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当代报纸副刊的媒介转型:专版式副刊的特点

当代报纸副刊的媒介转型:专版式副刊的特点

【摘要】:近些年才出现的一种情形则是副刊整版完全被专栏切割,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专栏式副刊,香港的一些报纸很具代表性。1996年10月,“冰点”已赫然名列“第二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专版式副刊在报纸副刊中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最容易出精品,适于做社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专版式副刊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专版式副刊整版通常都围绕一个主题,在给定的范围内组织稿件,很少有大拼盘的现象。

报纸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属性促使编辑要具有保证报道内容广泛和服务对象广泛的意识,所以各家报纸在竞争中常常借助改版以不断突破原有的封闭的报道圈,特别是借助副刊来丰富报道题材、满足读者需求。在报纸的数次改版中,副刊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它不再囿于文人艺术、文人雅士的狭小天地,进而涵盖了文学艺术、婚姻家庭、医药保健、旅游房产、服饰美食电脑汽车、古玩宠物、开学择业等涉及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的内容。由此,我们提出“大幅刊”的概念。

在“大幅刊”理念的前提下,随着题材的不断扩展,副刊也出现了专题化、新闻化、专业化等趋势,内容的变革带来形式的变化,副刊版式也由最初的单一专栏衍生出专栏、专版、专刊、周刊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

有人说,报纸有三宝:头条、言论、专栏不可少。的确,一份有影响的报纸往往少不了一批著名的专栏,这些专栏是标明报纸特色的徽章。比如《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经济日报》的“星期话题”等专栏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名气甚至超过了报纸本身。这些专栏由于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时效性没那么强,而是具有浓浓的文化味,体现了更多的副刊特征。

事实上,专栏式副刊正是副刊最早的形式。由于专栏式副刊没有明显标志,不好界定,我们理解专栏式副刊的概念,首先从其发展轨迹开始:目前考证到的我国近代报纸副刊的始祖是1897年11月24日《字林沪报》出版的附张《消闲报》。其实在此之前,最早由正报开辟的文艺类专栏已经具有了副刊的性质,可称之为副刊式专栏。根据《蜂飞蝶舞:旧中国著名报纸副刊》的记述,早在1882年《字林沪报》刚刚创刊时,就开辟了专栏“花团锦簇楼诗集”,专门刊载诗词小品,承担文化副刊的任务。从20世纪初至今,虽然副刊不断发展,容量大、思想挖掘深的专版、专刊式副刊已成为主流,但文化意味浓、与副刊承担同样义务的副刊式专栏依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有一些报纸甚至开辟了整版专栏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专栏式副刊定义为:设在报纸正版上但稿件内容带有副刊性质的专栏或由若干专栏组成的整版副刊。专栏式副刊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

它既可以是正版辟出的一个栏目,也可以是由若干个专栏组成的整个版面,但基本要求是必须具有副刊的一些基本特征:文学性、趣味性、服务性,首要任务非报道新闻,而是满足读者娱乐、求知、陶冶性情等需求。最早出现的正版开辟的副刊式专栏精品至今还有不少报纸保留着。最具代表性的是新闻前辈赵超构曾在《新民晚报》开辟多年的“未晚谈”、《河北日报》储瑞耕的专栏“杨柳青”等。近些年才出现的一种情形则是副刊整版完全被专栏切割,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专栏式副刊,香港的一些报纸很具代表性。香港《天天日报》经营的专栏数达到137个,《明报》《大公报》等也经营着不少的专栏。内地的《南方周末》经历了不断改版之后也开辟了这样的专栏式副刊。

事实上,现在的专栏,不仅要求具名,而且基本上只有名人才有资格开辟专栏。当然,专栏式副刊能保持上百年的鲜活生命力,也离不开这一特点,因为专栏作家往往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靠这种名人效应,报纸不仅争取了更多读者,获得专栏的名牌效应,还提高了副刊整体的文化品位。这种现象在香港报业最为普遍,早些时候,金庸的武侠小说和时评专栏使得《明报》一时洛阳纸贵。近几年,一些有影响的作者如李碧华、林燕妮、蔡澜等也均在《东方日报》等报纸上常年开辟专栏。

