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多元文化下钢琴演奏的体现

多元文化下钢琴演奏的体现

【摘要】:在钢琴教育上亦是如此,这一点在钢琴演奏中得以体现。另外,蒙古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我国传统汉族文化的审美影响,体现出儒家文化和其他文化的诸多特色。这些都构成了蒙古族钢琴演奏的节奏来源。而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把欧洲作曲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堪称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典范。

多元文化教育是百花齐放的教育形态。虽然形式多样,但是不能脱离文化的核心内容——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艺术的精髓所在,具有民族特征的音乐类型已成为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侧重点。世界音乐教育都在不断凸显各自的民族性。在钢琴教育上亦是如此,这一点在钢琴演奏中得以体现。钢琴演奏艺术是包含二度创作的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音乐美学意义。在钢琴演奏领域中存在着不同审美意识的文化现象,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有别于彼此的风格流派,他们在演奏上总以相同或不同的审美理念为引导,从而构成了不同的钢琴演奏流派。可以说,民族文化一直是钢琴艺术发展的基石,钢琴演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蕴含其中。

以我国的蒙古族音乐为例,蒙古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一支,其文化受萨满文化影响很深。萨满文化历来重视宗教,这是少数民族原始特性的共同体现。在蒙古族的宗教礼仪当中,有祭敖包的传统。祭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宗教仪式,他们通过祭敖包,与长生天沟通,达到祈福消灾的美好愿景。人们将这种精神需求客观化,实现精神升华的目的。蒙古族十分重视宗教礼仪等活动,并且将宗教礼仪当中的核心内容传承了下来,将其融入艺术文化和生活生产中,也体现在蒙古族的音乐中。另外,蒙古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我国传统汉族文化的审美影响,体现出儒家文化和其他文化的诸多特色。总的来看,蒙古族音乐展示了蒙古族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含蓄、规范、内敛、低调、谦恭等特点。这些都构成了蒙古族钢琴演奏的节奏来源。如在《赛马》钢琴演奏中,钢琴演奏者的钢琴演奏规范低调,按照编排好的和弦上行发展,具有节奏感。作品中钢琴演奏的曲调几乎都为五声音阶,乐段结构为上下连贯句,旋律具有民间小调的基本特征,句式自由,夹杂着即兴创作,听起来流畅婉转、富有变化。钢琴演奏的主题与原主题形式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反映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团体精神,更体现了中国蒙古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织的审美特质。

钢琴作为西方乐器中较早的乐器之一,其音乐体系已基本成熟,不管是从钢琴作品还是演奏技巧上都近乎完美,钢琴演奏体系也相对完善。中国钢琴教育从教学方法到教学理论,基本上遵循西方的教学理念。演奏者从学习钢琴之初,就要对欧洲音乐文化进行全面了解。高等教育阶段,钢琴演奏者大多向西方学习。现今,多元文化已经作为钢琴教育中固定的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在利用钢琴这一乐器演绎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并着力于发展各自的音乐理念,其演奏的优秀作品也渐渐汇入世界音乐文化的洪流,并成为其关键的组成部分。(www.chuimin.cn)

纵观中国钢琴文化之路,可以看到中国几代钢琴教育家一直都在坚持不懈地追求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20世纪初,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开始了多元化的进程。作曲家们致力于技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把中国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创作出的作品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特征。由于艺术的相通性,作曲家不断地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也拓宽了钢琴创作的主题,使作品具有了高雅精致的艺术品质,这些都是对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的有益探索。中国作曲家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吸收,在掌握欧洲作曲技术的基础上,在民族化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和萧友梅的《哀悼引》就是在西方音乐形式影响下创作出来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而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把欧洲作曲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堪称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典范。

总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当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盛行的背景下,钢琴演奏要具备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相融合的特征,注重从不同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让更多的人了解钢琴音乐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