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报业史中,一份有影响的大型新闻报纸,一般也会创办若干有影响的副刊。中国报纸出现于近代,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当代报纸的副刊是指报纸上除了新闻、评论、广告以外的内容和形式。办好副刊需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办报理念,办报理念决定着报纸副刊的定位、主要读者对象等。......
2023-11-09
现在,各种计算机组版软件大大丰富了报纸的编排手段,增强了报纸的表现力,为版面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但万变不离其宗,电脑排版也好,手绘也好,都要遵循一定的编排程序和规律,才能把新闻传播艺术体现在报纸版面之中,给读者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
副刊的版面编排并无成法,相反,相对正刊来说,副刊版面更加灵活多样,更能充分地发挥副刊编辑的创造性。由于副刊的时间性比新闻版弱,编辑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因此,副刊的计划性应该更强,版面编排也应该更周密。编排副刊版面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稿源,这是组版的前提。编辑手中有各类丰富的稿件,才能像军队的指挥官,根据不同情况“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不仅要保证掌握各种大稿、长稿、重头稿件,还要时常备有五花八门、不拘一格的次要稿件(或称“杂稿”)。在组版时可以用“杂稿”来调剂版面或补白。无论是大稿还是“杂稿”,都要注重品种的多样化,避免重复、老套、单调、乏味。
编排副刊应比正刊更加注重装饰,即审美效果。因此在编排副刊版面时要多考虑刊头、标题、栏头、版花等装饰性元素。
副刊的编排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编辑排版前应该从版面的整体效果来考虑,根据版面的内容、风格要求对本期来稿、约稿精心筛选,通篇考虑各版的主题。通读全部稿件是编辑排版前必要的准备工作。在通读稿件时,编辑应该一边整理出所需文件稿、图片稿,一边大致计算各个稿件的字数,所占版面空间,以便确定整个版面的稿件数量。此外,为了避免排版时出现误差,如某篇稿件大小超出版面整体空间或版面剩余空间,在筛选整理稿件时,应额外多准备一些大小不等的稿件。
在有些情况下,如约稿未到,稿件不全,编辑就要先行了解现有稿件,构思整体设计。切勿等到所有稿件备齐再读稿、设计版面,以防排版时间不足,版面考虑不周。
有些副刊分很多专版,编辑在通读稿件时还要注意分门别类地归纳稿件,为不同版面、不同栏目的稿件做上标记,以方便录入。
编辑将初步确定的本期副刊所需的文字稿、图片稿交由专门的录入工人或由编辑自己输入电脑。文字稿一般用Word文字处理系统或其他专门软件录入。如果记者、编辑写稿时用的是电脑,约稿或投稿也是通过E-mail传输过来的,那么,这些文字稿只要通过网络或软盘等传给组版机即可。
图像、图形的输入有几种情况:摄影照片或一些分辨率较高的图片,可以由扫描仪扫描后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输入电脑。使用数码相机照相的,可以直接将数码相机存贮芯片中的信息通过数据线输入电脑。此外,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图片,还可以从图库中选择使用。图库可以从互联网公共信息中查阅,也可以购买相应专业领域的图库软件光盘。从图库中提取所需图片需要注意的是避免重复,因为图库是公共信息,在同一领域有些图库中的图片在不同场合会被多次使用。公众较为常见的图片少用或不用为好。
还有一种情况是,编辑必须根据文章内容或栏目的需要创制图形。因为副刊的编排、内容都比较灵活,不似新闻版的程式化,所以,使用图形也应因“版”制宜,变化多样。这时,可提前请人绘制图画再输入电脑,或由电脑设计人员直接在电脑上利用制图软件制作。
文字稿经电脑录入后,要先打印出来校对,打印出来的校样称“小样”。一般只打印文字稿,图片存入电脑等待编辑处理就可以了。文字稿要经过多次校对,以尽量避免错误。完美无瑕应是编辑校对追求的目标。编辑在校对小样时,除了修改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错误之外,还要进一步修订稿件的内容。删除稿件中可有可无的东西,把握稿件中的思想精华,斟酌修辞,突出稿件的思想内涵。
初步筛选出本期副刊要用的稿件之后,还要进一步细分,将稿件分类,并确定每版的重要稿件。新闻根据其价值有主次之分,副刊作品也有“主打”与“配角”之分。这主要看编辑思想,即每期或每版主题如何。那些能够充分反映编辑思想,有新意,有内涵,或向专家、学者等约来的稿件通常是每版的重头戏。另外还要注意那些每期必有的固定栏目的稿件,这些稿件都是必上的稿件,在版面上的地位比较高。编辑要提前构思它们在版面中的位置,所占版面空间的大小,正文的字体、字号,标题的内容和形式,是否配图片和其他栏花、题花等装饰。这些构思都可以扼要地写在小样上。
组版是指将单篇稿件和图片等内容,按照编辑的设计,组合成一个版面。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编辑应该具备熟练的电脑操作知识和技巧。因为电脑组版像画版一样,要遵循一定的排版规律,表现一定的审美意识,体现编辑思想和版面主题、副刊风格。由编辑将编稿、组版一体化完成,能够将这些要求更好地融为一体,创制出更加完美的副刊版面。组版时,既要考虑到本期副刊的内容特点,又要考虑副刊版面风格的延续性;既要考虑到副刊的独立个性色彩,又要保持与正刊、与整份报纸的风格统一。(www.chuimin.cn)
组版的一般流程如下。
建立版心:按要求设置版面的行数、栏数及每栏字数、行距等,定义版心。版心确定后,一般情况下,不做改动,如有特殊情况,才对版心重新进行设置。
分割文字块:文字块是把一个版面划分成若干块状,块与块之间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版面。在电脑上建立版心之后,就要为每篇文章划出它所在的区域,指定它的栏数。
文字灌入:文字块安排完成之后,要将小样文件调入版面,灌入文字块。