相较于正刊,副刊毕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副刊专栏文章不同于正刊的署名评论员文章(主要代表报纸编辑部说话),主要代表的是作者个人的观点。

专栏往往有明确的意图和宗旨,排斥与它创意不符的内容,所以专栏都要经过编辑精心的策划,以突显自身的个性。比如20世纪70年代末武汉《长江日报》副刊专栏“万里长江”,它以介绍长江沿岸风土人情为背景,就成功地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题材——南京中山陵和四川万县柑橙组在一个专栏里,而读者也不以为异,因为他们欣赏到的是长江沿岸风物。此外,《中国青年报》的品牌专栏“冰点”也别具特色,“冰点”开办于1995年初,每周两期,每期一个整版只围绕一个内容组织文稿,作一篇大文章,其定位是寻找那些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里生存着的“冰”得无人理会的普通人。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得“冰点”成为业界的热点。1995年底,在《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大型读者调查中,“冰点”以最高票当选“我最喜爱的专栏”。1996年10月,“冰点”已赫然名列“第二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

副刊的刊期很短,往往是日日有副刊,最长不过一周或半月,一月已很少见。而专栏又具有单一性、固定性,这与连续性结合起来,有助于拓宽、深挖,从不同侧面表现事物的全貌。比如《羊城晚报》曾开辟“十年前的今天”专栏,从元旦除夕,天天不断,每天二三百字,读者读了一年,很全面地了解了十年前社会变化的全貌。另外,专栏式副刊的连续性特点,为连载一些文学作品创造了条件,比如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晚报》常年开辟一个版面作为专栏式副刊,同时连载好几部畅销小说。

我国的专版式副刊肇始于副刊诞生之日,即《消闲报》的诞生,它的整版基本为一篇骈体散文,后附几则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和今天的副刊相比,虽然已相距130多年,但在形式上、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很接近的。由此,我们给专版式副刊下一个定义:专版式副刊是指占据一个或两个整版篇幅,紧紧围绕一个题材或主题组织采写内容上带有副刊性质的稿件。专版式副刊在报纸副刊中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最容易出精品,适于做社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的深度报道。因为它既给主题的发挥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又有一定的篇幅限制,避免了文章过于拖沓。专版式副刊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专版式副刊和专刊式副刊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篇幅上,专版式副刊内容集中在一两个版上,专刊式副刊由于内容广泛,则有更大的余地,开辟4版、8版、12版、16版甚至更多版面。

专版式副刊整版通常都围绕一个主题,在给定的范围内组织稿件,很少有大拼盘的现象。而且,它是传统副刊的承继,即所谓狭义上的副刊,所以内容主要侧重于文化、文学类,当然现在不少专版式副刊已突破了此类题材的局限。比如《深圳特区报》的《文艺评论》版主要围绕产生一定影响的歌剧、舞剧、话剧、影片、文学作品等展开评论。文化味十足的《中国文化报》文学副刊就连设置栏目也不脱离主题,有“文学笔记”“艺海新帆”“诗歌沙龙”等栏目。在这种主题突出的思路下,才容易打出专版的品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青年报》就以开设专版式副刊见长。虽然版面数量一直不多,但它先后开设的几个副刊专版却都很有特色。有很多人在看过《中国青年报》的星期刊后留下不少愉快的回忆,这要归功于它的固定版面《辣椒》版。此专版问世于1955年12月19日,当年就以尖锐泼辣的个性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喜爱,可谓针砭时弊不遗余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再比如《中国青年报》常年设置的《教育》专版,往往固定在三版的位置,因其具有极强的服务性、针对性、大的信息量,也赢得了庞大的读者队伍。

