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此外,副刊更倾向发表对影视剧文学新作和美术新作的介绍和评论,这些文艺门类与报纸读者的业余生活关系密切,多发相关的评论文章,可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要形成副刊与新闻的对等,需要副刊具有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文艺性、地方性等特征。报纸的副刊也具有几种与新闻相似的性质。......
2023-11-09
中国近代报纸副刊的产生,源自“附刊”。无论是“附”字还是“副”字,都具有依附、附属、配合、宾从之意。副刊产生之初的实际情况以及基于这一实际情况而形成的有关副刊的早期认识,一直没有改变,延续并影响了现在人们对副刊的基本认识。这一基本认识最大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们认为副刊相对于报纸新闻而言,处于次要地位。换言之,即报纸以新闻为主,副刊为辅。
这一关于报纸副刊的基本认识尽管符合副刊产生之初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报纸副刊的历史,并且从报纸新闻发展的角度来看,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我们立足于中国当代报纸副刊的实际再来考察这一认识,就会发现有两个明显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其一,从产生到现在,这一基本认识在有利于报纸新闻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限度上限制(或阻滞)了报纸副刊自身的独立发展。“副刊”之为“副”,即“副刊”至今都没有在理论及认识上取得“独立”的地位(或身份)本身就恰恰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二,这一基本认识已经过时,明显不符合中国现在报纸副刊的实际,特别是不符合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和认识上赋予“副刊”独立的地位。
显然,如果说中国报纸副刊发展至今还没有成熟,还没有独立,还不成体系,还同它产生之初一样,仍处于“附”或“副”的位置,这肯定是一个“悖论”,是一个令我们自己都会十分尴尬的“悖论”。
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了“副刊与新闻对等理念(理论)”。这一理念的主要意思是:副刊与新闻都以报纸为物质载体,二者存在内在的关系(联系),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副刊在其编辑、作者、读者、传播、版面设计等各要素及主要程序上,均有其相对独立的“语言”(新闻也一样)。副刊的独立性同新闻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也是对等的。新闻语言与副刊语言是相对独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
于是,“副刊与新闻对等理念”反映出“副刊”的“副”字只是一个“历史记忆”或“历史符号”而已,现在已经不再具有“附属”的含义。
这一理念的主要意义有四:(一)符合中国现在报纸副刊的实际;(二)有利于报纸副刊自身的独立发展;(三)赋予了报纸副刊独立之地位;(四)将有利于关于报纸副刊的学术研究(学术认知)形成独立的体系建构。
“副刊与新闻对等理念”还意味着“副刊”与“新闻”是同等重要的,如果我们非要以“重要性”作为一项必要衡量指标的话。显然,如果再重复“新闻重要、副刊相比较而言次要”这样的“老调”,不仅已不合“时宜”,而且也实在没有这样比较的必要。因为,新闻自有其存在的必要(必然)性,而副刊同样也有其存在的必要(必然)性。从副刊与新闻各自的独立“语言”上讲,副刊就是副刊,新闻就是新闻,根本就没有比较二者重要性的必要,或这种比较本身就是不成立的(缺乏成立的必然逻辑)。至于副刊与新闻二者之间的关系(或联系),那是另一个问题。
具体演绎一下,例如副刊编辑,其同新闻编辑的工作对象、工作方式、文化素养、价值判断标准等就明显不同。副刊编辑,一般要求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要熟悉各类副刊体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中国报纸史上来看,近现代许多著名副刊编辑,本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文化人或社会名流,而这也正是由“副刊”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假设一个具体的副刊版面的来稿中有古典诗词、书法作品、篆刻作品、剪纸作品、关于西方藏书票的文章等,编辑如果不懂诗词格律、不懂中国书法、不懂篆刻、不懂民间剪纸艺术、不懂西方藏书票文化,或不具备这些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那么,显然就不可能编好这一副刊版面。简单来讲,编辑很可能刊登较差的篆刻作品,而把真正好的给埋没了。一句话,副刊编辑需要懂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读者(受众)也一样,有不少读者,订阅(或阅读)报纸,主要是为了读副刊,甚至是为了读某一副刊乃至某一副刊栏目。例如爱好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喜欢收藏的读者,阅读《新民晚报》《保定晚报》时,肯定把第一阅读目标就“锁定”在“古玩宝斋”专版(栏)(《新民晚报》)、《收藏周刊》(《保定晚报》)上。事实上,载有“古玩宝斋”的《新民晚报》及《收藏周刊》的《保定晚报》,就经常可以在古玩市场、文物市场或收藏市场上看到。许多读者甚至将其积累并装订成册,作永久保留(或收藏)。不瞒各位,笔者就曾将某两年的“古玩宝斋”在年终时用牛皮纸作“书衣”装订成册,并亲手用毛笔题签,钤上自己的名印,收藏保存至今。(www.chuimin.cn)
比较而言,新闻编辑的基本(主要)职责是编辑新闻作品,主要对“新闻”本身负责,其一切工作必须得服从“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本质规定,服从“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个案分析]
