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与正刊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报理念是一份报纸创办及发展过程中的宏观指导思想。对正刊、专副刊全彩印的报纸来说,专副刊在色彩运用上也要与其他版面保持相互联系。内在逻辑可以体现在正刊和副刊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总体写作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内在逻辑是联系正刊、副刊这“一家人”的亲情纽带。副刊与广告占据同一版面的现象时常出现。......
2023-11-09
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现代的副刊不仅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附属品,也是人们获得时事和消息的重要方式,所以现代的副刊既要做到“副刊要副”——即强调文艺性和综合性,也要做到“副刊不副”——即强调新闻性和方向性。
“副刊要副”是说副刊不是新闻版面,不能直接发表新闻,它反映的内容、取材的角度以及运用的形式,都要有别于新闻版,要在文艺性、知识性、趣味性上体现自己的优势,以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阅读和欣赏口味,读者在获悉新闻之外,还需要形形色色、五味俱全的精神营养。题材无论重大或细小,或扣人心弦,或令人会心一笑,只要能给人以新闻之外的文艺欣赏、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阅读快乐,都属于文艺副刊的业务范围。副刊“副”起来了,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一些报纸开设的诗歌、寓言、小说等栏目正是适应了读者的这种需求。虽然副刊一般都强调对文艺创作的引导作用,也重视文艺理论、文艺评论类文章的发表,然而同学术刊物比,它更注重实用性,即实际指导效果。此外,副刊更倾向发表对影视剧文学新作和美术新作的介绍和评论,这些文艺门类与报纸读者的业余生活关系密切,多发相关的评论文章,可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也有一些副刊作品,虽然与新闻的关系并不紧密,但它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美术、摄影佳作,或一些生动活泼的小品文等,这些作品对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能起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副刊要副”的观点,就会忽视乃至淡化报纸综合性文艺副刊的新闻性、思想性,导致出现游离于报纸整体之外的“杂志化”倾向,这里就需要强调“副刊不副”的观点。
所谓“副刊不副”,即强调报纸的宗旨就是副刊的宗旨,也就是说,副刊要遵循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以及宣传的方针政策,都要与整个报纸保持一致,不能另搞一套。无产阶级的报纸副刊,从一诞生就以鲜明的政治色彩出现在读者的面前,特别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之后,党报副刊的性质进一步得到明确:它既是宣传党的主张、鼓舞群众斗志的一个有力武器,也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一个阵地,是党报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社会主义报纸,特别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也责无旁贷地在为党报的宗旨和任务服务,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引吭高歌。当前形势下的党报文艺副刊更是在竭尽全力为宣传党的基本路线,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鼓与呼。在副刊这块园地,不论发表何种形式的作品,都要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都应在内容上体现革命理想,反映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追求,可以说,副刊既是五彩缤纷、芳香浓郁的百花园,又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副刊既然是报纸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报纸所具有的新闻性,也是副刊所必须具备和体现的。当然,副刊的新闻性不是要求它直接去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也不是要求它去对党的政策作图解宣传,而是要求它与新闻版相协调,以自身的文艺性补充新闻版的不足,它与新闻版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可起到深化报道的作用。
副刊具有新闻性是它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从副刊的发展来看,现在的副刊越来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形成了一种与新闻相并列的价值内涵。要形成副刊与新闻的对等,需要副刊具有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文艺性、地方性等特征。
报纸上的新闻主要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摄影、图片等类型,而相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副刊的内容和形式则丰富得多,它不仅包括新闻所用的传播形式,而且还有漫画、诗词、歌谣等不同的文艺形式。报纸的副刊也具有几种与新闻相似的性质。
真实性。新闻必须真实,作为副刊,从广义上讲,也不能脱离这一准则。报纸副刊发表的作品不能与时事无关,总体上不能与社会脱节,对于纪实散文、报告文学这类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文体,应以真实而形象地报道新闻为主旨;小说、诗歌、散文诗等文学性强的文体,也应力求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体现新闻报道的特质;文史知识更应强调准确无误。总而言之,副刊上所发表的作品,要符合生活的真实、历史的真实。(www.chuimin.cn)