近几年,各家报纸的专版式副刊均表现出专题化的取向。当报道策划成为新闻界的热门时,此类副刊整版的空间为编辑进行有组织、有意识的报道策划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这种精心策划过的专版很快就见诸各家报纸:它们以一个时期内百姓关注的突发性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或某一特定专题为轴,从不同角度策划包装,全面剖析,采用分析文章、图片、评论等形式,集中了资料、背景、图表、旧闻等多项内容,以达到将主题说清说透说充分的目的。这种立体集束式组合的副刊满足了受众对具有权威、原创、深入、透彻、贴近性等特点信息的需求。例如《深圳特区报》的星期刊《家庭》版自1998年9月增至两版,到2000年初,先后办了近60个专版专题。《婚姻五味》《单亲家庭的悲与喜》等一系列专版贴近生活,亲切感人,颇受好评,还获得了“1998年度全国优秀副刊作品年赛版面奖”

一份报纸固然要满足多数读者共同兴趣的需求,但同时也要满足部分读者的特殊需求,以保证有一批固定的读者群,报纸设置专刊就以此为目的。(www.chuimin.cn)

专刊式副刊大大扩充了传统的文学型副刊题材,专业性、行业性较强,往往是定期出版的,围绕一个或多个有内在联系的主题,组织编写内容带有副刊性质的稿件。版面编排形式上也接近于副刊。我国最早的专刊《时报》在1920年设立,分为教育、妇女、儿童、文学、医药等七种类型。此后《京报》《世界日报》等也纷纷设立与之类似的综合性副刊。

而现代的专刊则是报业扩版热的产物。在报纸的扩版潮中,一大批报纸的副刊从一版扩为四版、八版,甚至更多。为充实内容,增加信息量,传统意义上的文艺性副刊就扩展为综合性副刊,刊载内容延伸到文化、休闲娱乐、IT业、汽车、房产等领域。

知识分子为读者定位的《文汇报》一直把副刊专刊视为它的半壁江山。《文汇报》也通过不断的扩版,延伸自己的报道触角,从原来主要的文化教育领域,延伸到法律、经济、医药卫生、社会等领域,除最初的名牌专刊《笔会》外,先后增加了《理论学术》《教育园地》《独家采访》《法制经纬》《今日农村》等5个专刊,其专刊与副刊总量更是达到了22种。专刊式副刊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前的《新华日报》曾办过《青年生活》双周刊、《妇女之路》专刊等。《青年生活》的创刊词称“举凡青年的生活,青年学习,中国青年运动的各种问题……皆是我们这个专页的对象”,因而,专刊刊登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沟通经验、介绍学习心得、讨论生活问题等。

一张报纸办什么样的专刊要根据它的读者对象来决定,比如《光明日报》的主要读者群分布在科学、教育、文化、学术部门等,它设的专刊大多是文化性、学术性的,有《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文学遗产》《史学》等。

广告客户的大量增加推动了报纸的扩版和专刊的出现,特别是当前的生活时尚类报纸。专刊里广告的篇幅有时多于正刊内容,不过,在专刊上登载的广告也往往不脱离专刊的大主题。

比如《北京青年报》改版后,《天天副刊》取代了过去的“非常感受”“观点广场”“文化副刊”等栏目,每天设8个版面,有《每日健康》《每日影视》《每日连载》《每日指南》《非常感受》《人物在线》等。虽然还称之为副刊,但除了“专栏作家”还保持着传统副刊的味道外,其他版的内容已超越了副刊本身,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专刊。

