机。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电子计算机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苏联、法国、荷兰等国家相继研制出自己的第一代计算机。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电子计算机充分显示了它的潜在威力。在天气预报方面,由于天气预报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原有的依靠人的计算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数据处理量的增长。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使数值气象预报成为现实。24小时天气预报付诸实施,这是天气预报的一场革命。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数学模型的改进,预报范围不断扩大,精确度不断提高。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设计超音速的飞行器也需要大量的数据,从而使电子计算机在飞机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应用。电子计算机主要用来进行飞行器结构设计、空气动力学的计算以及进行人造地球卫星与运载火箭轨迹的计算等。1958年,我国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自动监视内燃机车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同年,中国科学院制成我国第一台大型、快速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两千次。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电子管,耗电量大、易损坏、体积大、寿命短,往往会使计算机由于故障频繁而无法使用,电子计算机获得的成功却被电子管自身的弊病抵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