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当代报纸副刊媒介转型:认识问题澄清

当代报纸副刊媒介转型:认识问题澄清

【摘要】:长期以来,研究界对副刊的认识就存有诸多明显的不正确之处。在当代我国报纸副刊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的情况下,对于报纸副刊的认识与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近乎常识性错误的不正确看法。下面结合我国当代报纸副刊实际,就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问题、基本问题、现实问题,初步提出简要的看法,以为澄清。这一顽固观念几乎体现在关于“新闻”及“副刊”的一切方面。副刊受期刊的影响。

长期以来,研究界对副刊的认识就存有诸多明显的不正确之处。在当代我国报纸副刊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的情况下,对于报纸副刊的认识与研究依然存在着一些近乎常识性错误的不正确看法。下面结合我国当代报纸副刊实际,就一些有代表性的关键问题、基本问题、现实问题,初步提出简要的看法,以为澄清。

研究薄弱,尚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学科体系。主要表现在:研究著作寥若晨星,有分量的论文难得一见;一些论述副刊的文章不具备研究基础,多属经验之谈,低层次重复严重,且多有错误;新闻研究机构及高校新闻院系只重“新闻”不重副刊;高校没有完整的副刊课程体系,更谈不上独立的副刊学科建设;副刊研究尚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缺乏完整的理论建树与系统表达;专门从事副刊研究的人才非常之少,更谈不上形成队伍,形成规模。

副刊地位长期低于“正刊”(新闻)。无论是业务界,还是研究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严重的“新闻”重要、副刊次要的顽固观念。这一顽固观念几乎体现在关于“新闻”及“副刊”的一切方面。今日看来,这一观念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抹杀了报纸副刊的“独立性”(主体性),有人甚至认为副刊可有可无,属于“另类”,充其量不过是一“配角”而已。尽管造成副刊研究薄弱、副刊地位低下这一观念的原因不止一个,但是有一个原因在此却不得不挑明:一般的新闻记者、新闻编辑、研究机构及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其知识面(知识结构)远远适应不了副刊研究的基本要求,对诸多副刊内容、体裁、表现形式根本就不懂。缘于此,这些人不好说自己不懂,只能选择对副刊“不屑一顾”的自欺欺人的“认知”态度,谬说副刊不重要。例如,副刊上要登篆刻书法油画、木刻、散文……东西文化并举,试问,新闻业界和研究界能有多少人具有如此广博的学识?许多事情,说起来可笑,也容易惹人“恼火”,姑且就此打住。总之,还是那句话:副刊对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方面的要求是最广博(当然也需要专深)的。虽然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全懂,但是现实中许多新闻记者、新闻编辑、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实在是懂得太少了,少得可怜。

副刊之栏目、专栏、专刊、周刊(周末版)。栏目式副刊是副刊最基本的版面形式,也是副刊的基本单元。有的副刊栏目,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副刊栏目的名称始终如一,副刊作品的体裁、题材、形式、版面位置、作者乃至每篇字数也都大致不变。这样的副刊栏目即为专栏式副刊。不少专栏式副刊成了“名牌”,如《北京晚报》的“五色土”,《新民晚报》的“夜光杯”“金阳台”,《羊城晚报》的“花地”,《今晚报》的“今晚”,《文汇报》的“笔会”,《人民日报》的“大地”“心香一瓣”“金台随感”,《解放日报》的“朝花”等。不少地方报纸的副刊,都拥有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名牌”栏目,如《呼和浩特晚报》的“白塔眺望”“骆驼刺”等。专版式副刊,是指将一个整版用来刊登副刊作品。有的专版式副刊在版眉上印有一定时间内相对固定的副刊名称。专版式副刊可以是一块专版,也可以是几块专版的组合。专刊式副刊,一般是指就某一内容而专门出版的报纸副刊。一般而言,专刊式副刊具有版数较多、周期相对固定、风格与特色比较统一等特征。当然,也有只就某一内容而专门出版一次的专刊式副刊。周刊式副刊,是指每周定时出版一期的副刊,并且冠以“××周刊”。其实,此种周刊往往是专栏式副刊的一种发展。不少专刊式及周刊式副刊,最早都是由栏目式副刊演变、发展、扩充而来。例如,《保定晚报》的《收藏周刊》(2004年5月23日,凡8版),除了一些关于文物(古物)收藏的新闻外,大都是关于“收藏”的副刊性内容,涉及瓷器、铜镜、票证、币卡、书籍、邮票、打火机国画金石、壶具等。在其他报纸的副刊版面上,我们依然会经常看到关于收藏的具体栏目,而《保定晚报》的《收藏周刊》正是对这种收藏栏目的一种延伸或“放大”。现在,许多报纸都有自己的“周末版”,上边刊登不少适于周末消遣的副刊性内容。但是,“周末版”并不完全等同于副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绝不能混为一谈。