以往的专刊式副刊多按内容设立,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地域性的专刊式副刊。这种副刊主要出现在一些全国发行的大报和南方改革步伐较快的都市报中间,在报纸出版地占有更多的人力、市场等资源优势,为了在本地发行时进一步提升人气,从而推出了当地的专刊。比如《中国电视报》推出16版的赠刊《京城周刊》,介绍北京地区受众能看到的节目、北京人气旺的明星等,成为当地影视类报纸有力的竞争者。就连发行量最大,且一向以高品位著称的《参考消息》也不敢故步自封,也推出了《京城参考》专刊,但是从它开辟的《车市·车事》《金融·理财》《域外采风》《泊心码头》等专版足可以看出它的改革取向为年轻化、时尚化、实用化。扩版迅速的《南方都市报》,如今已达到100多个版面,它在广州、珠三角等地都开设了专刊。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专刊有些趋于杂志化,版面不断增多,甚至超过了正版版数,从内容上看,也有人提出做“严肃面孔+喜笑颜开”的双面人,如果数量、质量或选题把握不好,这种不断扩充专刊版面的现象,还有可能造成一张报纸两张皮,正刊和专刊不能构成统一整体的问题。其实,报纸要想真正打开局面,最重要的应该是报纸的整体形象定位能否被读者接受并喜欢。可是近几年,为了追求时尚化,争夺年轻的白领读者,许多报纸不管自己的读者定位如何,都纷纷开辟汽车、房地产等专刊,与正报内容没有任何关联,正因为定位不合适,读者反馈与编辑的努力程度往往不成正比。

根据历史考证,周刊式报纸的滥觞也当从《消闲报》诞生之时算起。《消闲报》第二号《释消闲报名之义》曾说:“既歇息,则闲矣,则当有消闲之法矣。一篇入目,笑口即开,虽非调摄精力之方,要亦可为遣闷排愁之助也。”以“消闲”之名的解释看,已类似于今日的周末副刊了。

周刊式副刊是指每周(旬刊为每月的上中下旬、半月刊为每月两期)按固定日期出版,篇幅为一个或多个整版,内容有固定选材的副刊。周刊式副刊有一定的读者群,优势在于它隔一定时期出版,可以保持较长的新鲜感,也给了编辑充足的策划时间,因而往往较为精致。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周刊式副刊当归属于专刊式副刊,比如每周按固定日期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副刊《冰点》也当属于周刊式副刊。但我们这里单列出来,主要是想研究两类有代表性的周刊式副刊。

这是周刊式副刊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此类副刊创办的初衷是迎合读者休闲娱乐的需求,因而题材选择与表现形式更突出可读性和娱乐性,一些以消闲为主的明星花边儿新闻、影视动态、时尚潮流、家居饮食类文章等就成为此类副刊的主角,比如《新民晚报》副刊周五出版的《新民环球》和《新民时尚》,就突显了周末刊的服务性、时尚性、娱乐性追求。

报纸副刊在21世纪出现了一种新气象,就是一些嗅觉灵敏的编辑推出了“假日副刊”,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从1999年开始,虽然媒体上频频出现“假日经济”一词,但当假日市场人头攒动,景区游人如织时,媒体却纷纷实行减版举措,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等三十家副省级党报中只有《广州日报》在周六把版面从平时的32版增加到48版,却有24家报纸在周六、日连续减版。21世纪初,不少报纸编辑已经意识到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市场:每逢五一、十一、春节长假,甚至双休日,很多工薪阶层悠闲在家,需要读书读报,或出外旅游需要必要的指导。为迎合这些需求,许多报纸副刊开始推出假日专题,例如,2004年“五一”假期期间,《文汇报》推出《假日文汇》副刊专题。这是该报首次将假日副刊单独出版,在8个版面中,“假日文汇”占据了4个版面,每天一个主题,如阅读、音乐、影视、收藏、文学、科学、视觉,而且每一期都确定一个重点介绍的对象并进行深入发掘,显然在此之前编辑已经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是一轮新的市场细分,“假日文汇”找准了市场定位,对流行的假日文化给予及时的报道。《深圳特区报》也提出“夺回星期六,夺取星期日”的方针,把《双休日》版从16版扩到28版,扩版当日,报纸零售量即比前一周增加两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