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网络时代高校钢琴教学:多元文化背景的思路与创新

网络时代高校钢琴教学:多元文化背景的思路与创新

【摘要】:实际上,现行的高校钢琴教学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他们重技艺、轻素质的现象极其严重。(二)有效开展钢琴教学模式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给高校钢琴教育一个新的平台。针对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优势创建全新的钢琴教学模式,进而步入钢琴教学的信息化时代。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教学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教学的整个过程可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这二者有效结合才可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学生的钢琴知识基础不同,造成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吃不消,学习兴趣有所下降;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方,他们觉得知识点过于简单,又不屑于认真地去学习。实际上,现行的高校钢琴教学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他们重技艺、轻素质的现象极其严重。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统一练习曲目和技能,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学生对基本功练习又觉得枯燥无味,只要弹会乐曲,应付一下曲目考试便可。教师没有按照各类学生间的差异性和环境、生源、能力的不同进行钢琴教学方案的制订,这就使得钢琴教学模式与其他非艺术专业学科的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不能突出艺术专业教学的特有属性。

2.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造性

现阶段的高校钢琴教学,力求于培养学生钢琴演奏的弹奏技能,例如,更注重练习曲能弹到车尔尼599还是849、乐曲能练到几级等,单方面地追求弹奏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弹奏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与创造性,导致一些弹奏技能出众的学生因与实际生活、社会需求脱节而无法进行简单的伴奏,无法适应社会多方面的伴奏需求。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目前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急于求成。教师经常忽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是地鼓励学生参加和钢琴有关的各种比赛和等级考试,这种急于求成的教学方式即不能真正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误导学生只为了证书而参加比赛,以至于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钢琴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激情与创造力,从而背离了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有效开展钢琴教学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给高校钢琴教育一个新的平台。针对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该利用网络优势创建全新的钢琴教学模式,进而步入钢琴教学的信息化时代。(www.chuimin.cn)

1.利用网络资源,创新钢琴教学方法

高校钢琴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钢琴艺术的发展简史以及钢琴演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与演奏技巧,能演奏中等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注重培养学生为歌曲配弹伴奏能力;与声乐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具备理解、分析、鉴赏钢琴音乐作品及演奏风格特点的能力,能够准确表现钢琴音乐作品;让学生掌握钢琴教学基本方法,能胜任基础教学,能组织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等。因此,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摒弃传统观念,开展新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网络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与钢琴课程相关的资源,如录音信息、音乐鉴赏、视频影像、三维动画、真人考场等。利用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在具有钢琴气息的网络环境中,激发其学习钢琴的兴趣,从而有效开展钢琴教学工作。

2.利用网络环境,创新钢琴教学方式

建立钢琴教育网站,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学生能够利用校园网络接入这个网站,同时也能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交流,让网络资源为学生服务的为目的。教师利用交流网站,时刻分享一些和钢琴教学相关的优秀视频、比赛信息和教师点评资料等,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启,提高音乐修养。例如,在进行钢琴音乐作品鉴赏教学时,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后,利用网站分享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鼓励他们对作品进行分析,同时可以感受作品的音乐魅力。如让学生欣赏钢琴家石叔诚演奏的《c小调练习曲》和克罗地亚钢琴演奏家演奏的视频片段等,应该在不断的分享、对比中加以感悟,进而提高艺术鉴赏力。通过建立钢琴交流网站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学到钢琴知识,也可以提高其对音乐作品的鉴赏水平与艺术品位。

3.运用网络媒体,创新钢琴教学激情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音乐、爱钢琴,就应该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激发出来,要变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为启发式教学,将学生潜在的能动性激发出来。在当今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多媒体视频教学方式也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探索。例如,针对钢琴演奏抽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多媒体图片、声音、视频等直观地向学生讲解钢琴演奏所蕴含的内在情感,让学生获得听觉美和意蕴美的双重感受。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风格相近的钢琴曲目,引导学生利用CNKI、读秀等网络资源媒体自主查阅并搜索相关资料,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分析其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声织体及内涵情感等。

4.将网络与真实生活相融合,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

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引导学生对声乐及舞蹈的伴奏乐曲加以了解,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人的音乐创造力。此外,在帮助学生建立丰富表象储备的基础上,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对网络上著名音乐作品的形象进行重新设计,根据现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重新演绎作品或创作新的作品,按照其心中对好的音质、音色旋律的判断标准,以忠于原作品为基础,适当地对形象加以改编和发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更可以利用有效资源进行创新,为社会各种文化活动演绎和创作优秀作品,成为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