栏目、专栏、专版、专刊、周刊(周末版)之谓,只是从版面形式、登载内容及时限上讲的,并不是从“副刊”角度讲的。至于究竟是不是副刊,只有一个判断标准:一篇(个)一篇(个)地去看,最后才能下结论。例如在上述《保定晚报》的《收藏周刊》(2004年5月23日)上,第一版登的主要是新闻,计有5篇消息,2篇图片说明(短讯)。这7篇作品,均可归入文化新闻之列。这方面最典型的报纸是号称“天下独一无二”的《参考消息》,其许多作品都属于副刊作品,与之类似的还有《环球时报》。

切记,不能把凡是登在副刊版面的东西都一律称为副刊作品。

副刊受期刊的影响。当代报纸副刊在版面语言、美学认知、具体编排、栏目设置、阅读导向等方面,明显地受到了期刊的影响,或从期刊编辑中借鉴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借鉴了期刊的编辑理念(潮流、时尚)、编辑手法、编辑特色及编辑艺术。新闻界曾有“报纸杂志化”的说法,反映了报纸受到杂志全面影响的现实情况。但这并不等于说报纸变成了杂志,报纸依旧还是报纸,只是在同杂志的互动中接受了杂志的影响。例如《青年报》之《生活周刊》(2004年6月3日至6月9日,第1011期),64版分为《生活·画报》《生活·新闻》《生活·杂志》《生活·资讯》四叠,每叠16版,其中,在《生活·杂志》《生活·画报》上,可明显地看出期刊对报纸及副刊的影响。后者完全吸收了“画报”类期刊“以图为主”的编辑理念、方针及手法,可谓精彩纷呈的图片世界。此外,像《新民晚报》的《金阳台》、《解放日报》的《彩色画刊》、《文汇报》的《文汇画刊》等的版面呈现,莫不是直接受“画报”类期刊影响的结果。

党报、专业报、行业报、晚报、都市报之副刊。每类(种)报纸的副刊都有各自的独立性、定位及特色。同时,它们的副刊之间也相互影响。在有些种类的报纸上,除了新闻内容外,占大部分版面(篇幅)的作品和内容,如果按新闻类报纸之副刊标准来衡量的话,几乎都可算作是副刊内容。这一点(这种情况)在专业报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文化界、读书界一直享有清誉的《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6月11日,凡16版),除了1版、2版、4版上刊登的部分“出版”类新闻外,其余的作品(3版,5~16版)全部为“正宗”的(且具有相当文化品位)副刊作品。具体篇目如《乔伊斯的脸》《乔伊斯和他的〈尤利西斯〉》《乔伊斯笔下的上海》《文化狂飙运动的精神象征》《图文“共读”陈白尘——读〈陈白尘:笑傲坎坷人生路〉》《鲁迅葬仪相册的故事》《探寻“古籍整理”的源头——读徐雁平〈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克洛岱尔的“灰色的灵魂”》《呼唤人的教育》《源于实践的民主教育论》《夏东元与〈盛宣怀年谱长编〉》《〈漫画生活〉——1930年代的社会生活史》《关于〈漫画生活〉》《上海的陈年往事》《印度印象》《两位美国建国之父的恩怨》等,都堪称相当不错的文化散文。

