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影响

【摘要】:由于市场价格体系未能反映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真实价值,或者没能反映使用海洋生态资源的真实成本,导致市场失灵的产生。外部性与公共物品性的特点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存在使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被低估,导致市场机制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配置中失灵。海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很多服务,如气候调节、空气调节、生物多样性等等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市场机制对于此类海洋公共物品供给的调节作用失灵。

5.3.1.1 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形式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凭借市场机制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在海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在海洋生态资源的配置过程中产生了市场失灵。

(1)不完全市场化导致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被低估

海洋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所提供的产品,如食品、原材料等的价值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体现的。但是海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大部分服务都是无形的,例如海洋生态系统吸收温室气体、释放氧气的功能等调节服务以及生物多样性、提供生境等的基础服务和精神文化服务、知识扩展服务等无形的文化服务。这些无形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于人类来说其收益是非常巨大的,然而这些服务通常是没有交易市场的,其收益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体现,因此,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就容易被忽视或低估。即使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无形价值,但是由于市场所反映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与使用这些服务的社会成本存在差异,使得市场价格不能够反映使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隐性环境成本。

由于市场价格体系未能反映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真实价值,或者没能反映使用海洋生态资源的真实成本,导致市场失灵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定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生态资源的决策时,就会出现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者过度开发。例如,生物多样性对于渔业资源将来的价值是隐蔽的环境成本,而从事海洋捕捞业的渔民追求的是其当前渔业生产收益的最大化,他们在进行开发决策时不会考虑这种隐性环境成本,这就是导致渔民对渔业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原因。

(2)外部性与公共物品性的特点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存在使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被低估,导致市场机制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配置中失灵。外部性导致在开发和利用海洋生态资源的过程中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的不一致,使开发主体不能正确评价海洋生态资源的真实价值,而在不真实的价值信号导引下做出错误的开发决策。例如,在考虑是否采取填海造地的方式来建设一个新的港口码头时,开发主体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开发建设的成本、生物多样性和生境服务的成本等海洋生态服务因素。但是,开发主体并不会考虑这一开发建设项目的全部环境成本,比如,这一海域对于当地居住人口的气候调节服务和空气调节服务的社会成本。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市场失灵。

海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很多服务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往往导致每个海洋资源的开发个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集体行为的低效甚至无效,并且由于在公共物品消费中,价格反映偏好机制的失灵,使得每个开发个体不用承担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而免费或以很低的成本来享用该产品或服务。海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很多服务,如气候调节、空气调节、生物多样性等等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市场机制对于此类海洋公共物品供给的调节作用失灵。

(3)产权不明晰导致市场失灵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海洋生态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海洋生态资源的产权公有性使得海洋生态资源缺乏具体化、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海洋生态资源的产权不明晰。而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是产权明晰。只有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资源的市场价格才能有效地反映其稀缺程度。正是由于海洋生态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性、非专一性、非排他性,导致了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海洋生态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在使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过程中出现成本与收益、权利与义务、行为与结果的背离。(www.chuimin.cn)

5.3.1.2 政府失灵的原因与形式

以上分析了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市场失灵的原因。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可以克服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的问题来纠正市场失灵。但是政府干预是有条件的,它和市场机制一样自身也存在着缺陷,也会出现政府失灵。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不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进一步扭曲市场的现象。由于一些政府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偏离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的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

在开发和管理海洋生态资源的过程中,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政策失灵和管理失灵两方面。

(1)政策失灵

政策失灵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有关海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政策扭曲了其使用和配置的私人成本,使得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存在不一致,从而影响了对海洋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如,为了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政府所采取的各种不合理的对捕捞业的补贴政策就会导致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捕捞业的效率低下。如果没有政府补贴,过度捕捞这一行为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但是,政府的补贴降低了渔民的私人成本,虽然短期内能够实现提高就业率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发展是以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为代价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管理失灵

管理失灵是指各级政府在实施对海洋资源管理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导致有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无法有效实施。比如,在海洋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政府机构通常是按行政职能来划分的。这种机构设置模式导致各个部门和机构的决策视角狭窄,限制了各个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有关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时的协调与合作,导致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无法统筹发展。另外,政府腐败是另外一种普遍存在的管理失灵。在各级政府行使资源配置和管理权力的过程中,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和社会利益,导致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破坏。

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足与扭曲、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首先在政府干预的过程中,每一级政府在信息的搜集和传递过程中往往对信息进行过滤或加工,以使传递给上级政府的信息对自己有利,不充分的、扭曲的信息导致了政府决策的失误。其次,由于参与政府决策的只是少数人,他们在决策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自己所在阶层或组织的偏好与利益,而并非代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即使政府决策人能够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但由于缺乏可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公众对海洋公共物品偏好的有效机制,因此,政府公共决策的局限性也造成了政府失灵。最后,在各级政府行使资源配置和管理权力的过程中,由于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不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政府官员徇私舞弊出现政府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