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

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

【摘要】: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凸显。海洋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过高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商品率降低趋势明显,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凸显。沿海城市化与临海工业发展迅猛,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由于对海洋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无度、无偿、无序”的状态,导致了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海洋生物生境破坏等严重的生态损失后果。

3.3.1.1 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状况

由于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大、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海洋工程建设对产卵场、索饵场的破坏,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物群落生产力下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优质渔业经济种类基本形不成鱼汛,经济鱼类向短周期、低质化和低龄化演化,渔获品种质量降低。以北方海洋渔业资源的源头——渤海为例,由于长期的酷渔滥捕和水域污染、涉海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渤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呈现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化,资源生产功能严重退化。资源调查显示,生物资源指数大大降低,已由过去的每小时捕获上百千克下降到1.54千克,对虾、鲅鱼等已多年形不成鱼汛。产卵群体的低龄化,使其产卵量减少,造成资源补充量降低,最终导致渤海的渔业资源衰竭。由于渤海是黄海、渤海乃至东海多种经济鱼虾类的主要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渤海渔业资源衰退,势必影响到相关海域的渔业资源。

3.3.1.2 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状况

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造成许多海洋生物种类的生物量急剧减少,导致海洋生物群体遗传多样性降低,从而造成海洋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繁殖力等多方面的下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出现衰退的现状,潜伏着极大的遗传多样性丧失的风险。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渤海的生物种类正在大幅度减少。东海由于局部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凤尾鱼、鲻鱼的产卵场所基本消失。在黄海的胶州湾沿岸由于800多家工厂的排污,其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滩涂生物种类锐减。除鱼类外,人类过度利用海洋生态资源还导致了我国一些珍贵海洋生物物种数量日趋减少且濒临灭绝。例如,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大改变了海洋生物的自然栖息地。近年来,儒艮、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一些海洋珍稀动物的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尤以对儒艮的影响为最甚,儒艮已成为海洋生物中最濒危的一类。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而中华鲟这种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4亿年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目前在我国已十分稀少。

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过度的渔业捕捞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加之渔业捕捞技术和条件的进步,使得渔业捕捞活动过度增长,加剧了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过度捕捞严重破坏了海洋生物资源。渔具结构和量的变化,捕捞效率的提高,使得我国海洋捕捞量每年都保持较高水平,许多资源已基本消失。以山东近海海域为例,多年以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水污染,山东近海多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传统生产对象的底层鱼类衰退更为严重,甚至形不成渔场和鱼汛。第二,海水养殖业的盲目发展。在近海捕捞业发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海水养殖业是发展渔业生产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海洋管理部门的统筹管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规模盲目扩张,超出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承受阈值,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海水养殖的过程中,大量的残饵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和底质环境后,导致病毒、病菌繁殖。此外,鱼类的排泄物和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分泌物,海水养殖使用的抗生素石灰等药物和化学消毒剂等都直接排入海洋。对海洋生态资源的超负荷利用和养殖活动的污染导致水体交换能力下降,水体中有机物积累,营养盐异常补充,进而导致大批海洋生物死亡,影响和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第三,围填海造地等人为改变局部海域生态环境的行为。我国的土地资源非常短缺,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严重,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加之人口密度较大,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沿海地区政府采取围填海造地的措施。然而,围填海造地造成了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第四,海上油气田开采和石油污染。海上油气田排污造成的海洋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常作业污染,即海洋油田的勘探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如含油污水的排放、钻井泥浆和钻屑的排放;二是突发性污染,即海域油井意外泄漏。海上油气田在勘探开采石油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或人为原因造成原油泄露,同样对海水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环境敏感性物种或群落如海胆、贻贝礁等的影响,可以扩散到几千米之外。第五,陆源污染物的过度排放。陆源污染物的排放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比如湾内栖息地减小,鱼类洄游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致使经济鱼类显著减少且出现小型化、幼龄化。同时由于人类对海洋的污染程度加重,海洋沉淀物的质量不断下降,而海洋沉积物是许多海洋生物、特别是底栖生物赖以生存和生长的环境。由于底栖生物大都具有富集污染物质的功能,致使海洋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过高。海洋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过高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商品率降低趋势明显,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3.3.1.3 海洋生物生境破坏状况

不合理的海洋生态资源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产生了巨大影响,严重破坏了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使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失去适宜的繁殖环境。我国海洋生物生境遭破坏的典型表现是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以及滨海湿地等重要的海洋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

珊瑚礁为丰富的鱼类及底栖生物提供了最佳的生境,但由于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脆弱的生态系统,因此非常容易因外部海洋环境的变化而受到损害。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海洋旅游开发以及过度捕捞等严重破坏了我国珊瑚礁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珊瑚礁生态的大面积的损失和退化。珊瑚伴生物遭受严重破坏,造礁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大降低,部分种群甚至消亡。目前,我国的珊瑚礁资源都面临几乎消亡的威胁。南中国海是拥有最大的珊瑚礁面积的热带海区,据调查,已经有超过80%的珊瑚礁受到消亡的威胁和破坏,并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后果。

