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在走弦练习二中提到“细吟”的颤动幅度为3~5毫米,那么猱的幅度就要有左右10~20毫米的幅度了。另外,因为“退吟”运力方向先要向左,顺应左手臂生理本能,随手即得,而“撞吟”则相反,先要向右运力,较难掌握,所以初学阶段建议只练“撞吟”。第三遍,吟猱基本方法3,称为“吟二,三四连吟”:练习时第一个半拍滑到所需徽位,第二个半拍做一个“撞吟”,三、四半拍连续做细吟直至时值结束。......
2023-11-15
1.摇指练习
摇指:在节拍时值内,连续抹挑一条弦或数条弦。抹和挑皆为不规则的动作,无须扶靠。随着一些新创古琴曲的需要,右手的摇指动作逐渐多了起来。摇的谱字,见于《古琴新声》中《老贫农话家史》(龚一曲)。同书《藤山谣》(关庆辉曲)中,记为震音。现代乐谱中,通常借鉴古筝谱使用“彡”符号,本书则依据《古琴指法谱字集成》,专设减字“缶”来标明,学者识之。
【演奏要点】
1.食指弯曲成钩状并固定不动,不能随摇动而屈伸。
2.肘部略抬起,手腕下沉,掌关节伸平。
3.以小臂轻轻晃动带动掌指击弦,抹挑击弦角度一般与琴弦呈30°~40°。食指击弦后的幅度一般于琴弦前后各1厘米左右。(www.chuimin.cn)
4.初习者可能刚上手时不能很快找到感觉,一定要耐心从摇一根弦缓缓做起,可先将此练习前单弦摇指部分练上几周甚至更长时间,然后再加上扫摇两条弦至四条弦,散音摇弦能做到轻松自如后,再尝试按音的部分。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该练习曲按音部分借用了古曲《将军令》的部分旋律。
2.捻轮练习
捻轮:在节拍时值内,连续快速挑劈一条弦或数条弦。这个指法是源自琵琶、三弦等乐器的常用指法,以往在琴曲中较少用到,在现代新曲中才逐渐开始引进使用,最早见于《古琴新声》中的《苗寨庆丰收》(龚一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吴文光曲)等。
与摇指一样,没接触过这些乐器的考生可能在刚开始练的时候会困难些,操作时需注意手指自然放松蜷起,大拇指轻靠在食指末指肚的外侧。建议可先在空中做顺时针的捻纸团的动作,两指黏在一起转动,幅度要小,两指甲尖尽量合拢,熟练后再在琴弦上试弹。先在一条弦上反复练习一段时间,再做这个练习。注意,做的时候小臂可略抬起,以满足挑或劈时的击弦角度。手腕可随着手指击弦时有轻微的助力摇动,但幅度很小。
有关古琴艺术考级教材的文章
如在走弦练习二中提到“细吟”的颤动幅度为3~5毫米,那么猱的幅度就要有左右10~20毫米的幅度了。另外,因为“退吟”运力方向先要向左,顺应左手臂生理本能,随手即得,而“撞吟”则相反,先要向右运力,较难掌握,所以初学阶段建议只练“撞吟”。第三遍,吟猱基本方法3,称为“吟二,三四连吟”:练习时第一个半拍滑到所需徽位,第二个半拍做一个“撞吟”,三、四半拍连续做细吟直至时值结束。......
2023-11-15
4.《湘江怨》●据《闽江卢氏本》,吴景略打谱,见于《虞山吴氏琴谱》,吴景略、吴文光编著,第98~100页;亦见于《古琴考级曲集》,戴晓莲编著,第1~2页。......
2023-11-15
4.《龙朔操》●据《神奇秘谱》陈长林打谱,见于《古琴曲集》第二集,许健、王迪编著,第52~58页;亦见于《古琴考级曲集》2,李祥霆、龚一编著,第5~11页;亦见于《秋籁居琴谱》,成公亮编著,第26~31页。......
2023-11-15
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古琴艺术考级示范试题(二)[中级]一、选择题1.《神奇秘谱》中题解为:“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的琴曲为?舜旣为天子,是为二妃。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古琴艺术考级示范试题(三)[高级]一、问答题1.《谿山琴况》中提出的“气候”二字如何理解?......
2023-11-15
考级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本考级要求考生在古琴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古琴音乐发展史、重要琴人琴论及琴著;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历史概况。......
2023-11-15
1.《春晓吟》●据《自远堂琴谱》管平湖演奏谱,见于《古琴曲集》第一集,许健、王迪编著,第200~201页;《古琴考级曲集》,戴晓莲编著,第31~32页;《古琴考级经典作品示范》,杨青、徐元编著,第11~13页。......
2023-11-15
●或据《琴学丛书》管平湖打谱,见于《古琴考级曲集》,戴晓莲编著,第69~71页;《戴晓莲古琴教学演奏琴谱》,戴晓莲编著,第157~160页。......
2023-11-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