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多元背景下的钢琴教育思路与创新

多元背景下的钢琴教育思路与创新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脉搏与生命,更是音乐的骨架。匈牙利钢琴教育家约瑟夫·迦特也指出:儿童在开始学琴前,最重要的一点即是要培养儿童提前具备一定音乐的基本素质。一首旋律无论它的音程排列怎样合乎逻辑、调式和调性如何统一,一旦缺乏相应的“骨架”配合,就无法带给人深刻的印象。在钢琴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节奏训练,为钢琴学习和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脉搏与生命,更是音乐的骨架。钢琴初学者在都会认为掌握钢琴节奏属于极大的难点,节奏不准确就会造成音乐表现力差,节奏不稳、速度不统一,找不准乐曲风格特征等一些普遍的问题。因此,在音乐的表现中,节奏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在钢琴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节奏训练,为钢琴学习和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

音乐的节奏指由音值的长短和强弱拍位构成的主要运动形式。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也是音乐的脉搏、生命和骨架。懂得音乐的人又把音乐作品中的节奏看成是音乐的脉搏,音乐的存在以及音乐的进行,首先在于节奏的作用。节奏的脉动每时每刻都贯穿在音乐之中,这就是节奏属于音乐生命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对节奏的把握一直是一个难点,而且节奏不准确的学生对于音乐的表现能力一般都会很差,更不用说找准乐曲的风格特征了,这是让老师觉得非常头疼的问题。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对节奏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苏联著名的钢琴教育家涅高兹曾强调:所有人在学习任何乐器前,都应该在自己的内心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匈牙利钢琴教育家约瑟夫·迦特也指出:儿童在开始学琴前,最重要的一点即是要培养儿童提前具备一定音乐的基本素质。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力克也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指出:“在自然界中没有了旋律,也没有了和声的存在,只有负载着这两种要素的第三种要素——节奏。”这说明在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节奏属于音乐进行的时间组织者,它是音乐的生命,也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如果失去节奏就没有了音乐。(www.chuimin.cn)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指出:“构成节奏,总是无法脱离两个很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时间方面的关系,另一个就是力方面的关系。”时间指的是音的长短,力指的是音的强弱。因此,节奏就是音乐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一种统称。我们平时常说的节奏感,实际上指人们在音乐中,对于音的长短以及强弱应有的感觉。一首旋律无论它的音程排列怎样合乎逻辑、调式和调性如何统一,一旦缺乏相应的“骨架”配合,就无法带给人深刻的印象。

节奏不稳、速度不统一是初学的孩子们在弹奏中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这里包括技术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有的孩子在弹奏技术遇到困难的地方,就会让速度一下子放慢,弹奏容易的部分时又会加快速度。因此,在音乐的表现中,节奏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在钢琴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节奏训练,为钢琴学习和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