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摘要】:以实践概念为主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重视和弘扬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唯物辩证地阐释了人的主体性。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是依赖于计算机语言,无论从行为还是语言上都是如此。

以实践概念为主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重视和弘扬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唯物辩证地阐释了人的主体性。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从马克思对于人的多个解释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当然也包括将来出现的强人工智能机器人。“一个激情的存在物”便是最有力的独家存在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另外一种生物或者产物可以取代人的地位,这个世界没有办法离开人独自存在。“科学技术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工具”,所以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务必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而包括科技本身在内的任何科技产物都只能是客体。若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颠倒了人和科技的主客关系,会使人在强大的科技力量面前唯命是从,不但妨碍人们正确地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还会误导人们对科学技术消极影响的源头把握。

人工智能作为科技界的一大新兴产物,在未来的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都可能长期占据着科技板块的新闻头条,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作为这个世界的绝对主体——人,我们要真正地使人工智能技术社会协调发展,使其长期地造福于人类,并要以人的合理需求为限度,发展以人为中心的技术,还要始终坚持人工智能技术最高发展原则——以人为本。

(二)让程序语言融入哲学思想(www.chuimin.cn)

技术缺陷和滥用是一种非常接近人类真实生活的风险。从技术角度看,计算机病毒足以破坏现代人的正常生活。我们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智能机器人的谋杀,其中包含两种,一种是机器人控制,一种是杀手级机器人遥控器。机器人只是一个工具,所以它所做的一切都应该由操作者来承担责任,但如果单纯是控制失误,那么涉及的就是计算机能力的问题了。

艾提克森认为,无法防止机器人的恶化,原因之一就是包括好的和坏的人都可以利用技术。就如我们担心人工智能的另一种发展途径一样,随着计算机的小型化以及芯片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人员在人工智能领域都把注意力放在人机结合上,简单来说就是把芯片植入人脑。随着植入芯片的不断高阶化,人脑与芯片互相支持,谁主谁从很难判断。这条路对于人工智能发展可能是一条捷径,但也极具风险。首先出现的便是公正问题——谁能够植入芯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即写芯片程序的人可以控制任何被植入芯片的人,如果程序是负面的,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技术滥用的问题,我们把它交予科学家道德法律来解决。而技术缺陷造成的风险则需要我们从目前的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做起。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是依赖于计算机语言,无论从行为还是语言上都是如此。可就目前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而言,编程时所产生的各种漏洞都为人工智能将来的工作和社会融入埋下了负面的种子。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我们的编程语言,让程序语言融入哲学思想,让人工智能机器人越来越人性化地为人类服务,制造出更加自由、更加理性、更加有尊严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