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与正刊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报理念是一份报纸创办及发展过程中的宏观指导思想。对正刊、专副刊全彩印的报纸来说,专副刊在色彩运用上也要与其他版面保持相互联系。内在逻辑可以体现在正刊和副刊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总体写作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内在逻辑是联系正刊、副刊这“一家人”的亲情纽带。副刊与广告占据同一版面的现象时常出现。......
2023-11-09
西方文化通过其“主流媒体”(“强势媒体”)、“话语霸权”、“信息垄断”、“文化霸权”等媒介权利、话语方式对我国产生着空前重大的影响。这虽然同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国策有密切关系,但是时至今日,却不得不引起我们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其实,不少有识之士,例如学术界已经将这一问题作为“热点”从多方面加以研究)。有学者将这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全面的大规模的冲击称为“文化入侵”或“文化侵略”。
可以预见,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或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内,西方文化观念对我国报纸副刊的影响势必进一步加剧。只要随手翻翻现在的报纸副刊,就不难发现西方文化的全方位渗透与影响。西方文化的观念、价值、伦理、形式乃至最新的时尚,无一不在我国的报纸副刊上“显身露影”,随处可见。西方作者的作品,关于西方文化的各种“话语”(作品),以及其他形式的带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具体内容的副刊作品,在副刊版面上常见。
西方文化对我国报纸副刊的渗透与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传播、交融、解构、重构、创新的问题。
关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报纸副刊的种种影响(以及在副刊上的种种表现),可以简单地以“后现代主义”一词总括之。“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像“魔影”一样充斥于现代世界、现代社会、现代媒体,以及现代报纸副刊。现代报纸副刊上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语言形式”以及信仰的危机、理性的撕裂、意识的挣扎、感觉的泛滥、欲望的崩溃、精神的无形、多元文化的“嘈杂”等种种与传统社会、信仰及价值严重对抗——解构传统的表现,都可以纳入“后现代主义”的名下。因此,现代报纸副刊的一切“色相”,也都可以看作是“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各种具体的显现,都是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信条、精神和态度基本相符的。
“后现代主义”尊崇的一些基本信条是:
人类知识受限于人类的语言。我们不能直接到达“彼岸”的真理。
因此,任何冠冕堂皇的叙述方式,无论是宗教的、哲学的还是科学的,都是有限的且受历史制约的。它们免不了有点瑕疵,残缺不全。尽管这些叙述方式自谓为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只有地方化的、局部的叙述方式和学说才可能存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这一代比任何一代人都具有自我意识。我们意识到我们是时代的儿女,我们随意地把玩其他时代的各种思想和风格。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关于真理的学说,存在着众多言论、众多知识形式和生活方式。宽容、开放和多变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定律。
评判我们立场的真理是否具有稳固的基础?对此,我们心存疑虑。我们观察事物以及如何观察事物多少给这个世界强加了一些规则和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和态度是:
开放。
拥抱生活。
向各种思想敞开胸怀。
拥抱爱。
向他人的呼声和存在敞开胸怀
你并非孤单一人,并非密封地画地为牢。身处与他人的边缘地带,你是开放的。我们在给予他人的过程中发展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感谢你获得的礼物
你身体内流淌的生命、你生活的生命世界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请为获得的一切心存感激!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消费天堂或者花花绿绿的购物商场。我们不能为所欲为地抢购和劫掠。生命不是商品。
妄图控制一切的幻想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但我们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或者这个星球。真的不能。命运与我们偶然相遇,然后悄然流走。(www.chuimin.cn)
对他人和他人的看法虚怀若谷
在相左的观点面前,请不要感到尴尬,给他们存在的空间。避免空洞的教条和包罗一切的体系。它们伤害了人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持有坚定的观点,不能持有颇有价值的原则和思想。请竭尽全力如此做,并用心去体味它。只要给他人一个空间。
我们思考的一切也许并非如此
我们的眼镜常常蒙上一层迷雾。镜片就因此曲解了现实。请时刻开放,永不相信一切已成定局。你没得到也得不到全部答案。不要试图用你的思想捕捉什么普遍原则。这就好像那个认为小桶可以容大海的小男孩。有更多的东西我们无法预料。
不要惧怕鸿篇巨制
当“宏大体系”向你挑战,或将你吞没,请亮出你的解构主义工具,将它们打碎,就好像把钢结构玩具的螺丝卸下来。承认文化影响和权力游戏吧!发现那些边缘化的东西。
爱是……
别怀疑爱。我们为爱而活。它形成其他的精神。爱,在一切语言和所有信仰体系之前。爱就是原因。它让这个地球转动。如果纳粹正确接受了爱,也许他们会改变想法。
感受拂面而来的神秘
如果你疑惑、如果你敬畏,请别见怪。对未知之物敞开胸怀。世上总有一些事物我们永不能完全解释。不要有什么负担。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我们飘忽不定的自我?什么是意义?它们比我们重要得多。
生命并不是偶然,并非谁都能得到
事实如此,即使存在着许多理论和观点。我们对他人所做的一切对他人和自身都非常重要。杀死一个人,你也在内心里杀死了自己。我们都是连在一起的。存在具有社会性。尊重他人。我们影响着别人的一举一动。
审视你的精神、你隐秘的地方
感受你内心的深渊,那幽深、黑暗的神秘自我。它充满了冲动和玩世不恭。认识你自己。寻找光明,并使自己与他人相连。[1]
只要我们了解并熟悉了以上“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信条、精神和态度,就不会再对当代报纸副刊上的各种新奇现象感到陌生、难解了。