“新闻”与副刊的交叉与分野。报纸新闻与报纸副刊的分野应当是明确的,自不必多说。问题是:报纸新闻在与报纸副刊的互动中,二者之间的交叉(融合、影响、叠压、组合)却在日益加剧,甚至出现了颇使受众感到“模糊”的现象。这种交叉的主要表现是:在报纸副刊的“领地”(栏目、专栏、专版、专刊、周刊等)中,时常出现新闻作品。也有一类作品,既可以划在新闻作品中,也可以划在副刊作品中。例如《环球时报》(2004年6月16日)的“漫画”专版,其《跌破眼镜》《美军新的“登陆”》《沙龙的耳朵》等作品都有很强的新闻性,称之为“新闻漫画”未尝不可,但是,称之为副刊作品也未尝不可。不过总的来说,新闻作品与副刊作品之间的界线还是明确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判断新闻作品与副刊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作品的“时效性”。判断的“难处”在于,许多时效性不强,但是又具有一定时效性,而且同现实(实际)及新闻联系密切的文章,究竟算是新闻作品还是副刊作品?对之进行判断时,只能因作品而异。例如有些作品,可能就属于背景新闻,或属于介绍(解释)性新闻。总之,对此类作品,有必要明确副刊作品之于新闻作品的“邻接”意义及价值的科学认识、理解与判断。例如《环球时报》(2004年1月9日)的“文化”专版,所登2篇文章《作家题词含义不少》《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珍品多》显然就属于副刊作品,则该版可视为副刊版无疑,另外一条简讯一看就是新闻作品。

另外,“新闻”一词的界定及其内涵与外延也直接关系到“副刊”的界定问题,关系到副刊的内涵与外延。无疑,“新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活”概念,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死”概念。也就是说,“新闻”的定义(内涵与外延)是发展的。相应地,新闻的诸种文体也是发展的。有发展就肯定有变化。一个定义有了新的变化,那么,它的内涵、外延也必有其相应的新的变化。而且,“新闻”定义的新变化直接关系到副刊定义的变化。这个问题不仅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层面上的意义。例如《南方周末》的《文化》(2004年6月17日)上登的《石窟,风化与残缺的标本——本报记者与专家联合实地考察,追寻两大石窟千年沧桑》(“世界遗产在中国”系列报道之四)一文,长达9000字,主要就云岗、龙门两大石窟的风化、残缺现状、历史背景、抢救与维护及存在问题做了全景式调查报道,说它是新闻中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系列报道)未尝不可;当然,说它是副刊作品也未尝不可。

标有“副刊”的栏目,所登作品不一定全是副刊作品,往往也有新闻作品“混迹”其中;同样,不标“副刊”的栏目,所登作品也不见得全是新闻作品,甚至往往都是副刊作品。

广告与副刊的交叉与分野。当今报纸副刊与报纸广告之间虽然仍有明确的分野,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二者之间的交叉(融合、叠压、组合、影响)却在日益加剧。这种交叉的主要表现是:报纸副刊在与广告的互动中,已不再那么“纯洁”。许多报纸的副刊在版面编排上,往往与广告十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例如《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2004年6月3日,凡12版),其“非常感受”“每日健康”“每日影视”“每日连载”“每日指南”“特别报道”“动感书屋”诸版为副刊版。然而,每版又都刊登有广告。此外,还有2个整版广告、1个半版广告。这是报纸副刊与报纸广告相互交叉,报纸借副刊“软化”广告的典型表现。实际上,商业广告不仅以其“百变之身”侵入了副刊的“领地”,而且几乎早已侵入了副刊之外的报纸的其他“领地”。当代报纸上的“广告”,密密麻麻,色彩缤纷,既像“拼贴图画”,又像是叠加的“狗皮膏药”。例如《今晚报》的《副刊》(2004年6月14日),报眉上登“包皮包茎”手术广告,文尾登“一次性治疗痔疮、肛瘘”及“泌尿性疾病”广告。

