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西师范大学的王小龙在《社交时代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特点探析》一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在移动短视频平台的应用过程中,还是从对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的自身发展来看,平台、用户和社交是短视频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元素。所以以用户的体验感受为中心成为短视频平台发展所围绕的核心着眼点,这样一种新的模式或者说营销模式的特点更加明显。......
2023-11-09
抖音平台作为近两年活跃的短视频平台,其用户既是内容的生产者又是其他视频内容的接收者、传播者,具有双向的使用属性。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数据化运营成为抖音等众多短视频平台进行内容分发的新模式,平台的运营更加精准化。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者王海燕认为算法推荐在互联网时代并不是新生事物,在移动互联的早期就已经得到应用,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苏宁、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都较早地尝试和探索过基于用户大数据的算法推荐功能;而抖音能快速走红网络主要依托其强大的算法推荐功能,抖音首页的视频推荐是计算机智能算法和人工筛选审核共同作用的结果,抖音的智能算法推荐主要包括基于用户基本信息的协同过滤、基于用户社交关系的精准推荐和基于内容流量池的叠加推荐。虽然依靠其智能的算法推荐,抖音在目前的竞争中不断攻城略地,但是也面临着内容庸俗、娱乐消费过度等问题。如何通过优化算法推荐、创新产品功能、加强内容管理来强化平台头部的地位,更好地优化使用体验是摆在抖音运营团队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9]
浙江传媒学院的李墨涵认为抖音平台通过对短视频内容进行智能分发、叠加推荐等方式精准地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其视频流主要依赖算法推荐机制,但对于算法的依赖会导致信息蚕房效应、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在运营中要格外关注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多指标的推荐系统。[10]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唐丽佳和郑州师范学院的赵志奇两位学者在《大数据视野下抖音传播方式及问题分析》一文中就抖音算法的局限性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抖音作为一个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过程中,精准推送基于“个人偏好”的个性内容,并且基于“用户体验”对软件界面的开发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传播内容日渐浅薄化、低俗化,审美取向和社会价值观单一等也成为影响抖音发展的重要因素。单一的算法推荐会使得用户兴趣固化,视野越来越窄,收到的内容全是“同质化”的自己所喜爱的内容,产生审美疲劳,导致用户流失。[11]
【注释】
[1]于烜:《2017年中国移动短视频发展报告》,载《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27~241页。
[2]王晓红、包圆圆、吕强:《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载《中国编辑》2015年第3期,第7~12页。
[3]王小龙:《社交时代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特点探析》,载《科技传播》2017年第14期,第79~80页。
[4]田斌:《移动短视频应用的内容生产及传播模式研究》,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博士论文。(www.chuimin.cn)
[5]焦裕佳:《抖音短视频传播价值分析》,北京印刷学院2018年博士论文。
[6]马瑶:《新媒体视域下“抖音热”现象探析》,载《视听》2019年第1期,第125页。
[7]杨誉芳、贾文文:《接受美学视角下音乐短视频走红现象研究——以抖音APP为例》,载《视听》2019年第1期,第123~124页。
[8]蔡舒敏:《抖音的用户使用偏好及平台可持续发展探讨》,载《新媒体研究》2018年第24期,第32~33页。
[9]王海燕:《抖音的算法推荐特点分析》,载《新媒体研究》2018年第20期,第21~22页。
[10]李墨涵:《抖音算法推荐机制的局限与对策分析》,载《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2期,第28~29页。
[11]唐丽佳、赵志奇:《大数据视野下抖音传播方式及问题分析》,载《编辑学刊》2018年第11期,第52~56页。
有关数据时代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和抖音平台用户接受行为研究的文章
[2]江西师范大学的王小龙在《社交时代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特点探析》一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在移动短视频平台的应用过程中,还是从对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的自身发展来看,平台、用户和社交是短视频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元素。所以以用户的体验感受为中心成为短视频平台发展所围绕的核心着眼点,这样一种新的模式或者说营销模式的特点更加明显。......
2023-11-09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方应为高校的个人或机构,与所在的高校具有隶属或管理关系。目前全国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校务机构、学生组织和个人。由于目前经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都是由教师指导的,他们的自主权和创造力有限,虽然许多公众平台推送了具有高水平的内容,但用户的阅读量远远低于预期。......
2023-11-09
通过数据统计,关注微信平台最有效的方式为:搜索公众号名称和扫二维码。由此可见,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也具有企业微信公众平台一样的特点,如在超市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以扫“二维码”获赠奖品为营销手段的促销活动。因此公众平台的名称确定显得尤为重要。图3-8“河北大学青年”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名称搜索增加的用户统计图......
2023-11-09
图8-8抖音短视频平台使用时长统计图在新媒体产品评估中,DAU/MAU是衡量一款产品用户黏性的重要指标,在沉浸度相对较高的电子竞技行业,这一比值会达到0.3~0.6。有研究显示,目前抖音的DAU/MAU值为0.45,即平均每人每月有13.5天使用抖音,这是很可观的用户黏性。在抖音使用时间的调查题目中,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聚合程度很高。......
2023-11-09
针对微信公众平台与满足用户需求的关系,业界多运用“使用与满足”和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的理论框架,结合用户使用心理进行研究。“使用与满足”同样适用于其他新媒体研究,人们可通过快捷、方便的新媒体满足自己的需求。文章指出微信公众平台对受众选择行为影响的最终目的是让受众产生使用行为,当需求被明确意识到,且成为维持行为发生与完成的动力时,就成为动机,需求和动机是影响受众选择行为的两大因素。......
2023-11-09
以上从图文消息的生产过程对影响图文消息阅读行为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探析,即在图文消息的生产过程中,要重视标题的写作,力求简练;应避免大量文字和图文的堆砌,语言轻松活泼;信息来源要根植于所在高校,重视原创性;在每天固定的活跃时间段推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鼓励用户的分享行为。......
2023-11-09
在此还要提及一点,就是所谓的“克制”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反而加剧了用户使用的沉迷程度,当没有使用时长提醒时,用户还往往会自觉地关注使用时间,较为理性地控制使用时长。但当以一定使用时长为标准的“提醒”机制上线后,在未收到“提醒”前,用户反而不再关注使用的时间,被动地等待“提醒”,使用中不再或很少出现主动关注时长的克制行为,从而延长了使用的时长。......
2023-11-09
我们选取了以下三个评价数据:每日消息发送人数、消息发送次数、人均发送次数。“河北大学青年”微信公众平台2014年全年共实现信息发送人数596076次,信息条数1584190次。我们应用SPSS软件和Ucinet6.0软件,根据全年52个自然周的信息发送人数、发送次数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增加人数,可画出网络结构关系分析图。信息发送次数的增加能够增强微信平台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受众加入。可见2018年成为微信平台用户运营的拐点。......
2023-11-09
相关推荐