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柔石讨厌教书,也许有更多的原因,就在这一个冬天,柔石离开慈城。此后,柔石又以慈城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二月》,此篇后被谢铁骊改编为电影《早春二月》。因为柔石与慈城的缘分,民国慈溪县新志稿(卷十八)收入柔石的诗作《战》。柔石喜欢“萧”字,他的两部有影响而与慈城有关的作品《二月》与《生日》的两个男主人公都姓萧,一个萧涧秋,一个萧彬,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侠义与悲壮。......
2023-11-15
冯和珍
我祖上的尚书第,位于骢马桥南日新路口,主人是明嘉靖年间的刑部尚书冯岳“刑部为朝廷六部之一,掌管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尚书为明朝廷首要官员,因明代无宰相,尚书职权益重,分掌政务,遂等同国芬大臣。历来有“文到尚书,武到总督”的说法。
作为骢马桥南冯家的后代,我最近再次重访了尚书第遗址,查阅了清光绪年间的《慈溪县志》,拜访了相关知情人士,对尚书第先祖冯岳大人一生的不朽功绩和人品,有了一层粗浅的印象。
冯岳,嘉靖五年(1526)进士,初授南京工部主事,后因清正廉洁无私,才智胆识过人,内抚冤千余人,外平叛乱多次,官职不断得到升迁,历任刑部员外郎、本司郎中,山东按察副使,江西按察使,兵部右侍郎,直至刑部尚书,60岁辞官,历官30余载,于87岁高龄寿终正寝。冯岳尚书因处事谦近,在官多年却无纤毫过失,以“完节”归之,是明建朝200余年中所仅见者也。他初任官职,到今芜湖一带征税,为了防止税款被官吏层层扣克,打造了数十只木柜,令各地商人缴纳时,按户籍自行投入柜中,集中缴至国库,无一染指。后升迁为刑部员外郎,先后任职于江西、济南,他仁政宽民,前后共释放了千余名被羁绊于狱中的平民百姓,后又升为山东按察副使。时巡按何维柏弹劾严嵩怙权纳贿,被严嵩使计入狱欲置其于死地。冯岳据理力争,保护正直人士,何免于一死。在升任河南参政时,他沿黄河各州、郡修筑防洪堤坝,并事必躬亲,河南百姓才免遭黄河泛滥之灾。后冯岳升为江西按察使,后改为右布政,再升顺天府尹。他执法不阿,权贵阉宦莫敢以私,部下清廉。升为右副御史后,他巡抚湖广,平定蜡尔山苗叛乱。晋为兵部右侍郎后,他总督广、川、贵三省军务,用武力平定叛乱,同时又仁政安抚百姓,民族矛盾取得暂时缓和。后邛水、酉阳,小平茶等地苗民又复叛,冯岳带领士兵四万则平,捷报到京,皇帝赐金币,并荫一子(封建时代为其子谋官职)。嘉靖三十五年(1556).播州苗族首领卢阿项又叛,并联盟湄潭、三牌等各个苗族部落共同谋反,冯岳授总兵石邦宪,直捣卢老巢,又遣骁将率兵士五百余人潜伏于隘口,卢夜出,被伏兵擒获,天亮,石邦宪兵分三路环山攻之,斩叛兵万余名,生擒酋长280余人.各个叛乱部族全被剿平。帝闻后大悦,晋升冯岳为右都御史,再荫一子,后升为南京刑部尚书。
冯岳晋升为尚书后,帝赐建尚书第于日新路,大门正南朝向,有前、中、后三进大屋,东、西两端镶有平屋、偏屋无数,除后进楼房,其余为高平屋,屋深墙高、用料考究,总计约四千平方米。大门间呈凹字形,门宽大,上方挂有“尚书第”匾额,左右有抱鼓石座一对、石凳两条.用数根长木块叠入槽内为槛.高过于膝。门内建轿房两间.过天井,直人前进,后因前厅堂毁于大火.成一地瓦砾。再过中天井.人中进厅堂,屋更高深,是尚书第的正厅,厅堂左右墙上挂有数块腌额,正中梁上悬挂紫红飞金蟠龙诰命箱,内藏皇帝赐爵授官诏令(一至五品官以浩命授于),直至抗战前挂了380余年。每年农历春节,厅堂上方高挂尚书公画像,像中见尚书面容庄严慈祥,身穿全缎绣花朝服,胸挂顽长朝珠,头戴明代官帽。年底祭祖,由尚书后代恭敬祀奉,年年不懈。厅堂左右建两排高平屋,虽为平屋,但有阁楼.从楼梯可直立而上,屋内有柱子、板壁、门窗,地板油漆光亮,住所与厨房、杂间相隔不连,室内阴凉通风。再过后天井,进入后进,中间厅堂,两边各建六间楼房,下有小厅堂、厢房。上为一排房间,阳光充足,幽静明亮,另有平屋为厨房、库房、居住舒适。天井养有名贵花卉,想必是尚书公及眷属起居住所。尚书第各进正屋,均坐北朝南,冬暖夏凉。中进正屋两端所建的几幢平屋、偏屋,用作书房及帮佣侍者的住所。尚书第所占面积南自日新路,北至新弄底,除前进厅屋毁于大火外,其余均完好无损。(www.chuimin.cn)
封建年代,官宦府第大门朝向正南、且进门后,径直而入,须以官衔而定,非皇帝赐建而不可。
前进毁于大火后,万历帝钦赐位于尚志路东端朝南彩绘台门,并建“完节坊”。而留下的中、后进房屋(火毁面积约占整个府第二十分之一),遂将卖于钱家,从此名声显赫的尚书第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无人问津,但东、西两帼偏屋留给冯姓二支后代居住,每年春节悬挂画像,供奉祭祀不忘。遇有婚丧喜事,冯姓仍可从尚书第大门出人。1924年,我二哥婚庆,二嫂坐花轿就从尚书第大门进入,经中厅右弯到家中厅屋举行结亲仪式。