例如,《青年参考》的副刊于2004年11月3日刊登的文章有:《太空竞赛,离我们还有多远?》《“太空船一号”冲击大奖全记录》二文,反映的是整个人类未来发展的空间探索问题,其视野已完全由地球移向了浩渺的太空,见证了人类遨游外太空的历程。但是,除了经过严格筛选的少数人(当然还得很有钱)有机会与俄罗斯人共入太空外,太空船都已被美国的宇航员“预订”了。“太空竞赛”也许能使情况发生改变。《巴拉圭战争——近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一文,反映的是19世纪初,世界战争话题的焦点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及德国、意大利为国家统一进行的局部战争,然而就在同时,拉丁美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却很少被人提起——1864年至1870年由巴拉圭军事强人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带领一个内陆小国巴拉圭,进行了一场对巴西、阿根廷、乌拉圭3国同盟的战争,一场迄今为止整个美洲最大的战争,一场可能是人类历史中最惨烈的战争。《布拉格街头两幕剧》反映的是虽然布拉格不再是原来那个很朴实的城市了,但是她仍然魅力四射,就像巴黎、罗马等地肆虐的盗贼不足以败坏这些城市的威名一样,布拉格的街头闹剧同样瑕不掩瑜。其他文章如:《演好自己的角色——访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理事、秘书长许悦》《恐惧被俘甚于恐惧死亡——评哈金新著〈战废品〉》,评介《声色现场》《没有任何借口》《矿工的儿子》《不要怕冲突》等中外书籍的文章,言论《散落的铜钱》《“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吃“折箩”》《松鼠的幸福生活》,职场文章《职场新人如何成为沟通高手》《大胆去跳舞》《常见的七种“片面”取人》《适合在校创业的项目》《“尿布”+“啤酒”的神奇组合》,以及理财类文章《医疗险怎样买更划算》《央行加息:房贷车贷日供略增》等。此期《青年参考》副刊,以全球为视角,其内容与观念也不可谓不“杂”,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征。
又如,《北京晚报·五色土》(2004年)设有“网络文学”、“每日连载”、“品位年代”、“都市漫画”、“人间·世间”、“北京故事”(地理、京味报道、京城坐标)、“自然与人”、“非常爱家”(成长、档案、方法)、“健康快车”(导航、行动、自助)等诸多栏目,在坚持“京派文化”的坐标轴下,以现代文化观念来反观(或诠释)北京现代生活,力图沟通“京派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桥梁,创新“京派文化”。
《文汇报·笔会》(2004年8月18日)登有《希腊是一个奇迹》一文,文中讲:“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黎明,也是人类文明最灿烂的时光。西方是希腊的嗣出,但希腊遗产不是只属于西方的。中国人大可不必用我们的诸子百家秦俑汉简来与希腊一较短长,因此十分得意或分外自卑。中国人也是人,知道美丑贵贱,热爱美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事物,无论它从春秋来还是从希腊来。”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作者的这段话,恰恰是“后现代主义”对待人类文化的典型告白,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及其价值观。
有关当代报纸副刊及其媒介转型的文章
副刊与正刊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报理念是一份报纸创办及发展过程中的宏观指导思想。对正刊、专副刊全彩印的报纸来说,专副刊在色彩运用上也要与其他版面保持相互联系。内在逻辑可以体现在正刊和副刊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总体写作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内在逻辑是联系正刊、副刊这“一家人”的亲情纽带。副刊与广告占据同一版面的现象时常出现。......
2023-11-09
报纸的副刊最早称为“附刊”,是相对于正刊而言的,它和新闻、评论、广告被视为构成报纸的“四要素”。我国报纸副刊的开端是1897年上海的《字林沪报》率先创办文艺附刊《消闲报》,此后很多报纸纷纷效仿,创办类似的版面。笔者综合考察目前的副刊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
2023-11-09
长期以来,研究界对副刊的认识就存有诸多明显的不正确之处。在当代我国报纸副刊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的情况下,对于报纸副刊的认识与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近乎常识性错误的不正确看法。下面结合我国当代报纸副刊实际,就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问题、基本问题、现实问题,初步提出简要的看法,以为澄清。这一顽固观念几乎体现在关于“新闻”及“副刊”的一切方面。副刊受期刊的影响。......
2023-11-09
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是副刊生存的根本,我们应该继承中国报纸副刊的优良传统,淘汰副刊中的文化糟粕。其次,报纸副刊要丰富多彩、博采众长,适应人民生活。历史上有很多报纸的副刊都是报纸的重要部分,对传播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比如中国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后人的启发等都充分体现了报纸副刊的权威性。......
2023-11-09
在中国报业史中,一份有影响的大型新闻报纸,一般也会创办若干有影响的副刊。中国报纸出现于近代,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当代报纸的副刊是指报纸上除了新闻、评论、广告以外的内容和形式。办好副刊需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办报理念,办报理念决定着报纸副刊的定位、主要读者对象等。......
2023-11-09
作为传播主体,副刊区别于新闻的主要特征是,副刊主要刊载告知信息和娱乐信息。因此,现代报纸副刊的总体趋势是实用性、娱乐性不断增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内容生活化,形式感性化,脱离政治的宏大叙事,回归世俗的社会生活,是副刊作为转型期的大众传媒面向普通受众的策略之一。......
2023-11-09
保持文化性是副刊所承继的历史使命,也是副刊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内在本质。我国传统报纸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重视创办和办好主要以文学和文化内容为基础的独立副刊,副刊的内涵和外延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区别一张报纸品位的高低要看副刊的文化质量。从总体上来说,副刊的文化性突出地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反映新时期的社会文化特色和体现本地的文化特色。......
2023-11-09
中国近代的报纸副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这个时期的文化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很多优秀副刊编辑的涌现是分不开的。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明星,他不仅写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在报纸副刊编辑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编辑思想,为以后副刊的编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五四运动后期是鲁迅副刊编辑思想的形成时期。......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