红树林除了可以提供优美的海滨自然生态景观和防风护堤之外,还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并且是近海经济产物(如鱼、虾、蟹、贝类)的主要繁殖地。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围海造地、海洋工程开发、围垦养殖及环境污染等的影响,严重损害了红树林的基本生态功能,造成了红树林资源急剧减少。20世纪50年代,我国红树林面积约有55 000公顷(hm2),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国以围海造田、造地和以发展滩涂养殖业为目的的大规模围垦,对红树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红树林面积已不足23 000公顷,红树林的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而现存的红树林也出现了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结构和功能下降,已呈现明显的退化状况。

海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海草床是支持浅海水域初级生物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海草叶面上可附生一些海藻和苔藓虫、海绵、水螅虫等初级海洋生物,还可被儒艮、绿海龟、海胆等直接取食和利用,更为重要的是海草床为许多经济鱼类、海鞘类和一些软体动物提供产卵和育幼场所,因而,海草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近年来,海底拖网作业、围海养殖等一些人类活动直接破坏了海种群,导致海草床出现退化甚至消亡。目前,在我国热带、亚热带海区自然分布的海草床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消亡现象,除广西、海南的部分海域还有一些片状分布外,其他海域几乎已经消失。

滨海湿地保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是许多海洋生物的繁殖和栖息地,而且除常年在深海生活的物种外,绝大多数海洋生物在生态上都会依赖滨海湿地。人类的养殖、排污活动严重污染了近海海域的水质,导致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而人类对滩涂的围垦也直接造成了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累计丧失的滨海湿地面积约2 190 000公顷,占滨海湿地面积的50%。除了围垦之外,我国的港口开发和扩建活动也是导致滨海湿地丧失的重要原因。

3.3.1.4 海洋水体环境污染现状(www.chuimin.cn)

人类的海洋经济活动所导致的陆源和海上的污染严重破坏了海洋水体环境。长期的监测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日趋严重。污染超标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以及江苏、浙江、广东部分近岸海域,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按照生态环境部的统计测算,一类海水面积110 493平方千米,占34.5%;二类海水面积110 048平方千米,占33.3%;三类海水面积32 566平方千米,占10.1%;四类海水面积17 341平方千米,占6.5%;劣四类海水面积33 155平方千米,占15.6%(见图3−2)。2017年,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对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的41个重要鱼、虾、贝、藻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保护区及重要养殖水域进行了监测,监测水域总面积560.6万公顷,监测显示:养殖水域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化学需氧量。2017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水质级别为一般,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点位比例为25.2%,中度及以上富营养化主要集中在莱州湾、长江口和珠江口近岸海域。全国入海河流水质与上年相比,水质下降,总体水质为中度污染,主要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海洋天然重要渔业水域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海水重点增养殖区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国家级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

图3−2 2017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类别

资料来源:《2017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公报》。

海洋水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对于海洋渔业生产来说十分重要的鱼、虾、贝、藻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的环境,进而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长繁衍,并且还会影响保护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海洋功能区的功能。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17年,全国沿海共发生0.1吨以上船舶污染事故14起(全部17起),总泄漏量约1 159吨,其中溢油事故11起,总泄漏量约95吨,植物油泄漏事故1起,泄漏量约1 016吨;化学品泄漏事故2起,总泄漏量约48吨。船舶污染事故主要发生在渤海、珠江口等水域。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沿海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生渔业水域污染事故7起。

3.3.1.5 海洋灾害发生状况

由于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一些人致海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致海洋自然灾害是指由于人类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海洋生态功能失调而发生的海洋自然灾害,其中,尤以赤潮和海平面上升为典型。陆源污染物、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船舶排污、海上溢油以及开发工程的影响导致近年来赤潮灾害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赤潮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而且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给渔业、滨海旅游业等造成了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赤潮发生在重要的渔业养殖区域,将严重影响养殖业,导致部分滩涂养殖死亡率急剧上升。有些海域赤潮影响范围巨大,大面积水域长时间不能进行捕捞作业。如,2019年5月23日和25日,福建省连江黄岐半岛北部附近海域和平潭苏澳附近海域先后发生两次赤潮过程,对当地真鲷、包公鱼养殖造成影响,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400万元和2 700万元。根据国家海洋预警监测司的监测与统计,20世纪80年代赤潮发生的频率为平均每年10次左右,到90年代上升到每年20次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赤潮爆发的频率剧烈增加,并且赤潮的影响面积也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见表3−1)。

表3-1 2010—2019年我国赤潮灾害情况

资料来源:2010—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由于滩涂围垦以及沿海海洋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海域的自然地形地貌,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变化,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洋灾害。海平面上升直接导致潮位升高,风暴潮致灾程度增强,海水入侵距离和面积加大,海平面上升使潮差和波高增大,加重了海岸侵蚀的强度;海平面上升和淡水资源短缺的共同作用,加剧了河口区咸潮入侵程度。《201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1980—201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3.4毫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过去10年中,中国沿海平均海平面处于近40年来高位。201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72毫米,比2018年高24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三高。预计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上升51~179毫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天津沿岸仍将是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主要脆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