副刊语言的“消解”与“重构”。当代报纸的副刊语言,体现在版面上,产生了同其他文化(或信息)语言交叉的现象,从而对“纯”副刊语言(包括其版面语言)产生了“消解”与“重构”。此种现象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副刊发展的趋向,也是“大副刊”理念必有的题中之义。

副刊的资讯化。当代社会进入了“知识社会”与“信息社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最敏感神经之一的大众传媒——报纸——报纸副刊,必然要体现出资讯化的特征来。副刊上的各类资讯,可谓五花八门、日新月异。诸如时尚、异国风情、旅游、汽车、楼宇、IT、科技发明、健康、生活、文化、证券、文娱、影视、财经、古玩、财富、城市、社会、家居等,举凡世界上现实性强、有新鲜感、关乎人类生存、契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各种有价值的资讯,尽可收于副刊一囊之中。副刊所载资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服务类(或改善类),主要为受众提供资讯服务;二是知识类,主要是为了满足受众对层出不穷的新资讯的求知欲。例如《环球时报》(2004年3月19日),其“健康生活”占有20~21两个版,20版上登的是《多吃鱿鱼延缓衰老》《每天10分钟压力远离你》2篇保健文章,21版登的是《美国救护车10分钟内到》一文,属于医疗救生介绍性文章。22版为“文化”版,主要登有《既保持犹太文化的个性又汲取不同文明的长处——以色列善学他国文化》一篇长文,属于文化研究及文化介绍之类的文章。

副刊之“新”。报纸副刊作品,无论是什么种类、什么体裁、什么形式,比之其他媒体上相同(或同类)的作品,都必然要求具备一个最基本的属性——“新”。换言之,报纸副刊作品,必然要同现实(实际)乃至同“新闻”(本身、环境、背景、性质)具有内在的合乎“报纸”自身规律(或逻辑)的必然联系(关系)。例如:《今晚报》的《缤纷时光》(2004年6月16日,21~24版),21版为“时尚”,22版为“休闲”,23版为“彩经”,24版为“旅游”。这四个副刊专版所登的文章,充满了时代气息,处处洋溢着现代生活的“缤纷色彩”。这正是副刊之“新”处,但它又绝不等于“新闻”之“新”。《今晚报》的《作品连载》(2004年6月16日),同时连载《游泳池春秋》《一个中考学生家长的日记》《从长袍马褂到西服革履》《“箱尸案”始末》四部作品。这些作品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怎么“新”,但是这些作品都同现实生活的“背景”(或文化潜层)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在一定时间内,不是任何作品都适合在报纸副刊上连载。凡是适合的,都必须符合副刊之“新”这一基本属性的要求。

“四块说”。当代报纸,从其内容上来看,大概不外“四块”,一块是新闻,一块是副刊,一块是广告,一块是资讯。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一“四块说”,是因为在建立“大副刊”的理论体系时必然要涉及副刊的主体性及其与报纸新闻、广告、资讯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看法是,这“四块”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具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们同居于“一纸”——一个共同的载体上,特别是其相互之间的“交叉”,十分美妙,错综复杂,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研究。此外,“四块说”为澄清诸多关于报纸及其新闻、副刊、广告与资讯的模糊认识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后现代主义”副刊。关于“后现代主义”,正如有学者介绍的:

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后现代派在理性的实现中看到的是其不可避免的工具性。根据历史经验,他们断言理性能给人类带来的并不是自由解放和进步,而是恐怖(极权政治以及核武器等)和窒息(在自由民主的消费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和丰裕的社会里,社会生活的普遍商品化和僵化的官僚机构令人窒息)……他们认为,如果把眼界局限于启蒙理性(实质上是工具理性),那么除了时时处处逼人就范的西方社会外,别无选择。为了从这种精神压迫中解放出来,他们急于寻找一种与理性不同的新的眼界、新的文化模型、新的世界观,据此可以构造出一种与现状不同的社会。[6]

的确,对“现代性”(工具理性)的批判,即使在我国的文化界、知识界,也已经被证明引起了普遍的自觉。可以肯定地说,“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思想及其价值观将在我国的文化、知识、学术阶层乃至国家政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产生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在我国报纸及其副刊上,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介绍性文章已有不少。以往的副刊,以及现今的副刊,若从哲学、科学理性的角度予以考察,可以认为主要是在“工具理性”的“指挥棒”下运作。(www.chuimin.cn)