四百多年来,府第的主人虽已更换,而房屋规模、结构从无改变,一直保存到上世纪60年代初。后来部分房屋改为厂房.到了现在,除后进东首还剩六间楼房和一幢平屋外(昔日尚书第保留的唯一物证),其余已推倒重建为工厂。机器隆隆,钢铁遍地,虽早已掩盖了昔日的旧貌,但我们还能隐隐约约透视出府第的一丝轮廓。
有关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的文章
也许柔石讨厌教书,也许有更多的原因,就在这一个冬天,柔石离开慈城。此后,柔石又以慈城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二月》,此篇后被谢铁骊改编为电影《早春二月》。因为柔石与慈城的缘分,民国慈溪县新志稿(卷十八)收入柔石的诗作《战》。柔石喜欢“萧”字,他的两部有影响而与慈城有关的作品《二月》与《生日》的两个男主人公都姓萧,一个萧涧秋,一个萧彬,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侠义与悲壮。......
2023-11-15
作为著名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的弟子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日前,这位以敢说敢做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应邀来宁波主持“慈城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制定,抽空接受了《宁波日报》记者非武、励成杰的采访。......
2023-11-15
自桥造成后就改道过太平桥走了。特别是在清代的前期,慈城内大施建筑,大兴土木,广需木材,引起了闽帮木商的注意,纷纷前来太平桥投资开设木行。他们趁潮水涨时将水筏由镇海口随潮水人太平桥,码头两岸场地又大,所以附近场地都成为木行基地。后有赭山乡政府重建太平桥,但当时经济条件差,新修的桥只能供行人和手拉车过桥。......
2023-11-15
应根法中国古代制度规定,建立一个县城,必须要有文庙、武庙以及城隍庙,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城隍庙在县西四十步,建自县初,其后废置无考。城隍庙里好热闹。今天我们吩望已久的城隍庙重建工程即将开工,这也是古镇人民翘首以待的又一实事工程。据有关资讯:城隍庙总建筑面积达11400平方米,总投资为2600万元左右。城隍庙的修复,也是古镇人们的心愿,同时又为古城增添了一处新的旅游景观。......
2023-11-15
张良鸿中国几千个县城,历史上不曾建过孔庙的几乎没有,但至今保存完好的却又极稀少。在这“稀少”里面重新大修过的慈城孔庙绝对是数得出、排得上的。比如今址上初建于宋庆历八年的慈城孔庙就选取前文庙后学宫格局。慈城孔庙里至今尚有古碑二十余方。杨简对慈溪文运的推动与百代文宗韩夫子对潮州文运的振起可谓殊途同归、异代同工。安徽桐城孔庙在全国县级孔庙中是极擅风骚的。但就内涵和功能丰富性言,慈城孔庙还远远过之。......
2023-11-15
秦润卿先生,名祖泽,晚年号“抹云老人”,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据秦润卿在《抹云楼家言》一文记述:父秦九龄,母颜氏,一姐,全靠父以小职员微薄的薪水维持生活。正当秦润卿出世之际,刚巧父亲失业在家,一喜一失,愁云重于喜气,后又添一妹,举家五口,岁无所入,坐吃山空,一贫如洗。为此,秦润卿“抹云老人”的自号及建造“抹云楼”等义举寓意十分清楚,就是秦先生为振兴祖国,热爱乡邦、赞助......
2023-11-15
董黯先世虽然煊赫.但至其祖辈时家道却已中落,黯又幼年丧父,而相依为命的慈母后来竟不幸身患痼疾,以致家境更加贫困。正当董黯因无力为母亲就医而犯愁时,听说离家三十里之远的大隐溪水甜醇清口,能治病健身,于是就长途汲担至家,母亲初饮即嗜。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董黯终于临溪搭起了一栋茅屋,侍母长住下来。乡亲们感于董黯的孝行,在庆贺董母痊愈的同时,便改呼大隐溪为慈溪。......
2023-11-15
第一块在山门外。所谓十步一荷,十荷百步,是从天门下石牌楼算起,平步入雨道后跨过十块荷花石板就到了“龙山福地”的照壁,再转折向上,数一百步就是云亭。清道观建筑自唐开山以来,屡毁屡建,然树木则我行我素地繁衍了下来,加上历代补栽,终成规模。很形象地描述了清道观南山黄昏时百鸟闹林的景象。历代文人骚客对清道观的山林景色吟诵多多,慈溪县志上均有记载。几百年根深蒂固被誉为“龙山挺秀”的古柏氏廊就这样毁于一旦。......
2023-11-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