图像、题花、花边以及底纹等同样要调入版面,根据大小按比例缩放后,灌排到指定位置。
最后,根据编辑思想和版面设计,调整文字块、图像,重点调整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位置。为达到整体审美效果,还要进一步调整图像、题花、花边、底纹的颜色、类型等。
电脑组版完成后还要再打印出“大样”,供编辑进一步校对和调整版面。多次校对之后,就可以出“清样”了。“清样”要送交部主任、总编辑审改、通过。
其他程序还有合版、发排、制版、印刷等。
当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历史悠久的印刷业也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科技革命,数码印刷术等新兴技术相继诞生并蓬勃发展,更加快速、高效、灵活的印刷术大大拓宽了印刷业的前景。
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运用,为印刷领域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现在都在采用数字化印刷及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数字化印刷是把计算机处理好的数字化信息,直接输出到纸张或其他基材上,不需要制版,输出的信息还可随机变化,可存储,亦可异地输出。因此数字化印刷促生了个性化印刷与可变信息印刷的做法。
随着高科技印刷术的发展,副刊的版面编排会越来越美观、便捷、富有个性。说不定,编排还可以根据每个读者不同的欣赏口味,“量身定做”出一份报纸的不同副刊版。
有关当代报纸副刊及其媒介转型的文章
在中国报业史中,一份有影响的大型新闻报纸,一般也会创办若干有影响的副刊。中国报纸出现于近代,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当代报纸的副刊是指报纸上除了新闻、评论、广告以外的内容和形式。办好副刊需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办报理念,办报理念决定着报纸副刊的定位、主要读者对象等。......
2023-11-09
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是副刊生存的根本,我们应该继承中国报纸副刊的优良传统,淘汰副刊中的文化糟粕。其次,报纸副刊要丰富多彩、博采众长,适应人民生活。历史上有很多报纸的副刊都是报纸的重要部分,对传播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比如中国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后人的启发等都充分体现了报纸副刊的权威性。......
2023-11-09
副刊与正刊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报理念是一份报纸创办及发展过程中的宏观指导思想。对正刊、专副刊全彩印的报纸来说,专副刊在色彩运用上也要与其他版面保持相互联系。内在逻辑可以体现在正刊和副刊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总体写作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内在逻辑是联系正刊、副刊这“一家人”的亲情纽带。副刊与广告占据同一版面的现象时常出现。......
2023-11-09
报纸的副刊最早称为“附刊”,是相对于正刊而言的,它和新闻、评论、广告被视为构成报纸的“四要素”。我国报纸副刊的开端是1897年上海的《字林沪报》率先创办文艺附刊《消闲报》,此后很多报纸纷纷效仿,创办类似的版面。笔者综合考察目前的副刊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
2023-11-09
长期以来,研究界对副刊的认识就存有诸多明显的不正确之处。在当代我国报纸副刊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的情况下,对于报纸副刊的认识与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近乎常识性错误的不正确看法。下面结合我国当代报纸副刊实际,就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问题、基本问题、现实问题,初步提出简要的看法,以为澄清。这一顽固观念几乎体现在关于“新闻”及“副刊”的一切方面。副刊受期刊的影响。......
2023-11-09
作为传播主体,副刊区别于新闻的主要特征是,副刊主要刊载告知信息和娱乐信息。因此,现代报纸副刊的总体趋势是实用性、娱乐性不断增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内容生活化,形式感性化,脱离政治的宏大叙事,回归世俗的社会生活,是副刊作为转型期的大众传媒面向普通受众的策略之一。......
2023-11-09
考察副刊的时候总是从其内容与特点开始。出现副刊性质文字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此后,一些小报得到发展,也对报纸副刊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游戏报》《繁华报》《采风报》等报纸的影响比较大。正式副刊的创办和定型。《无所谓》为资产阶级报纸副刊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2023-11-09
清末是副刊产生的初期,从事副刊性文字编辑的人很多,以《申报》《沪报》为例,有蒋芷湘、何桂笙、钱昕伯、蔡尔康等,其他报纸的副刊性栏目编辑,则有李芋仙、高太痴、周瘦鹃、欧阳巨源、任里叔、孙玉声、周桂绥、陈冷血、包天笑等。但是,对副刊文艺特点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王韬、李伯元和吴趼人,同时他们也为副刊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这些编辑思想对副刊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