主要带头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作且引起整个文化界一致赞同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一段话,十分吻合“后现代主义”副刊的旨趣。他认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主要有两次,一次发生于晚清民国时期,一次发生于改革开放到现在。关于后者,他说:

这个时期国民对外来文化有强烈的期待感,但是这次西方文化是一拥而入,是快餐式、消费式、粗鄙式的流行文化,从超级市场到NBA、好莱坞、麦当劳,各种商业文化,像沙尘暴一样,弥漫了中国人的精神空间,我们的知识分子无法站在文化的前沿作出从容选择,而且到现在为止,知识分子还没有对此进行反省,甚至还觉得西方外来文化还不错,至少驱走了“四人帮”在文化领域里留下来的精神桎梏。

可是我们没有想到,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们原本博大精深的文化突然变得非常粗鄙化,甚至粗暴化,同时我们发现,国民对自己的文化也失去了自尊、自信,这一点在上海的“新天地”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甚至我们还乐陶陶要更加国际化和全球化,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文化的生存主题。我们甚至把国际化和西方化混为一谈。[7]

冯先生的这段话,批判得好!鞭辟入里,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度及眼光。我们在此提出“后现代主义副刊”这一观点,完全同冯先生之见相符,乃是一道。“后现代主义副刊”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粗鄙的、商业化的文化“西化”,而是当年鲁迅先生早已明言过的“拿来”,是对中华原生态文化的再认、确立、自信与合理发展、维新。它是对副刊现状的价值评判及其“扬弃”,是基于建设(继承、积累、传播、维新)本位的先期批判,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精神之精粹——“苟日新,日日新”的理想实践。

然而,从今后来看,完全可以这样预测,“后现代主义”必将对现有的报纸副刊产生重要的“改造”。此一意义上的“改造”,事实上在现今的报纸副刊上已经初露端倪。

“后现代主义”副刊,就是对以往及现有报纸副刊所赖以为据的“工具理性”进行激烈批判、修正,并且努力探索“以人为本”的一种新社会、新生活、新观念(消除当今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当今报纸副刊正处于一种“激烈冲突”的“交叉”“模糊”“整合”“变革”时期,它正处在“阵痛”之中,在“痛苦”之中探寻,在极力“挣脱”之中试图走向“重建”。

“后现代主义”副刊只是对现有副刊的一种“扬弃”,而不可能是全盘否定。

它极有可能使报纸副刊减弱其一味“西化”的趋向,并使古老的东方文化再次获得“价值”新生。再者,“后现代主义”副刊同“大副刊”之理念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它正是“大副刊”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

总之,“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哲学思潮,它在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破坏”与“重构”作用之时,也必将使报纸副刊获得新的灵感、血液与风景。

“大副刊”理念的具体思想,也体现在《当代报纸副刊及其媒介转型》一书的整个目录上,从全书体例及其各章各节的题目上可见一斑。也可以认为,全书体例(章节结构)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完整而具体的“显现”。

笔者认为,所谓报纸副刊,就是以大众传媒之一的报纸为载体,符合报纸本身的基本属性,与报纸新闻、广告、资讯相区别,独立传播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及其他相关文化、知识、资讯(或传播“大文化”)的一切报纸作品、形式及其版面语言。

[1]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250.

[2]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250.

[3]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6.

[4] 《南方周末》的《文化》副刊(2004年6月17日)上发表了一篇书评,专门介绍了[美]吉姆·道森著、沈跃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尴尬的气味——人类排气的文化史》一书,直译应当是《“屁”的文化史》。

[5] 单波.在主体间交往的意义上建构受众观念——兼评西方受众理论[A]//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88.

[6] 曹天宇.科学、后现代与左派政治[J].读书,1998(7).

[7] 朱强,张英.冯骥才:因为热爱而狼狈[N].南方周末,2004-06-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