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抖音用户拍摄行为研究揭示影响因素

抖音用户拍摄行为研究揭示影响因素

【摘要】:在此过程中,他们担任了分享者、参与者、传播者的角色,观看视频、拍摄视频的时候是参与者,和周围的人们一起分享抖音上的小段子的时候身份就成为传播者和分享者。很多用户将抖音平台作为晒娃和晒宠物的平台,然而更多地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记录,但是出于娱乐这一最常见的人们使用媒介的需求,即使平常的拍摄内容也通过配乐、音效、控制节奏、场景变化以凸显出娱乐轻松化的视频特点,从而转变为幽默风趣的“段子”进行传播。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我们验证了分享行为与拍摄行为的逻辑关系。我们就分享行为和拍摄行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软件我们可以逐个得出2×2列联表卡方检验的结果,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按自由度=1,检验水准=0.05,可以看到P<0.05。所以在α=0.05水平上拒绝H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得出分享抖音的行为越多,会触发更多的用户参与内容的创作(表8-6)。

表8-6 抖音用户分享行为与拍摄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续表

a:0个单元格(0.0%)的期望计数小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5.85。

调查问卷显示,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拍摄过抖音作品,14.62%的用户有过拍摄抖音的意愿,30%的用户不会拍摄,只观看其他用户的作品。对于拍摄内容的统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生活记录类(50.77%)、其他类(32.21%)及娱乐搞笑(30%)和模仿别人的作品(30%)(图8-14、图8-15)。

(www.chuimin.cn)

图8-14 抖音用户拍摄行为统计图

图8-15 抖音用户拍摄内容统计图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具有操作简单的特征,同时在抖音平台中对于现实身份关系的投射相对不明显,因此用户有更强的意愿去创作和拍摄视频,在拍摄过程中就是一种自我解压的过程。大量的抖音用户是青年群体,相对于其他社交媒体他们更加前卫、思维更加活跃,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用户也愿意使用这样的App来放松和疏解压力。在此过程中,他们担任了分享者、参与者、传播者的角色,观看视频、拍摄视频的时候是参与者,和周围的人们一起分享抖音上的小段子的时候身份就成为传播者和分享者。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曾提出“镜中我”的观点: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是通过与身边社会交往的互动形成的,人们总是根据想象中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采取行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我。[2]而通过抖音拍摄上传作品可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用户也可以通过评价来不断地构建自身形象或强化自我认同。多数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自我展示的机会,因此想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进行自我展示。很多用户将抖音平台作为晒娃和晒宠物的平台,然而更多地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记录,但是出于娱乐这一最常见的人们使用媒介的需求,即使平常的拍摄内容也通过配乐、音效、控制节奏、场景变化以凸显出娱乐轻松化的视频特点,从而转变为幽默风趣的“段子”进行传播。较低的使用门槛和便捷的编辑方式使得拍摄和传播的过程充满了娱乐性。问卷调查显示,创意性成为抖音区别于其他App吸引用户的重要方面(图8-16)。

图8-16 抖音用户拍摄体验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