时效性。副刊稿件,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杂文、文艺评论、知识小品,都要有新鲜感,不能是“明日黄花”。杂文具有引导舆论的优势,所以要围绕每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根据形势的发展趋势,及时撰写、编发稿件。
艺术性。副刊的新闻性应通过文艺手法体现出来,各类文体要注重文采和感情,力求生动活泼。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要善于用形象或典型来增强艺术感召力,强化生活与艺术两者的交感和渗透,做到寓教于乐。
地方性。副刊要办出自己的风格,必须突出地方性,要具有乡土气息、地域特点,办出不同于“一般”的“个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环境,读者的口味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副刊要能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办出特色。
另外,副刊也要和新闻一样讲究“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这是由报纸副刊的本质属性、报纸的特点以及读者对象决定的。首先,副刊要在内容上强调“三贴近”。比如,强调副刊中的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服务类副刊跟着潮流走,跟着消费转;生活类副刊要深入家庭,关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注情感世界。其次,副刊要在版块设置上体现贴近性。除文艺副刊外,现在不少报纸又增设了生活、IT、旅游、房地产等副刊版块,增办了周末、科教、财富等专刊,这些专版专刊的设置,其根本目的就是想让报纸增强贴近性和可读性。再次,副刊要在文章和版面风格上体现贴近性。报纸副刊的文章要亲切平实,富有幽默感,要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副刊的版面要轻松活泼,富有变化。
有关当代报纸副刊及其媒介转型的文章
副刊与正刊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报理念是一份报纸创办及发展过程中的宏观指导思想。对正刊、专副刊全彩印的报纸来说,专副刊在色彩运用上也要与其他版面保持相互联系。内在逻辑可以体现在正刊和副刊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总体写作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内在逻辑是联系正刊、副刊这“一家人”的亲情纽带。副刊与广告占据同一版面的现象时常出现。......
2023-11-09
报纸副刊走向“大副刊”时代,此一“大”字主要是基于文化意义而言的,副刊的文化本位理念,造就了副刊独特的文化品质、文化品格、文化品位及文化境界,使副刊成为表现、继承、积累、创新、传播文化的文化载体。“大副刊”全面演绎了新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副刊以“文化”为本位理念,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都在副刊的视野之内。......
2023-11-09
在中国报业史中,一份有影响的大型新闻报纸,一般也会创办若干有影响的副刊。中国报纸出现于近代,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当代报纸的副刊是指报纸上除了新闻、评论、广告以外的内容和形式。办好副刊需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办报理念,办报理念决定着报纸副刊的定位、主要读者对象等。......
2023-11-09
报纸的副刊最早称为“附刊”,是相对于正刊而言的,它和新闻、评论、广告被视为构成报纸的“四要素”。我国报纸副刊的开端是1897年上海的《字林沪报》率先创办文艺附刊《消闲报》,此后很多报纸纷纷效仿,创办类似的版面。笔者综合考察目前的副刊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
2023-11-09
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是副刊生存的根本,我们应该继承中国报纸副刊的优良传统,淘汰副刊中的文化糟粕。其次,报纸副刊要丰富多彩、博采众长,适应人民生活。历史上有很多报纸的副刊都是报纸的重要部分,对传播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比如中国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后人的启发等都充分体现了报纸副刊的权威性。......
2023-11-09
长期以来,研究界对副刊的认识就存有诸多明显的不正确之处。在当代我国报纸副刊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的情况下,对于报纸副刊的认识与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近乎常识性错误的不正确看法。下面结合我国当代报纸副刊实际,就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问题、基本问题、现实问题,初步提出简要的看法,以为澄清。这一顽固观念几乎体现在关于“新闻”及“副刊”的一切方面。副刊受期刊的影响。......
2023-11-09
保持文化性是副刊所承继的历史使命,也是副刊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内在本质。我国传统报纸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重视创办和办好主要以文学和文化内容为基础的独立副刊,副刊的内涵和外延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区别一张报纸品位的高低要看副刊的文化质量。从总体上来说,副刊的文化性突出地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反映新时期的社会文化特色和体现本地的文化特色。......
2023-11-09
编辑工作的内涵与外延,编辑工作的甘苦,编辑工作的神圣使命,编辑工作对从业者的外在规范与内在制约等诸问题,构成对编辑工作角色定位的杠杆。副刊编辑的角色既有着编辑行业的共性,又带着副刊编辑的个性。副刊这种名“副”实不“副”的特性决定了副刊编辑角色的特殊性。其次,副刊编辑要善于组稿,对作者的情况了然于心。......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