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宁波慈溪会馆:中国历史古县城

宁波慈溪会馆:中国历史古县城

【摘要】:原宁波裁缝垄断的成衣会馆——浙慈会馆也于去年扩建金鱼池小区时被全部拆除。要说宁波各会馆,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慈溪会馆和镇海会馆。很多宁波会馆的房子已经见不到了,为了保存宁波会馆的活化石——慈溪会馆的模样,笔者抓紧时间赶赴小甜水井,立即将慈溪会馆几个院子的外貌照了下来,留作纪念,以便让大家知道这里曾经有过盛极一时的慈溪会馆。

徐祖光

宁波在北京的会馆,极盛时曾多达13处。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只剩下两处,即小甜水井的慈溪会馆和东琉璃厂的姚江会馆。原宁波裁缝垄断的成衣会馆——浙慈会馆也于去年扩建金鱼池小区时被全部拆除。

要说宁波各会馆,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慈溪会馆和镇海会馆。根据能查到的资料,明嘉靖年间,小甜水井即有慈溪会馆和镇海会馆。但镇海会馆连同宁波会馆和鄞县会馆早于50年代末就被北京市征用拆除,盖起了红霞公寓。在小甜水井硕果仅存的只有慈溪会馆。

提起慈溪,也足够我们宁波人自豪的,因为慈溪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之邦,人才辈出,这与慈溪崇尚教育密不可分。公元984年(北宋雍熙元年)慈溪即建有县学。1048年(北宋庆历八年),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还特地写了一篇《慈溪县建学记》。前年笔者还专程去慈城参观文庙,看到文庙还在修缮,碑石保存完好,深感欣慰。南宋时,慈溪又创办了慈湖书院、石坡书院、海隅书院。元时有杜洲书院、宝峰书院。明代有宝阴书院、东泉书院、西溪书院和屿湖书院。有不少书院都是饱学之士致仕后在家乡办学以激励后人。如1488年(明弘治元年)进士姚镆,从尚书官位上告老还乡后,即在家乡办了东泉书院(东泉为姚镇的号)。至于启蒙的私塾则更是遍布慈溪的城乡。明代宁波共有进士977人,而慈溪即达244人;清代宁波共有进士298名,而慈溪就占111名。明、清两朝慈溪共有三鼎甲6名,其中状元就有2名。至今慈溪还存有状元府。

由于慈溪崇尚教育,进京赶考的举子就多,因而在北京建立供赶考举子住宿的试馆也应运而生。慈溪选择离贡院较近的小甜水井建立会馆也就不足为奇了。慈溪会馆原只有胡同路南9号一个院子,共有房屋36间。后由于不敷需耍,又陆续将院子东边紧挨着的10号、10号甲、大纱帽胡同5号三个院子买了下来,增加了60间房间,共计96间,形成了由大纱帽胡同西口直至小甜水井中段四个大院连成一排的慈溪会馆。另外还在兵马司中街4号和兵马司后街29号置有房产共38间。由此可见过去慈溪会馆人才济济、财力雄厚。新中国成立时,慈溪会馆办公的9号院的门洞里还挂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榜眼杨九腕和康熙三十六年(1697)探花姜宸英两块牌匾,好不风光。(www.chuimin.cn)

根据资料,1947年慈溪会馆的董事长为沈芭舫,副董事长为陆观甫.文书董事为郑味兰,会计董事为童佐良,庶务董事为张伯蘅、沈兆熊,监察董事为王成柏。除董事长、副董事长另有住处外,其余5名董事均住在9号院。住在慈溪会馆各院里的住户,过去都是慈溪同乡。据1953年的同乡录记载,共有同乡33名主要从事教育、财经、建筑、西服、国药事业。庶务沈兆熊原为建筑师,新中国成立后,当过华北工业大学教授和副校长。

笔者曾多次走访小甜水井9号、10号等院落,考察各院房屋及住户情况,当然过去门洞里悬挂的以便向人炫耀的榜眼、探花之类的牌匾早已不知去向。院子因人口膨胀而私搭乱建,也早已面目俱非。各院都只剩下一米宽的羊肠小道供住户出入。但有幸的是笔者终于在9号院的深处找到一户老宁波。这是笔者跑遍北京宁波会馆旧址找到的唯一一家老住户。户主名叫张友章,原在顺义一所中学当老师,现已退休在家。他父亲就是原慈溪会馆庶务董事张伯蘅。张伯蘅在1937年拖家带口到北平汇丰银行当职员。张友章是1940年在北平出生的。北平解放时他才9岁,所以对新中国成立前慈溪会馆的情况知之不多,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会馆变化却还有印象。据他说,1951年7月北京成立了浙江省会馆财产管理委员会筹备会,要求宁波各会馆将财产移交给管委会。那时他父亲与几个理事常到北屋郑味兰家研究工作。具体移交工作由他父亲负责,进行房产及财务登记,后连同住户清册一并上报,然后由管委会派人进行核实并履行交接手续。所以慈溪会馆的工作实际上早于1951年9月便宣告结束。至今张友章还保存着他父亲留下来的当年交接时的资料。

最近,张友章又告诉笔者说,小甜水井这片房子已有拆除的消息。很多宁波会馆的房子已经见不到了,为了保存宁波会馆的活化石——慈溪会馆的模样,笔者抓紧时间赶赴小甜水井,立即将慈溪会馆几个院子的外貌照了下来,留作纪念,以便让大家知道这里曾经有过盛极一时的慈溪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