《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副刊(2004年6月2日),有相对独立的两个完整版面。版面编排体现了《夜光杯》副刊一贯的“短、小、精、巧”的完整特色。该副刊登有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连载、小言论、回忆文章、书法、灯谜、小说连载等作品,其著名专栏有“夜光杯”“十日谈”。
《羊城晚报》的《花地》副刊、《羊城晚报》的《晚会》副刊(2004年6月4日)。《花地》副刊,完整一版,独成体系,登有散文、随笔、国画、诗歌、趣话、油画等。其文章既有《陈老莲的画》,又有《荷兰的胸怀》《东瀛拾贝》等,可谓东西兼容。《晚会》副刊,完整一版,独成体系,登有小言论、记行、随感、名人名言、杂话、图片等。其文章如《“百味”鸳鸯宴》《端午及其他》《九嶷岩刻》《古代婚检》等,都有一定的文化味道。
《南方周末》的《文化》副刊(2004年6月3日)。25~32版。专版有:“世界遗产在中国”“电影”“文学”“往事”“阅读”“写作”“艺术”。重要文章(作品)有:《看不见布达拉宫的地方》(“世界遗产在中国”系列报道之二)、《马悦然:另一种乡愁》、《胡适的经济生活》、《“门客文化”探源》、《鲁迅述录》、《呐喊》。一部分属于纯粹的副刊作品,一部分则属于文化专题报道,总体上体现了“大副刊”式的独立性。
《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2004年6月15日)。36~38版。36版栏目有:“北京细节”“‘我看西站’征文”“文史哲·古代草原文化谈”“青苹果时代”“诗歌”“笑林幽默”。37版为“自然与人”专版,登有《大漠深处有个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官兵保护野生动物趣事》《我的乌龟情》二文。38版为“每日连载”专版,连载《西花厅岁月——我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三十七年》《为你讨回尊严——中国法律援助纪实》二部纪实性作品。《五色土》副刊在厚厚一叠《北京晚报》中,体现了其明确的“副刊”独立地位。
有关当代报纸副刊及其媒介转型的文章
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此外,副刊更倾向发表对影视剧文学新作和美术新作的介绍和评论,这些文艺门类与报纸读者的业余生活关系密切,多发相关的评论文章,可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要形成副刊与新闻的对等,需要副刊具有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文艺性、地方性等特征。报纸的副刊也具有几种与新闻相似的性质。......
2023-11-09
报纸副刊走向“大副刊”时代,此一“大”字主要是基于文化意义而言的,副刊的文化本位理念,造就了副刊独特的文化品质、文化品格、文化品位及文化境界,使副刊成为表现、继承、积累、创新、传播文化的文化载体。“大副刊”全面演绎了新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副刊以“文化”为本位理念,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都在副刊的视野之内。......
2023-11-09
中国当代报纸副刊所要体现的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大文化”。人类迄今为止的一切文化,人类未来可能创造的文化,均在副刊表达的视野之内。副刊不仅表达“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传播与创造“文化”。中国报纸副刊的发展历史表明,副刊一直走的是“文化本位”的道路。副刊的文化本位理念,造就了副刊的文化品质、文化品格、文化品位及文化境界。从这一意义上讲,副刊也可以被认为是“大文化”的一种文化工具。......
2023-11-09
副刊与正刊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办报理念是一份报纸创办及发展过程中的宏观指导思想。对正刊、专副刊全彩印的报纸来说,专副刊在色彩运用上也要与其他版面保持相互联系。内在逻辑可以体现在正刊和副刊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前后呼应,总体写作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内在逻辑是联系正刊、副刊这“一家人”的亲情纽带。副刊与广告占据同一版面的现象时常出现。......
2023-11-09
报纸的副刊最早称为“附刊”,是相对于正刊而言的,它和新闻、评论、广告被视为构成报纸的“四要素”。我国报纸副刊的开端是1897年上海的《字林沪报》率先创办文艺附刊《消闲报》,此后很多报纸纷纷效仿,创办类似的版面。笔者综合考察目前的副刊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比较突出。......
2023-11-09
当然,这里指的新闻观念和新闻策划手段与新闻版面所表现的客观及时的新闻报道是不一样的,新闻是副刊向更广、更深领域发展的“媒介”,这里的“媒介”是指一种依托、一种手段、一种观念,是为了捕捉社会和公众的思维兴奋点和关注点的媒介,变动态为静态的媒介。......
2023-11-09
从作者的选择范围、题材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形式的自由性、版式的自由性等多方面去体现“大副刊”多元化的办刊理念。“大副刊”的办刊理念,要求未来的报纸副刊编辑一定要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掌握丰富的“副刊语言”。......
2023-11-09
保持文化性是副刊所承继的历史使命,也是副刊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内在本质。我国传统报纸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重视创办和办好主要以文学和文化内容为基础的独立副刊,副刊的内涵和外延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区别一张报纸品位的高低要看副刊的文化质量。从总体上来说,副刊的文化性突出地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反映新时期的社会文化特色和体现本地的文化特色。......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