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当代报纸副刊研究:媒介转型及社会关系

当代报纸副刊研究:媒介转型及社会关系

【摘要】:关于报纸副刊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关系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观察社会、解析社会的新视角。中文报纸的副刊不仅存在于国内的华文报纸上,同时也常见于海外的华文报刊,这些海外的华文报纸副刊既是传播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沃土,也是建立华人关系、展现海外华人风采的大舞台。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报纸副刊是中国传媒史和文学史上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它不仅造就了一批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品牌报纸,也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学者,甚至可以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民族价值观的形成、共同时代感的培育,报纸副刊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关于报纸副刊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关系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观察社会、解析社会的新视角。

雷世文的《文艺副刊与文学生产》一书,以《晨报副刊》、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自由谈》、《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中心,对中国近现代文艺副刊与文学生产的辩证互动进行了精细的梳理与分析研究,揭示出媒介在新文学生产与发展历程中与新文学的密切关系与相互作用。

张涛甫的《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以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晨报副刊》为典型个案,考察大众传媒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转型的关系。著作中呈现了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大众传媒展现风采和能力的案例,论证了现代大众媒介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公共空间”,凭借这一“公共空间”,知识分子实现了身份的现代转换,同时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的观点。

王灿发的《现代报纸副刊专刊透视——30年代〈申报〉副刊研究》,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申报》副刊变革的社会背景,一方面从微观上研究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几个重要副刊、专刊,另一方面也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申报》副刊的历史地位、所传承的精神以及新时期报纸副刊传承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赵丽华的《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中央日报〉副刊研究(1928-1949)》一书以《中央日报》副刊(1928-1949)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末期国民党对文艺的规划与设计,展现在政党意志、政府体制下文艺的面貌以及生成运作的方式,展现了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副刊在以“党治”为核心的思想指导下,体现的严守党报职能,从政府立场出发,凭借民族话语树立国民党权威的特点,著作也分析了副刊的编辑构成及编辑特色。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生成、生长的过程中,“四大副刊”发挥了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员怒华的博士论文《“四大副刊”与五四新文学》从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与新文化新文学公共空间的创立、“四大副刊”与新文学主体的培育、“四大副刊”与新文学文体的生成三个方面来研究“四大副刊”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另外,张黎敏的《〈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吴静的《〈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陈捷的《〈京报副刊〉研究》、卢国华的《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以〈晨报〉副刊为中心》、耿春亮的《〈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等论文都选择了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作为研究对象,可见研究者对“四大副刊”的广泛社会影响的认识具有统一性。

媒体的发展不仅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地域特点,不同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明文化差异等都促使媒体和报纸副刊发展呈现地域化的多样发展,在新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成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众多的地域性报纸副刊研究和代表性强的副刊个案研究,这些成果使得新时期的副刊研究更丰富多元。(www.chuimin.cn)

佟雪的博士论文《沦陷初期(1931-1937)的东北文学研究——以〈盛京时报〉〈大同报〉〈国际协报〉文学副刊为中心》选取了东北沦陷初期文学作品的主要承载地——几个重要的报纸副刊进行研究,通过尽可能全面的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本的梳理,结合相关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得出了“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报纸副刊为主要阵地,以特殊的方式和迂回的表现,主体上坚守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反抗意识,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结论。

伍松乔的《应变与超越世纪之交的〈四川日报〉副刊》一书记录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四川报纸副刊的发展及变化,以及《四川日报》副刊的写作风格。蒋蕾的《精神抵抗: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的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以〈大同报〉为样本的历史考察》,高云球的《1932-1945:东北沦陷区翻译文学研究——以〈盛京时报〉〈大同报〉文学副刊为中心》,刘晓慧的《当代台湾报纸文艺副刊史研究》,王列耀、龙扬志的《文学及其场域1999-2009——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李文健的《记忆与想象: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以民国天津“四大报纸”副刊为中心(1928-1937)》等博士论文,都是从地域文化发展与报纸副刊的关系角度对副刊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中文报纸的副刊不仅存在于国内的华文报纸上,同时也常见于海外的华文报刊,这些海外的华文报纸副刊既是传播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沃土,也是建立华人关系、展现海外华人风采的大舞台。对于海外华文报刊中副刊的研究,不仅体现了研究者的视角独特性,更展现了研究对象的多元化,在新时期的研究成果中便出现了对海外华文报纸副刊的研究,尤其突出的是关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华文报纸副刊研究的成果,代表成果有以下几种。

王列耀主编、易淑琼著的《〈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与马华文学思潮审美转向》一书以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识”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为方法,进入马华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星洲日报》文艺副刊(1988-2009年)空间,从传媒与文学的关系角度探讨二十年间马华文学思潮在主体性建构焦虑下由“马华文学”向“文学马华”的审美嬗变,得出了“文学马华,强调文学的自主性,表现为马华新生代作家从题材书写到现代、后现代创作技法的多方实践,代表了马华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的结论。

彭伟步著的《少数族群传媒的文化记忆与族性书写 〈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不同时期对华人的身份建构》一书,从一个少数族群传媒的视角对文艺副刊中的华人身份建构进行了解读,可以发现《星洲日报》在传播华人社区新闻,刊登华文文学作品,发展华文教育等方面,已经成为华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织机制。

王列耀等著的《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副刊与“新生代文学”》介绍了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马华新生代作家,该书抓住了马华新生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传媒语境,立足于20世纪90年代《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两大马华报纸副刊,从文学与副刊的角度,在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语境下,深入分析了副刊语境中马华新生代文学的美学面貌、艺术特质、取得的成绩,系统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马华新生代文学所呈现的各种面貌。方桂香的博士论文《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以新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艺〉、〈文丛〉、〈咖啡座〉、〈窗〉和马来西亚文学杂志〈蕉风月刊〉为个案的研究》,以统计数字为基础,分析与论述了现代主义文学报刊有别于新马当时的现实主义文学报刊,也有别于台湾的现代主义文学报刊问题。论文梳理了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历史脉络,展现了文学运动的发起与进行过程中,发动者与推动者的所思所想,其中也以现代性、文化传译与文化生产场域等相关理论,来确认这场运动及其作品的切合时宜、重要意义以及深远的影响,文章还展示了梁明广和陈瑞献这两位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人自成一格的思想导向与他们的文艺理论、译著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