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的弟子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日前,这位以敢说敢做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应邀来宁波主持“慈城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制定,抽空接受了《宁波日报》记者非武、励成杰的采访。......
2023-11-15
张良鸿
中国几千个县城,历史上不曾建过孔庙的几乎没有,但至今保存完好的却又极稀少。在这“稀少”里面重新大修过的慈城孔庙绝对是数得出、排得上的。
建孔庙不但是为了祭孔子、扬儒学、敦教化、厚风俗,同时也是为了培育人才,而培育人才也正是为了更好地敦厚教化风俗,崇正“世道人心”。故建孔庙亦即是兴学宫,这方面慈城也不例外。比如今址上初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的慈城孔庙就选取前文庙后学宫格局。慈城文庙学宫栽培出来的治国平天下英才竟是如此之多,光科举考试高中进士者就有519人,很难相信全国还有哪些州县能出这么多进士的。这足见慈城办学何等出色有效!
慈城孔庙里至今尚有古碑二十余方。最有价值的数清咸丰九年(1859)重刻的《慈溪县建学记》,此碑由宋庆历八年(1048)慈溪县知事林肇所立,鄞县县令王安石撰写。而最“原汁原味”的古碑当推崇圣祠前的《重建慈湖书院记》,撰碑者是甬上大学者王应麟,立碑时间为元代至元壬辰年(1290),距今已有700多个年头。519个慈溪籍进士中,唐代只有2人,到宋代便有了爆炸式的发展——162人,元代6人,明代244人,清代105人。这刚好与宋大儒杨简创办慈湖书院,从此慈溪文风大盛的历史相吻合。正如广东潮州,唐时尚是蛮荒之地,自从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到此“传道起文”后,文风顿时大炽,人才也就层出不穷,终于成了“滨海邹鲁”。无怪后人称道说:“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菜。”杨简对慈溪文运的推动与百代文宗韩夫子对潮州文运的振起可谓殊途同归、异代同工。(www.chuimin.cn)
安徽桐城孔庙在全国县级孔庙中是极擅风骚的。但就内涵和功能丰富性言,慈城孔庙还远远过之。除了慈城还有哪一个州县直接把名宦乡贤祠、忠义孝悌祠、节孝祠、崇圣祠、土地祠作为孔庙附属殿祠的?没有!
而且类似于慈城孔庙里的明伦堂、梯云亭,别的县级孔庙中也很少见,其不仅规模可观,而且存意高远:“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先人明伦堂,再登梯云亭”。何况登梯云亭的519个进士中竟然有5个状元、1个榜眼、3个探花呢!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单单从只有2万人口的慈城镇就走出了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8名,这在全国虽不能说绝无仅有,但至少是极为罕见的。
有关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的文章
作为著名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的弟子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日前,这位以敢说敢做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应邀来宁波主持“慈城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制定,抽空接受了《宁波日报》记者非武、励成杰的采访。......
2023-11-15
也许柔石讨厌教书,也许有更多的原因,就在这一个冬天,柔石离开慈城。此后,柔石又以慈城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二月》,此篇后被谢铁骊改编为电影《早春二月》。因为柔石与慈城的缘分,民国慈溪县新志稿(卷十八)收入柔石的诗作《战》。柔石喜欢“萧”字,他的两部有影响而与慈城有关的作品《二月》与《生日》的两个男主人公都姓萧,一个萧涧秋,一个萧彬,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侠义与悲壮。......
2023-11-15
自桥造成后就改道过太平桥走了。特别是在清代的前期,慈城内大施建筑,大兴土木,广需木材,引起了闽帮木商的注意,纷纷前来太平桥投资开设木行。他们趁潮水涨时将水筏由镇海口随潮水人太平桥,码头两岸场地又大,所以附近场地都成为木行基地。后有赭山乡政府重建太平桥,但当时经济条件差,新修的桥只能供行人和手拉车过桥。......
2023-11-15
应根法中国古代制度规定,建立一个县城,必须要有文庙、武庙以及城隍庙,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城隍庙在县西四十步,建自县初,其后废置无考。城隍庙里好热闹。今天我们吩望已久的城隍庙重建工程即将开工,这也是古镇人民翘首以待的又一实事工程。据有关资讯:城隍庙总建筑面积达11400平方米,总投资为2600万元左右。城隍庙的修复,也是古镇人们的心愿,同时又为古城增添了一处新的旅游景观。......
2023-11-15
冯和珍我祖上的尚书第,位于骢马桥南日新路口,主人是明嘉靖年间的刑部尚书冯岳“刑部为朝廷六部之一,掌管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尚书为明朝廷首要官员,因明代无宰相,尚书职权益重,分掌政务,遂等同国芬大臣。历来有“文到尚书,武到总督”的说法。作为骢马桥南冯家的后代,我最近再次重访了尚书第遗址,查阅了清光绪年间的《慈溪县志》,拜访了相关知情人士,对尚书第先祖冯岳大人一生的不朽功绩和人品,有了一层粗浅的印象。冯......
2023-11-15
董黯先世虽然煊赫.但至其祖辈时家道却已中落,黯又幼年丧父,而相依为命的慈母后来竟不幸身患痼疾,以致家境更加贫困。正当董黯因无力为母亲就医而犯愁时,听说离家三十里之远的大隐溪水甜醇清口,能治病健身,于是就长途汲担至家,母亲初饮即嗜。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董黯终于临溪搭起了一栋茅屋,侍母长住下来。乡亲们感于董黯的孝行,在庆贺董母痊愈的同时,便改呼大隐溪为慈溪。......
2023-11-15
秦润卿先生,名祖泽,晚年号“抹云老人”,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据秦润卿在《抹云楼家言》一文记述:父秦九龄,母颜氏,一姐,全靠父以小职员微薄的薪水维持生活。正当秦润卿出世之际,刚巧父亲失业在家,一喜一失,愁云重于喜气,后又添一妹,举家五口,岁无所入,坐吃山空,一贫如洗。为此,秦润卿“抹云老人”的自号及建造“抹云楼”等义举寓意十分清楚,就是秦先生为振兴祖国,热爱乡邦、赞助......
2023-11-15
冯一敏慈城布政房原是冯氏宅第,冯叔吉故居,至明代冯叔吉任布政使时,经整修增扩后,称为布政房,堂名“留余”。布政房是慈城众多官宦宅第之一,也是明清古建筑群之一。现布政房、福字门头、冯宅三处为浙江省级文保单位,俞宅为宁波市级文保单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作为慈城旅游资源的重要开发点,慈城的名宅都具有极强的魅力与修复的重要价值,这该有多大的吸引力啊?......
2023-11-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